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嘉余 - 寒窗苦读

2013年07月16日 | 阅读:539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经杨遵仪老师的指点和鼓励,1962年秋戎嘉余考入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始研究生学习,野外考察师从著名的王钰教授,研究方向是“早古生代地层与腕足动物化石”。从此,腕足动物就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王钰教授在召见他的第一天,就给他定下了毕业论文题目——《华南小达尔曼虫层的腕足动物群》,还将多年采集收藏的化石标本无私地赠予他研究,这些材料后来就成为他毕业论文基础的一部分。这一提携青年、无私奉献的举动强烈地感染了他,使他一踏进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就感受到研究所和老师的关怀。他暗下决心,要尽力完成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从此,他从一个活跃的学校环境一下子来到了静谧的研究所里,开始了他那漫长、枯燥却又充满无穷乐趣的地层古生物学研究生涯。
戎嘉余一方面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基础课程,特别是两门外语学习:在中学里,他学的是俄语,研究生时要突破英语从头学起的许多难关;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专业课程,包括对早古生代常见动物门类的学习。那些年里,他把绝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为学习如何进行古生物分类工作,向老师和许多学长们虚心求教。为圆满完成毕业论文,他经常在专业图书馆里查阅文献资料,并开始与外国学者联系,了解世界奥陶—志留纪界线地层研究的历史和现状。1963年夏,经王钰教授安排,他随研究所内黔北地层队进行野外考察。在张文堂老师、陈旭学长等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参与测制遵义、湄潭、桐梓一带早古生代地层剖面和采集化石标本的过程中,他学到了较多的实际知识,增长了对相关地层和古生物化石的感性认识,积累了重要的野外工作经验。他还在许汉奎的陪伴下,奔赴黔西北的毕节、黔东北的思南和松桃等地,考察了奥陶系、志留系及两者界线地层,采集相应层位中的腕足动物化石,为后来的毕业论文的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学术环境给他印象极深。对许多老前辈的学识与为人,尤其是对“三严”(严格、严谨、严密)的科学作风,耳濡目染、黔化阴孚。王钰、卢衍豪、穆恩之等老先生多次告诫年轻人,学术成果是科学的阶段总结,一定要求实、求新、做好、做深,丝毫马虎不得;发表一篇文章绝不能仓促,自己一定要严格把关,一看再看,还要请别人帮你看出问题,让错误尽力消灭在出版之前。这些使他深深地懂得了,一旦本应发现的错误不经意地发表了,印成铅字就永远改不了了,那将成为永久的遗憾。文化大革命1964年,王钰教授曾给当时的年轻人做过一个报告,题目是《脚踏实地打基础,循序渐进攀高峰》,这句话后来一直成为指导戎嘉余学术生涯的座右铭。他开始认识到,古生物研究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与广博的知识面,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都得“笨鸟先飞早入林”。这为他今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1966年春,正当他为论文收尾之际,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他没有,也不可能进行研究生论文答辩。1970年和1972年,他参加了西南石油会战,每年用长达8个月的时间进行艰苦的野外考察。在穆恩之老师的带领下,他与杨学长等同事测制了许多地层剖面,采集了大量的化石标本,使他对奥陶纪、志留纪地层更加熟悉,积累了更多的奥陶—志留纪界线地层的化石资料。这些材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世界上鲜为人知,为他的许多论文工作提供了绝好的素材。1979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他以毕业论文为基础,增添了许多新资料,写成了题为《中国的赫南特贝动物群并论奥陶—志留系的界线》的论文,在《地层学杂志》上发表,受到许多人的关注。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杂志上单独发表论文。1982年,他应邀赴北欧参加国际奥陶系大会,并被特邀在大会上做题为《奥陶纪末赫南特贝动物群的分布及其涵义》的报告,受到与会同行专家的好评。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