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回家 “汤显祖”出国
四月的浙江遂昌姹紫嫣红,山花烂漫,一如汤显祖在传世名作《牡丹亭》中描述的那般“良辰美景”。4月8日,2012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举行。文化节上,遂昌向海内外游客呈上多姿多彩的文化大餐,昆曲、采茶戏、赣剧、话剧、越剧、婺剧版的《牡丹亭》陆续上演,而青春版《牡丹亭》也跟着这些经典版集体“回家”献演,为文化节注入活力,让观众大呼过瘾。
而“汤显祖出国”则更让人振奋。据了解,4月19日到26日,遂昌县代表、浙江昆剧团将联合赴英国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夫德市、考文垂市,演出四场《牡丹亭》,为外国友人带去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的经典之作。这将是全本昆曲《牡丹亭》首次在莎翁故乡完整呈现。
深挖汤公文化
“仿佛只隔一个转身的距离”
这已是遂昌第四年举办汤显祖文化节。400多年前,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5年,任内施政惠民,借俸著书,在此地创作了戏曲《牡丹亭》,四百年来历演不衰,并被译成多国文字。汤显祖对遂昌这片土地的盛赞亦毫不吝啬,将遂昌誉为“仙县”,更在诗句中赞其“山也青,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官也青,吏也青,村民无事到宫廷,农歌三两声”。
汤公如此厚爱遂昌,遂昌对汤显祖这块文化招牌的挖掘也是不遗余力。
近年来,遂昌依托“汤显祖世界文化名人、《牡丹亭》世界文化名著、昆曲世界文化遗产”三大文化品牌,出台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成立汤显祖研究会,建立汤显祖纪念馆,并将汤公昔日修建的启明楼、金缕茗楼一一恢复。此外,遂昌还影印出版《牡丹亭》万历刻本,出版发行一系列汤显祖研究文集,拍摄了电影《班春》,排演了婺剧、越剧版《牡丹亭》。而汤显祖文化节是遂昌每年最隆重的活动之一,亦是遂昌传播文化品牌、做大文化旅游的一大窗口。青春版《牡丹亭》总策划、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曾说过,“遂昌让我顿生一种时空穿越之感,仿佛跟汤县令只隔一个转身的距离。”
牵手莎翁故乡
“让珍贵的文化遗产漂洋过海”
说起汤公钟情地与莎翁故乡此次跨洋牵手,也可谓一个传奇故事。
据遂昌县县长何卫宁介绍,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诞生在同一时代,分别誉满东西方。1616年,两位大师同年仙逝,200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大师有此巧合,而两个小城在发展上也“心心相印”,都是以文化为依托,用文化引领旅游,带动当地经济。
于是遂昌循着这样的脉络,积极让文化“走出去”。2009年以来,遂昌与斯特拉夫德市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三年来,两地互动日益频繁。2010年,遂昌代表团首赴英交流,2011年,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会长戴安娜·欧文等到访遂昌,让两地合作进一步深化。去年,温家宝总理在访英期间了解到两座小城的文化交流后很是高兴,他说:“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不仅属于英国和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总理的关注,为致力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遂昌注入强大动力,在英国上演全本《牡丹亭》的计划,被迅速排上了工作议程。
今年,英国国际中心学院首席执行官、斯特拉夫德文学院副院长泰乐爱一行来到遂昌参加汤显祖文化节,邀请遂昌代表和昆剧团赴英演出,并就双方的交流合作进一步磋商。“我深深地为美丽的昆曲艺术所折服。我们一起创造性地将莎士比亚和汤显祖连接在一起,并以隆重的方式让珍贵的文化遗产漂洋过海,穿越时空,让全球民众同欢共享。没有遂昌县的大力支持,这个项目无法实现成行,我们表示衷心感谢!”泰乐爱女士说。
据了解,未来两地将在旅游方面加强合作,目前两地组团旅游推介等活动正在全力推进中。
共筑文化灵魂
“让文化遗产有机生存”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跨越四个世纪的牵手,是水到渠成的事。”遂昌县委书记杜兴林谈及两地合作,认为正是遂昌对当地文化很好的保护传承,使得遂昌获得了一种文化自信,也让斯特拉夫德对其产生文化认同,推动了汤显祖、《牡丹亭》走出国门,铺就了一条中西戏曲“丝绸之路”,亦为遂昌旅游打开了一扇窗。
近年来以“汤显祖文化”为主题,遂昌推出了“汤公寻梦”、“游《牡丹亭》圣地”、“汤公诗词之路”等旅游专线,汤显祖文化之旅成为汤公文化融入旅游经济的破题之举。
地处钱塘江、瓯江两江源头的遂昌,不仅有汤显祖文化,还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填补浙西南史前文明空白、距今4000多年的“好川文化”,还有全国独有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旅游资源,以及“黄金文化”、“竹炭文化”、“宗教文化”、“乡土文化”等,让遂昌的一大批景区声名远播,目前当地已有四个国家4A级景区和68个乡村旅游点,这些景区点既活化了文化资源,又丰富了旅游产品。而当地的“班春劝农”、“遂昌昆曲十番”更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遂昌文化旅游的亮点。
“文化是山水的灵魂,人文旅游是旅游的高层次。”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评价遂昌旅游时说,“遂昌县重视传统文化,把汤显祖作为中心宣传语,把当地民俗作为传承的符号,不仅呈现在旅游者面前,同样也是生长在遂昌当地的百姓生活中,旅游既惠及旅游者,又惠及本县民众,保护文化血脉,让文化遗产有机生存,这样的文化旅游模式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