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颖上刘集乡朱家岗燕氏族谱序
-
宗谱,又称家乘、族谱、家谱、世谱、房谱等,主要记述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迁徙分布、文化教育、仕官经济、婚姻状况、家训族规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人类血缘关系的史书。她真实反映了家族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与传播,蕴藏着丰富的多学科知识,涉及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民俗学、遗传学、哲学等,具有其他史料不可替代地学术价值。家谱与正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三大支柱。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文化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昌盛,海外华人的寻根祭祖,再次激起国人重修家谱的热潮。我颍上燕氏顺应历史潮流,为使后世了解颍上燕氏的渊源传承、迁徙经过、人文状况、世系宗派等,在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开始了此次修谱工作。
燕姓起源历史悠久,自古来源于三支:一是出自姬姓,是皇帝的后代,以国名为姓。皇帝的后人名弃,是周朝的始祖。周武王灭商后,封召公奭于燕,建立燕国,定都于蓟(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一带),称上都。召公派大儿子去管理燕国的国政,自己留在国都镐京辅政。到了战国时代,燕国逐渐强大,成为七雄之一。燕国为了加强国防和应付南方各国,在今河北县东南,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建立了一军事重镇,称“下都”。并于公元前311年开始正式作为燕国都城,到燕昭王时达到鼎盛时期。历史上为与延津一带的燕国相区别,称作北燕。召公大儿子的后代世袭燕君共四十三代,公元前222年被秦所灭。二是出自姞姓。皇帝另一后代伯倏,商朝时被封于燕(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建立燕国,历史上为与蓟地(今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及北京一带)燕国相区别,称作南燕。后来南燕灭国,伯倏的后代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三是出自古代北方鲜卑族。五代十国时期,鲜卑族的慕容氏在中原相继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国亡后,其族人逐渐汉化并以国为姓。
燕姓郡望有二,分别是上谷郡和范阳郡。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后,置上谷郡,治所为沮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三国时期魏改涿郡为范阳郡(现在的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区、房山区一带)。颍上燕氏家族很多年来春节常贴有“颖水家声远,范阳世泽长”的春联,可见我颍上燕氏之脉源,当属北燕之后裔,郡望为范阳。
燕姓堂号为“招贤堂”。战国时期燕昭王想要振兴燕国,就以优厚的待遇向天下招贤,他拜郭隗为老师,并为其筑黄金屋,鼓励郭隗帮他招贤纳士,于是许多贤士从四面八方来到燕国,燕国得以振兴。燕氏宗族后人便以“招贤堂”为总堂号。
燕姓在北宋所编《百家姓》收录的438个姓氏中列315位,目前在华人所使用的约3500个汉姓中按人口排在第232位。燕姓从古至今人口所占比例虽不是太高,但燕姓族人自登上历史舞台后,就表现得比较突出。春秋时,孔子弟子燕伋,曾被后世追封为渔阳伯,汉朝有被封为宜城侯的功臣燕仓、燕广,后汉有中郎将燕瑗,北魏有镇远将军燕凤,河内太守燕崇,隋朝大将军燕荣,唐代司户参军燕钦融,宋朝武信君节度使燕达。画家燕文贵、计量发明家燕肃、明代永乐举人燕善等,均是燕姓中的名士。现代有任过阜阳地委副书记、地区人大联络委员会主任的燕美善(安徽颍上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燕文龙(山西沁水县人),内蒙古美术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燕杰(内蒙丰正市人),建筑学家燕柳斌、法学家燕广、出版学家燕英、作家燕遇明、剧作家燕燕等。
燕氏南迁始于汉代。秦亡于汉后,为消除各地旧贵族和豪强势力,维护汉朝统治,汉高祖刘邦采纳娄敬之建议,迁六国贵族后裔和关东豪族于关中。至此,陕西也有了燕姓人家。西汉时,有燕仓因功封宜城侯,子燕安,孙燕尊,曾孙燕武,玄孙燕级俱世系,至其六世孙燕旧时,方因王莽亡国而失爵。后汉败降,燕姓逐渐散于黄河中下游诸省。汉末三国时,燕姓有南迁于四川者。两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慕容氏叱咤风云于北方诸省,前后建立了四个以燕为号的国家,即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其建国时间不长,可谓昙花一现,但其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影响无疑是长远的。岁月蹉跎,鲜卑汉化而来的燕姓早已与汉人溶于一体。隋唐两代,燕姓之主流依旧繁衍于北方。唐末五代时,北方燕姓始更多的向南方避乱迁居,进入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地。宋时,燕星由于仕宦、谋生、避难等原因,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其中燕肃由山东益都迁居今山东菏泽。