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中的佘村老宅
早就听说江宁的上坊镇有一个神秘的佘村,那有一处居今300多年的徽派建筑风格古民居。在无聊的五月,我和小玉决定去一探神秘…….
坐车到硕大的江宁汽车总站,下车后也不知道往那走,于是到处问人,但当地人好象也不是很清楚这个佘村具体位置在哪里,有的说在这,有的说在那,各执一词,一时我们也迷糊了,不过佘村肯定在上坊镇,我们坐车来到上坊,下车后还是找不着北……
我们在颠簸的“三机”上走了挺久,原来佘村离那喧嚣的镇上还真远。望着周围那美好的风景,好一派江南小山村的自然风景,一座座小青山下是清澈的湖水,风景并不壮阔,但雅致的很呢,尤为难得的是这里未经开垦,没有什么城市化东西的杀风景,湖面竟有好几只鹭鸟飞来飞去,尽享着恬静的时光,“三机”驾驶员把我们送到佘村老宅前,问我们是否要让他等着,等会儿再接我们回去。这么好的风景,怎么能随便看看就走了呢,所以我们就打发他走了。而后,我们进入了佘村老宅。走近一看,佘村老宅前竖着一块文物保护碑,原来佘村老宅只有两间大房子,东面是潘氏祠堂,建于清末民初;西面则是潘氏故居,建于清代,是一处徽派风格大型古民居。据了解,这处古民居及祠堂是明末清初当地一位潘姓富商修建的,占地5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分3个宅院,每宅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各宅院建筑格局完整,大厅、客厅、住房、书房、厨房、杂屋、厕所、下水道、古井等建筑以及室内外装饰均保持了原样。有专家甚至认为,这是南京地区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江南文化优秀古建筑群。古建筑贵在保持原样,其实我对南京地区的古宅有所了解,甘熙故居、刘芝田故居、城南的老房子等等,已经统统拜访过了,有意思,可惜保存很不完美。还有同是在江宁的杨柳村古建筑群,虽保存的好,但从未有象佘村老宅这样环境怡人,有山有水的桃源风景。
走进了一座小门,一种农家闲暇扑面而来,墙上挂着破旧的篮子,地下晒着发黑的蚕豆,条石垒起的墙基,小青砖横竖砌起的墙体,砖雕花门的飞檐挑的又高又漂亮,一切显得古朴有序。穿过黑暗的门厅,回头一望,一座极为漂亮的砖雕花门映入眼帘,精致之极不亚于任何一处的徽南名居的雕花门,上面雕刻有双狮戏绣球,人物故事,还有大量卷草纹装饰雕刻,中间刻有四个大字“天赐纯嘏”,我想,这四个字无论在古在今,用来形容这里实在是在贴切不过了,也许当时的房主人就偏爱这里的山水,偏爱这里的恬静。再往里走,就是前厅了,虽然这个大厅已经破落了,成了干草房,内有几只家鸡点点走动,但木窗扇门,柱梁斗拱依存古色古香,抬头望见的瓦当滴水,上面的梅花纹样表现了一片原本就有的祥和氛围。再往旁走,有几许人家,夕日的客房变成了厨房,这里虽然被改建了许多,但大体格局还未变。走过破败萧条的封火墙,穿过幽静的夹巷,宅院里的人家并不反感造访者,反而视而不见,只有两三个玩耍的孩童用些好奇的眼神追视着我们。
