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历史文化名村——灵溪村

2013年09月26日 | 阅读:1392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2006年7月25日,记者在天台县三合镇灵溪村老人协会、中国民族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袁惠民等带领下,看到了千年古村落灵溪村惊现的众多文物古迹,令人惊叹不已。

  从灵溪村出土的银鎏金文物可以得知,距今1500年前就有灵溪村存在。目前的灵溪村,有1360多户,4300多人。这个村自古以来是天台通往台州府的必经之路,经商气氛较浓,北宋时,村口就有36家饭店,18家百货店。如今的灵溪人大都经营橡胶、轮胎生意,据不完全统计,灵溪人在外办起了800多家企业。这个村从村头到村尾有三座桥,其中,村口的灵水桥始建于宋朝顺化3年,1854年重修,长26.8米,高13米,宽5.6米,其规模是天台目前仅存的第一座石拱桥。村尾的灵济桥建于唐韩通13年。村口的龙山书院始建于隋朝,文昌阁始建于清朝,目前刚刚发现的两块石碑上刻有当时村民捐资的名单。

  唐代大诗人顾况游天台时,住过灵溪村,并写下了一首诗。“此去灵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不知叠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桥。”宗谱记载,1000年前,村里种植了18株香樟树,目前,还存8株。最大的一株,需要4个大人合抱。记者看到,村中有一个用一株柏树造成的“独木祠”,可见这株树有多么大。在这个村还能看到全国罕见的菩提树、武书院、民国时期的当铺及骑马射箭用的马道坦等。人杰地灵的灵溪村自古至今出现过光绪年间的御前侍卫,成化20年的进士,北伐时期的天台第一位将军,民国时期的武术名家等。面对众多的文物古迹,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挖掘、弘扬、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村民们的关心话题。

  听天台人大王副主任的介绍,2011年,我们一行摄影人前住该村。从台州上高速,从洋头下高速后不久,右拐便进入前灵溪村的小道。从地理上看,该村位于天台县的东南,翻过南边的杭镇岭,就是临海的岭景乡。这是一个有着1100年历史的古村。自唐天佑年间起,这里就是奚姓族人聚居之地。灵溪由灵一、灵风、联合、灵东四个行政村组成,村以环流的灵溪得名。村口的古樟盘根错节,遮天蔽日,古朴的石拱桥如弓月一般横跨在灵溪上。灵溪村自古名人辈出,近代较出名只是一个名叫奚金松的,当时任台州市农业银行行长。还有一人曾任过三门县的奚副县长。

  走进灵溪古村落,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到处都是保留完好的古建筑,三座横架在灵溪上的古桥,大大小小的书院,有精美的石花窗,台州仅有的石板建筑带石花窗,龙凰雕像处处可见,苍老的大树透着历史的沧桑,村中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比比都是。从举人、秀才、贡生的宅第中可以看出,当年文人辈出,文风极盛。在村中行走,时不时还可以看到各个时期留下的标语口号,村里人看到外乡人来到村中,还会时不时给我们指点几句。爬上村中的后山,深深的古道旁分布着巨大的古树群,村中布局错落有致,至今保留着完好的五大区域。

  在古村中我们一行印象最深的是御前侍卫的“豪宅”,听宅中的老人们介绍,当时御前侍卫回家看望老母亲,皇上还授予牌匾庆贺。原宅第四周都是龙凤牛腿,文革期间被乡里收去,至今不知下落。主人告诉我们,他们祖上辈受皇上的恩宠,子孙福佑,他的父亲曾在上海经商,看着照片上他父亲英俊相貌,看看他母亲现在已96岁,患上老年痴呆,好在儿媳孝顺,老人幸福。

  灵溪村有一个风俗,叫“状元游街”。从正月初六开始,灵溪村的“状元游街”。据说是清乾隆年间的一个冬天,雪下得特别大,皑皑白雪,使得村前的大道与田野连成一片,一位身着朝廷官服的人下了马,望着连绵的白雪,迟疑不决。

  这位大人名叫奚际亨,回灵溪老家省亲。他在翰林院任检讨,兼任兵部侍郎。为官清正,文采横溢,深受乾隆帝的赏识。奚姓族人聚集在祠堂里,盼望这位奚大人给众人呈现他从京城带来的宝物,可是他却从怀中掏出一页手写的曲谱,说是“状元游街”,是皇宫状元出游时演奏的曲子。村里人面面相觑,一脸的狐疑。

  原来在离京回乡之际,皇上召见了他,说要赐与他一些财宝,带回故乡好光宗耀祖。可奚大人却说:皇上如实诚相待于臣,请赐于宫里的“状元游街”。皇上一愣,爽快地答应了。此后,灵溪村的元宵之夜,便有了独一无二的“状元游街”节庆活动,它也成为奚氏族人祭祖的一项礼仪。奚大人为何要给故里带回一曲“状元游街”?他也许是希冀奚氏族人能冒出一个状元来,也许是用想这样的一种方式延续古村的耕读文化,激发孩子们发愤读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尽管在此后近300年间,村里没出过一个状元,可元宵之夜的“状元游街”习俗却在灵溪村保留了下来。在它身上,寄托了灵溪人期盼来年生活幸福美满、儿孙读书有成的美好情感。可以想象,灵溪村现在应该大学生,研究生出的最多的,如今每年过年,这里的村中道路会汽车堵塞的满满的。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