印姓被排在339、417位

2013年04月08日 | 阅读:1567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印姓人口至今没有一个全国的准确数量,总体上看还是比较少的。据介绍,对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资料的分析研究,占全国87%的人口,基本上只使用100个姓氏,90%左右的人使用120个姓氏,96%的人使用200个姓氏,98%以上的人使用300个姓氏,99%的人使用500个姓氏。以上述资料分析,两个单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分别抽样按人口数量排序,印姓被排在339、417位,虽然挤入了500个大姓之列,但仅属于98%-99%之间这1%中200个姓的其中之一,由此可见之少。就其分布而言,比较集中于上海、江苏、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地。并且互相之间既无来源迁移方面的考证,也无人员的密切往来。当然,家谱是联系的方式和依据。就全国而言,家谱最早可追索至商代;西周时,朝廷专门设立了掌管家谱的官员,让他们“定世系、辨昭穆”;“而家谱特盛,迄于李唐,犹相崇重”;特别是在东晋南朝时,家谱还被当做朝廷选官和社会婚嫁的重要依据,“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家谱己不再是选官的重要依据;五代时期家谱之学出现衰落迹象;宋朝朝廷不再专门设立家谱机构,只是鼓励民间修谱,从而引起修谱风气向民间转移,并形成我国编修家谱的另一次高潮;明清时期,民间普遍撰修家谱,其中有些家族因人口过于众多,族谱一修再修,清代皇帝不仅积极编修自身家谱,还号召民间纂修。其中如雍正皇帝在要求各地方宣传的《圣谕广训》中,就提到各宗族要修族谱以联疏远。由于官方的倡导,全国各地都重视修谱,进而发展到几乎“家家有谱” 的程度(宋元时期家谱基本无存,现存家谱绝大部分为明清时编修)。比较典型的如有天下第一谱之称的《孔子世家谱》至民国26年就编修了6次,即宋元丰年间(1078-1085)首次刊印(以前祇具册写);明弘治二年(1489)首修;清顺治十年(1653)二修;清康熙甲子年(1684)三修;清乾隆甲子年(1744)四修;民国26年(1937)五修。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