南宋赵构偏安江南后,南迁的燕姓再次增多。历宋末乱世至元,连福建、广东等省也都有了燕姓人家入居。明初,山西燕姓燕姓作为作为洪洞大隗树迁居姓氏之一(现燕氏迁民的祖民神位供奉在大隗树祭祖堂一号供橱),被分迁于甘肃、宁夏、河南、山东等地。此后至清,燕姓有进入台湾、祖国的大西南者。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等地燕姓贫民伴随闯关东的风潮进入东北三省。如今,燕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其以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为多。从明朝开始,国人为生计开始迁居海外,因此目前在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外国华人中也有燕姓族人。
据考颍上燕氏祖先于明初迁移到山东枣联庄(今山东省青州市境内),明朝中期又有部分族人移来皖北,主要分居在原颍州府(现阜阳、毫州两市)的所属各县。明末清初(公元1648年)迁到颍州,初定居具东刘集乡朱家岗(曾一度废名为“燕家岗”)。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考证,到朱家岗的始祖为“文”字辈。现朱家岗东北角还存有三座祖坟(见附图),是来颖的老始祖葬处。抗日战争前,每年春节、清明,颖上燕氏各支派都选派代表去朱家岗生息繁衍已有一百多年,逐渐出现了人多地少的情况,加上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国泰民安,升平日久,对于农村建设有所重视,颖河得到了部分族人于清代中后期又从朱家岗迁移到沿颍河的小溜子湾(现夏桥镇沙颖村)定居,另有部分迁居到现夏桥镇的张泊渡、黄家岗、龙王庙、徐家湾,刘集乡的刘家岗、王泊渡等地。后来燕氏下湾居住着日渐增多,地名因居民姓氏而改变,小溜子湾被命名为“燕溜子”,沿用至今。燕溜子系沿颍河洼地,夏季暴雨时有积水,对当时的土墙茅屋,常有倒塌之患,燕氏居民便挖塘垫台,分别挖前塘垫前台,挖后塘垫后台,所以燕溜子一支族人,又有前燕台与后燕台之分。随着族人的繁衍增多,又有部分移至附近的吉台子(原称韩台子)、酒坊台子等地定居。据统计,到2006年共有颖上燕氏族人1800余人(含迁居外省、外省的约430多人)。其中沙颖村920余人,占沙颖村总人口的60%以上。颖上燕氏一族人数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在文化、人品等素质上都是乡里之望。族人维护国家利益、献身祖国建设和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精神,是可供后人在修心养性、建功立业等方面学习和效仿的。如不记之文字,传之后世,则是一件憾事。解放以后,国泰民安,人口猛增,族人向外地移居的越来越多,其迁居地距原住地较近的能与家族取得联系,后人所起名讳派字与祖居的还没有较大区别,而有些远居在外县外省,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产生了派字紊乱、亲疏难辨的现象,以至族人相遇不知相互间血缘关系,亟待予以理顺统一;再者,颍上燕氏三百多年来无一部完整宗谱,现仅有少数高寿老人还能记得派字。因此,修纂宗谱,抢救历史资料刻不容缓。
当前国际上奉行和平和发展,国内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宗族作为社会和国家的组成部分,必须与时俱进地紧跟时代主旋律,顺应历史新潮流,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故此次修谱的主要目的:一是爱国兴族。通过修谱,推进燕氏族人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同时激励族人齐心协力构建族内外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使颍上燕氏族兴人望,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万世咸盛;二是弘扬祖德。让族人更多地了解我宗族的光荣历史和先祖前辈艰苦创业、忠厚勤俭、严教重学、爱国爱祖爱家等高尚的人品和道德风范,以及尊长爱幼、勤劳自强、乐于助人的优良家风美德,彰扬先祖前辈对燕氏宗族生存、繁衍、发展所做出的艰辛努力和重大贡献;三是启迪后人。教育后代饮水不忘思源,安康不忘祖功,激励、鞭策子孙后代能够学习并继承发扬列祖列宗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汲取先祖修身治家的经验和教训,敬祖向善,存续家族,光大相望,在前辈先进事迹感召下和优良家风熏陶下,能够涌现出更多对社会和家族有贡献的杰出人才;四是理顺派字。使燕氏族人在辈分取字上更加标准规范,并有据可考,有字可查,使之长晚辈分有序,血缘关系明晰;五是造福宗亲。通过纂修宗谱,进一步增强颍上燕氏宗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在当今新的形势下谨遵族训,和邻睦族,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同心同德投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在修谱的基础上推进设立“颍上燕氏宗亲助学扶贫基金”和兴建“燕氏宗祠”,为颍上燕氏宗族及后世族人造福。
通过这次修谱活动,颍上我族的必将进一步光大“患孝贤礼,仁德俭让”的文明家风,以光宗耀祖,振兴门庭为己任;以拼博进取,兴我中华鹄(gǚ)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勇于开拓创新,做奉公守法、勤劳自强的一代新人。则我颍上燕氏家族未来“绵绵瓜瓞”,更加兴旺发达,祖德宗功,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