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氏家谱序(含辽西辛氏部分)

2014年02月13日 | 作者:百姓通谱网 | 阅读:3553 | 来源: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辛氏家谱序(含辽西辛氏部分)

辛氏家谱序(含辽西辛氏部分)

尝闻木者有本,而枝荣叶茂;水有源而脉别支分;山有脉,山势乃异,山走向有别;本源之所系,不綦伟欤。而人之赖有祖宗,亦犹是也,编纂家谱,以追颂祖先,此先贤之功,世世代代而得显,祖宗之恩,子子孙孙相继而无忘焉。第世代久远,人事变迁,往往去桑梓,而不知其祖宗为谁何者?非故昧昧也。盖以各居他乡,室家既立子、后生子,孙后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则莫往莫来,不为里居之命名,未之能闻,并祖宗之冠子。亦且弗知。呜呼,谱所未修,子孙梦卜,几何不等,无源无本也,耶即如我辛氏鼻祖,讳云源,籍登州府(今鲁---山东省)海阳县衡屯乡树村社(小地名)老铺店,自清乃迁,原居黄河发祥之源,繁衍延绵,箕裘相承乎,昭昭可考,何独至于吾支,而数世失绪也,居今以思不甚可惜哉,愚墨不才,未寻之故里,恐失一本之义,尽叙九族之亲,伏冀在外,吾族人等,无论亲疏远近,捧谱一观,支派了然,庶秩夫本源云尔。随机关政务匆忙,念及先祖之德,修谱之事情不容辞,责无旁待,真使吾欲进不得,欲罢不能,恐才疏学浅,不得已敢当重任,即着手整理阅而再三,反复举棋,凡男娶女适功显事绩,生亡时日,坟向墓址,无不尽量搜集,册补了原来的原本之不足,尽量完善了个人简史,见祖传世家谱仅有歌诀辈份、排号、支门、辈次,虽已分明,但居住他乡,然若欲查我门系者,混如云天一色,漫无边迹,因我族人口居各地,支门岐多,不画以图其支门难明,辈次难分,此次又绘制了支门系统图,如百川之汇海,万脉之归宗,纲举目张,使湮者明,遗者见,支门连接辈次洞沏,一翻阅支门条然详显在目,凡欲追溯祖先,查考门次,研究祖先者,无不开卷可得矣。此次居家脉络略清,疏支略明,难免有不足之处,贻笑大方。
又增添了一篇我族迁居家史传略,俾后代子子孙孙知其木本,水源血肉联系和历次变迁和迁徙,祖先所承受之炯同,又将近代散迁者,汇集支脉,触目可知血肉亲族,散居概况。其中有外出久远和家失掉联系和个人简史无人供述者,恕我遗漏不录,又念及我族各地散居年湮代远,亲族联系恐其蒂落瓜离,所以此次重续广印三十余部分送各地俾尔后代子子孙孙对谱认亲,继传百世,此是我辈之予望也,是为序。
辛姓起源如下:
一、族源
1、有人认为是现代人的祖先可能始于距今七万五千年前的非洲赤道附近,已进入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类按现在标准来说是处于濒危物种,因为被冰雪覆盖的大陆使人类的食物极度匮乏,但火的使用和温暖海洋提供各种美食使人类趋向沿海生活。上万年的海洋生活改变了人类本身外貌,厚厚的脂肪,光滑的表皮,不仅使人更加适应海洋生活也因而异于其他类人猿。现代基因研究表明当时的人类可能不足四千人,然而可能就是这四千人形成了现在的五十多亿人类。有人认为,三万年前人类开始不断随冰川的退却向北扩张,逐渐走出非洲。同时人类的认知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日、月、星,白天与黑夜被理解,也有人观察星空与日光下的影子,开始形成最为简单的认知知识。有人认为,一万一千年前,有可能最初13个成年女性所形成的母系部落沿中国大陆冰川退却的路线,从今北部湾开始一直顺海岸线向北扩展。
