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通谱网欢迎您!
繁体版 登录 注册

向朗

2013年04月01日 | 阅读:395

向朗
 

  向朗,字巨达,早起追随刘表,刘表死后跟随刘备。蜀既平,以朗为巴西太守,丞相亮南征,朗留统后事。五年,随亮汉中。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免官还成都。优游无事垂三十年,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於时最多。开门接宾,诱纳后进,但讲论古义,不干时事,以是见称。上自执政,下及童冠,皆敬重焉。延熙十年卒。
 
人物介绍
 
  向宠叔父。少年事师于司马徽之下,与徐庶、韩嵩、庞统甚有交情。后来刘表任其为临沮长。208年,刘表病故,转投为刘备手下。同年刘备平定荆南,任向朗督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的军、民事。
 
  214年,刘备入主益州,任向朗为巴西太守,不久再转任牂牁、房陵。223年,刘禅继位,升为步兵校尉,代王连领丞相长史。225年,诸葛亮南征,留向朗统领后方之事。
 
  两年后,跟随诸葛亮驻军汉中并进行第一次北伐,可惜因马谡之故,令北伐挫败。马谡逃亡,因向朗与马谡为朋友,便知情不报,诸葛亮十分忿怒,免向朗之官并送还成都。数年后,复职为光禄勋,234年诸葛亮死后,转任左将军,追论旧功,封为显明亭侯,地位特进。后来开始不问时事,不倦研究经书、古典,于延熙十年(247年)逝世,其间优游无事数十年。
 
  向朗少时虽有接触文学,但没有大兴趣,反而以内政能力见称。后来在第一次北伐被免官,到死前二十年,开始潜心典籍研究,孜孜不倦。年近八十仍亲自校对书籍,指出谬误之处,积聚的篇卷,是当时最多的一位。
 
  大开门户,迎接宾客,训练后起之秀,不过只谈论经书、古典,不问时事,上至大臣,下到小童都非常敬重他。
 
 
史籍记载
历史评价
 
  陈寿:向朗好学不倦。
  杨洪:朗情伪差少。
 
三国志记载及裴注
 
  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也。一荆州牧刘表以为临沮长。表卒,归先主。先主定江南,使朗督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军民事。蜀既平,以朗为巴西太守,顷之转任牂牁,又徙房陵。后主践阼,为步兵校尉,代王连领丞相长史。丞相亮南征,朗留统后事。五年,随亮汉中。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数年,为光禄勋,亮卒后徒左将军,追论旧功,封显明亭侯,位特进。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见称。自去长史,优游无事垂三十年,二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於时最多。开门接宾,诱纳后进,但讲论古义,不干时事,以是见称。上自执政,下及童冠,皆敬重焉。延熙十年卒。三子条嗣,景耀中为御史中丞。
 
  一襄阳记曰:朗少师事司马德操,与徐元直、韩德高、庞士元皆亲善。
 
  二臣松之案:朗坐马谡免长史,则建兴六年中也。朗至延熙十年卒,整二十年耳,此云“三十”,字之误也。
 
  三襄阳记曰:朗遗言戒子曰:“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吾,楚国之小子耳,而早丧所天,为二兄所诱养,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汝其勉之!”
 
  四襄阳记曰:条字文豹,亦博学多识,入晋为江阳太守、南中军司马。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

热门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