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343—388),字幼度,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文学家、军事家,谢奕之子,谢安之侄。21岁时为大司马桓温的部将﹐后官至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东晋太元二年(377年),为抵御前秦袭扰,经谢安荐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
谢玄自幼聪慧过人,与堂兄谢朗一起,都为谢安所器重。谢安曾问子侄:“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在场诸人不能答,唯谢玄回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晋书·谢玄传》)。谢安听后很高兴,后来就称谢玄为谢家宝树(《滕王阁序》中“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谢玄小时候喜欢佩带紫罗香囊,谢安对此很是担心,但为了不让他伤心,于是在某一次游戏时,将紫罗香囊作为和谢玄博戏的筹码,设法把香囊取到手中,把它烧掉,谢玄从此再也不去佩带这一类物什。
谢玄长大后,显示出经国才略,朝廷几次召用他,他都推辞不受。后来谢玄与王珣被大将军桓温召为掾吏,深得桓温欣赏。不久任征西将军桓豁的司马、领南郡相,监北征诸军事。后官至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以功封康乐县公。
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为抵御前秦袭扰,经谢安荐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四年,率兵在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淮阴(今属江苏)和君川(盱眙北)等地击败前秦军的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八年,在淝水之战中,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东),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计使秦军后撤致乱,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九年,率兵为前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十二年,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与吴兴太守张玄之并称“南北二玄”,为时人称美。翌年逝世。被追封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子谢瑍嗣,早卒。孙谢灵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