一万一千年前,人类的认知已经有了更大的发展,太阳年、月及植物的选用,并开始施行族外群婚制度,当时人们已经发现族外婚能保证族群的发展,这时女性是崇拜的对象,他们也会使用独木舟。最后这群人在今长江三角洲停留,并沿长江向西进入江汉平原,这时的认知发生重大改变,农业上已经有早稻(籼米)和晚稻(粳米),有纺织技术(苎麻与蚕丝),以及与之对应天文地理知识,各种辅助工具规(圆规),矩(直角尺),锯(骨质,石质和玉质),玉宗(定位天北极),纺轮(观察子午线)。我们的先人,已经开始认为,天象蛋壳地象蛋黄,都是圆的,有二十八星宿的概念,并建立祖先崇拜制,也将鸟崇拜开始确立(原始人认为鸟是唯一可以离开地走向天的使者),因不断的对太阳观察,确立盖天派思想。辛氏先祖开始在今浙江北部、江苏、安徽等地安家落户,主要是农鱼和农猎生活,当地气候适宜加上物产丰富,人口也比较兴旺,形成以环太湖与濒海的密集定居点,几乎是今天苏南的样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六千年前的一场持续水患,使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多数底地在耕作期没入水中,无法种植。于是族人的重点北移今江苏连云港与山东南部的古黄河三角洲,随着时间推移,辛氏先祖的大部分已落户北方。与此同时,从今中亚沿新疆及黄河河谷不断有民族东进,与本土的民族不同,他们会一点懵懂的炼铜技术,但会使用马车,实际上他们就是土耳其的先人。在四千年前,实行族外婚的辛氏先祖与9个来自今乌克兰的母系部落相融和,9个部落自称为“狄,突厥,土耳其”,合称东夷22部落或二昊(大昊与少昊),自称为“有辛,赢,纳西”,是盖天派的主要传承者,其中包的部落有一名男子叫羲,被选来传教盖天学说,被后人称为扶羲,现在有人认为河南濮阳45号墓是伏羲的墓。不过当时使用的字是有封闭的曲线构成,就如同今天美州印第安人的文字那样。农业非常发达,古典数学也很发达。“狄”使用马车,也会铜的冶炼技术,所以进入中原后移动和扩张非常快。有辛是当时沿海,沿河一带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最先进科学代表,最先进社会组织代表。
2、在今四千前新冰河气候,中国气候开始变冷,部分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部落受到饥饿威胁,在半母系社会中,部落将认为是多余的男性赶出以(实际上大多数成年男性),于是那些被赶出者开始掠夺有富余的族群,一些雨水丰富的谷地的族群首先受到冲击,发展到后来部分没有抗击掠夺者的族群中男性全部被掠夺者杀戮。中原历史进入5帝时代。“夏,姜,羌,藏,周”是8千年前沿黄河进入今甘肃南部临洮一带的13个部落中分化出来的11个部落,因6千年前的变冷而没有退回东面,而选择向西进发的“西方牧羊人”。
    在变化为父系社会的夏族,通过与有辛族结合,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马上统一了人们的思想,不但人类学要科学发展,国家需要科学发展,每个华夏人的要科学发展,每个家族和家庭更需要科学发展。不过当时还是群婚制,所以有禹的母亲有莘氏女志(修己、女嬉)因梦食薏苡而生之的传说,商汤也娶有莘氏女得伊尹而有天下(《墨子·尚贤》、《尸子》、《孟子·万章章句上》、《楚辭·天問》、《吕氏春秋·本味》、《大戴礼记》、《史记》、《水经注·伊水》、《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越絕書》、《说苑》),周文王因妻有莘氏女太姒(太姒生十男:長伯邑考、武王發、周公旦、管叔鮮、蔡叔度、曹叔振鐸、霍叔武、成叔處、康叔封、聃季載)生武王開有周八百年(《诗经·大明》、《周易》、《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北魏时期大同西晋皇族琅琊康王司马金龙墓之彩绘描漆屏风》)。