我们走进了偏东的另一宅,午睡的大黄狗看见我们,突然站起来叫了几声,便跑的不见了。小玉说这只大黄很乖,看见生人便叫几声通知主人,然后便羞涩的躲起来了,真是太懂规矩了。房子里出来了一位老太太,干瘦的很,左眼似乎是曾经患病后被摘除了,只用那只有些紧张的右眼看着我们,问我们是干什么来的。我们赶忙礼貌的解释,从城里慕名而来,只想参观一下老房子,老太太一听便消除了紧张,还邀请我们随便参观,我们欣然。穿过小小的廊庑,是一间间的厢房,老太太说,这原来都是他们儿女住的,现在他们都到城里,县里去上班了,偶尔才回来一次,房间里陈设还是齐全的。走到廊庑的尽头,又进到了原属于另一进院落的小院,被打碎的隔墙花窗,已早将大宅院的门户打乱,老太太的老伴,一位花白长须的老者正在坐在竹椅上读报,看见我们便很和蔼的微笑。老太太说她老伴听力已经较差了,而且腰也不好使,我们大声的向老者问好,老者听说我们是从城里特意来的,也很高兴,还主动站起让我们坐,看他吃力的站起来,我们急忙推让,老人家的谦恭令人感动……,小玉是个很细心的人,她发现这屋前晒着衣物,似是当年富贵人家才有的帽子,棉袄,棉裤。也许房主人许多年前原本富足,但几十年的时光后是衰老和破败,多少平静的日子与不平静的日子,两位老人一起度过,早已不须怨天尤人,只要能一直享受在这古宅中的平静生活,我想他们此生足已。
告别了两位老人,我们又进入了潘氏祠堂,祠堂早已不再是祠堂了,大门上挂着“佘村支部委员会”的木牌有些生硬,但门前一对抱鼓石依然显示了曾经是大户人家的气派,我让小玉靠在抱鼓石旁,特意拍了一张。祠堂内的改建比较明显,这里是村里人打牌下棋的娱乐活动场所,但炎热的五月,有谁会来活动呢?祠堂内只有一两个值班的人在聊天,他们看见我们来,不闻也不问,继续聊天。其实我也喜欢这种方式,你们聊你们的,我们看我们的,互不干扰,有多好。相比之下,有一年,我和小玉在城南一路走着探访老房子的时候,走进了一户院子,一个老头很不欢迎我们,还硬要问我们是哪个单位的,弄的我们哭笑不得。平生最讨厌别人问我是什么单位的,难道这个社会中的人都必须属于某一个单位?这村里的人活的自然祥和,需要什么单位么?
我们又绕到老宅的后面,发现这里的风景更好,起伏的小径旁,绿色一直连接到老宅的屋顶,我们刚走道一座小门前,挑水的村妇招呼我们进去。我们进去一看,真是别有洞天,我们又看到一座漂亮的砖雕花门,还有古宅特有的天井,原来这里是老宅的后院,老宅的后院一般都是小姐丫鬟的栖息地,脑海立刻浮现出些画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们与丫鬟们的嬉笑怒骂,寂寞时在二楼的走廊上靠着栏杆若有所思的样子。好象难得有人到这里来,村妇显得兴奋,招呼着我们随便参观她的家。我们上到二楼,木板被我们踩的嘎吱作响,村妇指着一处活动的楼栏杆,示意我们那里危险,不要靠近。有一间房间里的一张古床吸引了我们,有很多雕花但并不繁复,简朴富有家意,似乎主人还在使用着,在家徒四壁的房间依然那么协调。村妇看上去有四五十岁,单身一人住在这么大的后院实在寂寞。她好象舌头生过毛病,说话严重“大舌头”,我们只能勉强听懂她说的话,只记得她说自己就姓“佘”,几十年来一直住在这里。我跟小玉说,这个村妇很可能是原来老宅中的丫鬟,如今主人都不在了,她一个人住在已经空荡荡的破败后院,几十年孑然一生的度过,为的是什么?莫非不是也舍弃不了这古宅中的平静生活?
离开佘村老宅后,我们来到村前的湖水前看风景,我们淌过散水与湿地,到了湖水中的一个小岛上,坐在一起看着那几只鹭鸟。它们一会儿飞到湖的对岸,一会儿又飞回来,在缓缓的青山前,似乎也在窃窃私语,谈情说爱。我们一直看了很久,一直徜徉在这青山绿水中,享受着和佘村人一样的平静生活。但我们终究是短暂的过客,我们没有佘村人所拥有的时间,也过不了佘村人的平淡生活,也许原本就适合当城市里疲于奔命的人。眼望着太阳就要下山,我们不得不返回了。这里没有班车,我们在路上拦了一辆拖拉机,站在后面的拖车上,一路极其颠簸,两人的双臂紧抓着前杠,仿佛在驾着一辆秦国的战车,在夕阳的乡间一路狂奔,散发着原本就应该散发的爽朗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