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眼中卫氏新思维

2013年06月01日 | 阅读:730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本刊记者 翁仕友

 
  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这位54岁的学者曾任海南省体制改革办公室负责人,也是海南发 展的见证人。8月19日,迟福林院长就卫留成治琼及海南发展等问题接受了《决策》杂志的专访。
 
  政府工作理念开始转变
 
  《决策》:卫留成省长到海南已经快两年了,您是如何看待他的角色转换?
 
  迟福林:卫省长是我国近年来第一个从企业家到省长的人,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变。省长同企业家的工作方法 有相当大的不同,特别是在我国现行体制下,要把个人的作用同集体的作用相结合,要敢于“拍板”,更要多讨论、多商量。 我同他有一些接触,他给我的总体印象是思路清晰,勤政务实,待人诚恳。
 
  《决策》:从最初的“政府执行文化”提出,我们就看出,卫省长很强调执行力问题,请问,卫省长给海南还带来了 哪些清新的东西?
 
  迟福林:卫省长他提出了“政府执行文化”,这实际上反映了从企业家到政府官员转换过程中的一种新的作风和思路 。其针对性特别强,是对海南实际情况深刻观察的反映。现在来看,实际效果比较好:政府工作理念开始转变,工作效率明显 提高了,同时,投资环境得到了改善,一些大的投资者和投资集团前来海南投资。
 
  “三不”原则发展工业
 
  《决策》:在海南发展工业问题上,各方的看法差异好像比较大,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迟福林:一种看法是说,海南没有经过工业化阶段,因此工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另一种看法是前几年提出的“智能 岛”,即海南应发展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在我看来,这两种提法都不太准确。海南工业发展的关键是以油气资源为 重点的资源加工业,这是海南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决策》:但是,发展工业与环保是有矛盾的,对于海南这样一个旅游大省来说,这一问题尤为重要和棘手。
 
  迟福林:问题的关键在于:第一,发展工业,要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出发,以最低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利益。第二,工 业发展要有一个好的规划,比如说海南现在发展油气资源的加工和储藏,也会有一定的污染。但它有一个比较好的规划,把范 围主要限定在西部的洋浦,这就有可能把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第三,要把卫省长提出的“三不”原则落实到实际中 ,应作为整个工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卫省长他主张不能夸大海南发展工业的好处,强调决不能以牺牲海南的环境为代价。
 
  发展定位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决策》:具体来说,卫省长的工作思路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
 
  迟福林:我认为,他的工作思路非常明确。首先是寻求一条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发展之路,强调发挥海南的 资源优势,同时还强调海南的环境因素。其次是强调海南要改善投资环境。海南有很好的资源优势,但企业规模小,政府办事 效率不高是突出问题。再次就是强调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要抓重点项目,要在重点项目上有实质性推进,去年海南确立了经济社 会发展的10大工程。另外,他还强调社会发展,尤其是义务教育方面,力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决策》:海南有着丰富的旅游和传统农业资源,但是海南的经济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您认为海南发展的“瓶颈”是 什么?
 
  迟福林:海南从建省办特区以来,经历了以贸易为主导、以旅游为主导、以工业为主导的各种讨论。现在海南确立了 “一省两地”(即新兴工业省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热带海岛休闲度假圣地)方针,这一定位总体上来说比过去清晰。
 
  由于在如何发展工业、热带农业和旅游业上有不同意见,因此,怎样从海南的实际出发来,全面发挥海南的基本优势 并未明确。
 
  就海南的发展瓶颈来看,目前有不同的议论。有的认为海南的经济总量小,有的认为是工业化水平低。在我看来,海 南发展的根本性瓶颈在于其发展定位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海南的独特优势资源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并 转化为现实发展能力。这比经济总量小、工业化水平低更具根本性。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