    在黄河与洛河谷地这一范围生活的人们,较先进入父系时代,不过当时人们有姓、氏两种概念,姓更像现在的民族,氏接近与今天的姓。某女生,就是姓,全中国不过33个姓(13个天族、11个地族、9个人族),天族是农耕族,地族是牧猎族,人族是工商族。
3、商周之交也是气候变化最大的时期,甲公(意思为天文学最权威人士)因商纣王也是有辛的女婿,也就成了国舅,开始想成立国家农业部,负责全国的农业生产,结果没有被采纳。有辛的另一个女婿周文王发现许多西部没有开发,于是将自己的一个族(没有男性)及今天长治市长子西南的谷地,做为辛国为甲公的生活生产河科研用地。同时采用井田制,以科学种田换国家收入。使,是,史,事在甲骨文中是同一个字,太使就是大史。周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部分,当时周大史是没有任何报酬的,相反要自带盘缠去参加各种国是活动,其收入来源于自己的食邑部分,辛甲还是第一个完整的整理甲骨文,并建立国家教育机构。其职务世袭的,按周的封国裂土制度,辛为国氏,有长子及长孙继承,平民无氏,儿子取父亲官位,三子或其他取祖名为氏。姓为母系部落来源,辛的姓为嬴,和秦赵是一家。周昭王时辛由靡将落入汉江中后淹死的周昭王救起,被封为狄公,这样辛国从山西子长到甘肃临洮的一连串的河谷地带。辛国中的秦,赵先人先后独立,成立秦和赵,后来周太史儋也就老子就自己和秦合并了,辛作为秦贵族。辛胜为秦将军,在燕荆轲刺秦王的恐怖事件发生后,立刻带秦军从太行山最北的道口,直奔燕国,几天后将发动恐怖行动的燕国统治者彻底消灭,建立了新政权,同时自己带大军守卫中山苦阱(今河北正定西的太行山谷道入口),与赵陀相识。
4、汉初辛胜的曾孙,辛蒲为了稳定西部顾全大局毅然放弃在华北的封厚财产带领全族迁移到,陇西狄道及今天的临洮,当时狄与汉人之比为1:1,辛蒲的曾孙柔任左扶风CEO,四个儿子都担任省部级职务,孙子辛庆疾任酒泉太守时成功接受并安置投降的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并将他们转化成生产建设兵团,这时辛氏成员共有20于人担任省部级负责人,后来历史上辛氏在也没有这样辉煌。不过这些人全部被王莽所迫害至死。今天大多数辛氏是辛庆疾的小孙子的后人。不过辛武贤在与投降了秦王后的赵王被令迁到狄道,其后人赵充国的儿子发生冲突时,由于赵之子没有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和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影响竟然自杀。可是后来北宋赵王家族确一直认为自己是赵充国的后人,不过实际确实如此,结果宋时辛人仕途不佳。
辛姓望族居陇西(今甘肃兰州、临洮、巩昌、秦州一带),陜西閤陽,江西萬載、上饶,山西孝义、长子,山东莱州、济南,湖南临澧、石门。
二、名胜遗迹:
   高辛氏帝喾墓、周武王母太姒墓、商代元圣伊尹墓:陜西閤陽(合阳)。
帝喾高辛墓:河南濮阳顿丘。
帝喾高辛陵:河南商丘古城(亳)南五十里高辛镇西北。
莘原:河南三门峡西峡石镇西15里(榮陽村),西虢地。
莘城、莘昌亭:河南陈留县东五里,夏杞东楼公居陈留雍丘县(《括地志》)。
莘冢集:山东曹县西北。
大莘店:河南伊川平等乡平等村之伊尹祠、伊尹墓、尹台、伊尹故里、中华第一相碑,伊尹祠有对联曰:“伊尹耕野几度鸣鹤盘垣九皋去,汤王聘贤五番玉骑奔腾龙门来”。(《晋语》称’文王访于辛尹’)
少康城:河南省禹州市顺店镇北八华里之康城村。
伏羲庙、伏羲陵:邹城市微山县两城乡(《十三道图·图经》:单州鱼台县东北七十里曰辛兴村),背依凤凰山,面朝独山湖。庙后有“六合”、“圣母”等诸泉汇流。伏羲庙前有三圣阁,后有女娲殿。《路史·太昊纪》称:“按帝冢今在山阳高平之东”(陵在两城乡驻地之东10公里处)。又注:“太昊之国有庖国,姒姓,今庖水在山阳平乐,而帝墓又在山阳,则其迹无疑也”。庖水即泡水,历史上在沛县由西来,平乐城在单县东四十里。《汉书·地理志》:“山阳郡平乐有泡水,东北至济入泗”。这就是说,泡水入济水,济水入泗水,而泗水又从高平境内穿过,由北向南流去,注入淮水。伏羲庙:甘肃天水,一处在城区西关,一处在城区西北15公里三阳川的卦台山。
太昊伏羲陵:河南淮阳县城北3华里,古蔡河畔,城湖之滨。
三、家乘谱牒
【山西享县】辛氏族谱四卷(民国)辛在勤纂修民国三十年(1941)享县泰来堂石印本;四册吉林大学
【江西】万载辛氏族谱二卷(清)辛文彬等纂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木活字本江西图书馆(二部)【江西】万载辛氏族谱十卷(清)辛廷芝等纂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木活字本、江西图(存卷首、3、5、6、9)(又一部存卷首、9)
【江西】万载辛氏族谱三十卷首一卷(清)辛炳晟等纂修清嘉庆九年(1804)木活字本江西图(一部存卷1-5、8-12、14、19-3;另一部存卷首5、7、8、14-18、24-3;又一部存卷6-8、14-16、18-21、24-27、30;又一部存卷14)
【江西】万载辛氏幼房谱十卷(清)辛介福等纂修清道光十六年(1836)木活字本江西图(存卷1、6、7、10)
【江西】万载辛氏幼房谱七卷首一卷(清)辛守质等纂修清光绪元年(1875)木活字本江西图(存卷首1-9;又一部存卷1、9-10)
【江西】万载辛氏幼房谱八卷末一卷(民国)辛际唐等纂修民国三年(1914)木活宇本江西图(存卷1-7、末2卷)
【江西】万载辛氏六房谱不分卷(清)辛锡庚等纂辑清光绪三十年(1904)木活字本四册江西图【江西】万载辛氏六房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二卷(清)辛景舒等纂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木活字本江西图(一部存卷1-6;另一部存卷首、1-6、末)
【江西】万载辛氏六房谱□□卷;(民国)辛观涛等重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活字本江西图(存末二卷)
【江西】万载辛氏观房谱□□卷(清)辛景光等纂;清咸丰八年(1858)木活宇本江西图(存卷4)
【江西】万载辛氏顺房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辛子敬等纂修清咸丰十一年(1861)木活字本江西图(存卷首、2-4、末)
【江西】万载辛氏达房谱不分卷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一册江西图《辛氏族谱》<清>辛震纂修乾隆三十七年刻本六册 403页16A 714-3
《辛氏族谱》山东蓬莱:
    守成公始:“守氏天纯业,世文本可長,懋脩國延運,積善傢餘慶”
《辛氏族谱》山东海阳市
《辛氏族谱》湖南臨澧縣
《辛氏族谱》江蘇濱海縣
《辛氏族谱》福建羅源縣
《辛氏族谱》 河南陕县东凡村(85 姓辛):“辛氏微育原淤以缘封莘遂据莘为族。”
《辛氏族谱》河南襄城辛氏.远祖为三国魏侍中辛毗(颖川禹州)之后.世居真定曲阳.元末.仲良祖为避乱徙襄.明成化初年(1465).宪副公(五世访祖)首创是编.义例有凡.世系有图.小传有述.恩命有纪.志状有考.赠言有录.谱之规划条节.盖已彰明较著矣.于是历世之五.尊卑秩序.长幼雁行.雍雍睦睦(mu)彬彬济济.襄人称诗礼名家.必曰辛氏云.稼庵公(六世瀌祖)重整家谱,肃敏公(八世自修祖)于明万历六年再修家谱.在南京刊印后户授一册.承一九九一年十月祭祖议事.重整家谱,于一九九七年八月新谱稿成.
【江苏】梁溪辛氏宗谱 32册西元2000年重修无锡张家港 上海图书馆藏始迁祖稼轩九世孙福号无庵自华亭松江府徙锡邑
【安徽】霍邱辛氏族谱
四郡望堂号
【堂号】:"双贞堂":晋朝辛勉,博学,有贞国之操(为国家保持节操)。官侍中,跟着皇帝到了平阳。刘聪要拜辛勉为光禄大夫,叫他叛晋归刘。辛勉坚决拒绝。刘聪用毒酒逼他说:"你不答应,就要你自杀。"辛勉端起酒来要喝,被刘聪一把拉住说:"算了,我特意试你的。"从此,刘聪佩服他的贞节,给他筑了房子,按月给他送米送酒。还有晋人辛恭靖,从小有肚量,有才干,后为河南太守。羌姚兴攻陷河南,俘虏了辛恭靖,羌姚兴想请他做官。辛恭靖厉色说:"我宁愿做国家的鬼,不做羌贼的臣!"羌姚兴把他关到监狱里三年,结果辛恭靖越狱到晋国。晋帝表彰了他的节操,拜他为咨议参军。
【孝友堂】明无锡辛铭字敬斋之后人用
"永思堂":福建潮州
【郡望】:
《郡望百家姓》中有记载:辛氏望出陇西郡。战国时秦昭襄王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相当于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治所狄道,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南。
五.辛姓起源参考:
    辛,参见莘姓。辛弃疾,南宋大词人,历城(今属山东)人。他一生主张抗金,曾亲身参加抗金斗争。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他都具体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驳斥了投降妥协的谬论,要求鼓足士气,积极备战,收复失地。但他所提的这些建议不为朝廷采纳,反而遭受排斥。他的词主要抒写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揭露上层统治者的苟且行径;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拭并称 “苏辛”。代表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六.辛姓起源参考    辛氏就是莘氏,在古时发音一样且通用。传说上古时居住在山东省曹县的人中就有莘(辛)的后裔。相传先帝的母亲就是莘氏的后人。辛出自姒姓。夏启有个庶子被封在莘(在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其子孙以当地的地名为姓氏,称为莘氏。后来,莘氏中去草字头就是辛氏。莘氏在很长时间内与辛氏互为通用,后来语音分化,而写法不一,最终分成两个不同的姓氏。
    近代辛氏家谱,也是各异:如吾家族就是,哥几个来辽西之后,在朝阳辛杖子,凌源辛杖子、甘招、尤杖子北荒,后又发展到老爷庙杨树下等地。
七.辛氏历史较为著名人氏:
    辛甲,又名辛尹、辛公甲,商末“三仁人”,周开国太史,著今存《虞人之箴》、《辛甲二十九篇》。(《左传·襄公四年》、《国语》、《韩非子》、《史記》、《漢書·藝文誌第十》)
   大姒者,武王之母,禹后有莘姒氏之女。仁而明道。文王嘉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及入,大姒思媚大姜、大任,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大姒号曰文母,文王治外,文母治内。大姒生十男:长伯邑考、次武王发、次周公旦、次管叔鲜、次蔡叔度、次曹叔振铎、次霍叔武、次成叔处、次康叔封、次聃季载。大姒教诲十子,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及其长,文王继而教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君子谓大姒仁明而有德。诗曰:“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又曰:“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此之谓也。(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
辛伊、辛轶、辛佚、辛由靡、辛伯阳、辛有、辛廖、辛栎、辛儋、辛銒,字文子,蔡丘濮上人,晉公子,學于老君,為范蠡師,号通玄真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知着,其志沉沉,不肯自显,天下莫知,故称曰"计然"。时遨游海泽,号曰"渔父"。著有《文子》:道原、精誠、九守、符言、道德、上德、微明、自然、下德、上仁、上義、上禮12篇。(《漢書·藝文誌第十》、马亹的《意林·范子》、《北史·萧大圜》)
   辛狐(董狐),晋国太史辛有的后代。晋灵公时,晋卿赵盾因避灵公杀害而走,未出境,其族人穿杀灵公。董狐认为责在赵盾,因此在史册上写道:"赵盾弑其君。"由于他不畏权贵,秉笔直书,旧时被誉为"良史"。董狐的裔孙董翳秦末被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市延河东岸)(《左传》、《国语》)。
   辛胜,秦将军,在荆柯刺秦王事件后,率军秦军灭燕,后留守中山苦阱(今河北正定西,太行山谷口),辛追为其女,因与后称南越王赵陀之关系,为护家族之利,辛追嫁利苍助其抗赵陀。因为名将之后有丰富的天文,数学知识,为汉军事科技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直到清初都没有超越其军事测绘的成绩。(~前236前--前186年)西汉长沙相利苍之妻,1972年发现的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主人。
   辛延年,生于公元前220,秦汉著名诗人,作品存《羽林琅》一首,为汉诗中优秀之作。辛武贤、辛庆忌,字子真,西汉破羌将军,酒泉太守辛武贤之子。建旄枕戈,威震边陲,饮节居俭,为匈奴所惧,封光禄大夫,右将军、左将军。(漢書·辛武賢列傳)
    辛茂 汉水衡都尉 庆忌三子 王昭君的心仪之人
辛伯真后汉长水校尉
辛晁后汉凉州督尉
辛敬宗、辛灵宝、辛季庆青州刺使、辛公义季庆子隋、辛亮公义子唐侍中。
   辛宪英,三国魏侍中辛毗之女,羊耽之妻,才女,拒绝曹丕之秦晋之好。(《晋书·列传六十六》)
   辛弃疾(1140.5.28-1207.9.10),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人。孝宗时以大理少卿出为湖南安抚使,治军有声,仕至龙图阁待制。性豪爽,尚气节。雅善长短句,纵横慷慨,与苏轼并称。有《稼轩长短句》、《美芹十论》。
    辛自修(1534--1593),三国魏侍中辛毗之后,字子吉,号慎轩,河南襄城人,明朝名臣,有破柱风。明万历十五年,大计京官,自修以左都御史掌北京,海瑞以右都御史掌南京,他两人利用这次机会整顿吏治无果,随致仕还乡。久之起南京刑部尚书,复以工部尚书召,皆辞不赴,卒赠太子太保,谥肃敏。(《明史卷二百二十列传第一百八》)
     如当代辛树森女士,1949年(己丑年)7月生,山东海阳人,就是海阳县老家人士,197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1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任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属于副省(部)级,这都是家族学习的榜样。其爱人是张德江委员长(咱们老辛家的门胥),是咱们辛氏家族的光荣!
 八.辛氏辽西部分近代发展简述
    在近代中,祖氏辛有功居住山东,没有来辽西,是虚祖、设的牌位,其子辽西喀左北荒辛悦鲁,杨树下辛再鲁,蝴蝶沟辛自鲁。晚清时期,如尤杖子北荒曾出现过辛三爷,远近闻名,耕地曾达到数百亩,发达一时、震动一方;瓦盆窑辛氏,是北荒搬去的,平房子镇的也是北荒搬去的,甘招的辛氏也是从山东搬来的,还有朝阳市龙城区辛杖子村,朝阳凌源市辛杖子村,北漂等都是从山东海阳县清朝中期搬到辽西的,老爷庙(北荒)的家谱是辛贵林(老私塾先生),起草传播的(家族赞同),在近代家族中,辛贵廷亦是老中医、辛贵根亦是老中医、辛维本亦是老中医等为四方百姓医病,救死扶伤,当时的事迹被传为佳话。在现当代中,瓦盆窑辛朝林曾任政府乡长,辛维本孙子辛良富系医大毕业,进修多年,现在是建平县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妻子是内科主任,也成为建平医疗界的专家。辛宝贵是甘招辛氏家族中的皎皎者,是卫生部颁发证书的喀左医疗专家,朝阳内都有名气,在治疗半身不遂,心脑血管疾病,有独到之处,远近求医者之众,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辛氏家族亦是发外科的,(其中辛氏家族的亲属中亦不乏皎皎者,有辛维凡的大门婿郑绍池任青海省军区司令员,还有辛维凡二姑娘辛朝凤的爱人王凤山系县公安局长、朝阳市武警中队政委。如辛良田的外甥女于迎春考取了清华大学,这在全县每年都屈指可数)。
  (凌源辛杖子、朝阳辛杖子、北票章吉营的等,喀左县老爷庙镇杨树下、瓦盆窑、尤杖子乡北荒、十二德堡镇土楼子、甘招乡、平房子镇的黄道营子等)。
家谱为:
            桂维朝良相,登科显耀宗。
            扶佐通明殿,道德守正中。
    因资料调查不全,疏漏在所难免,会出现挂一漏万,敬请家族中知情者匡正、补缺,以便至臻完善。
   下面这是爷爷奶奶照片:(发到这里,以示纪念)
辛维本1896.12.16——1975.3.9(农历)
于久凤1892..2.24——1971.12.27(农历)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