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滨:瞿秋白不幸的身世
1935年,瞿秋白在福建长汀狱中写下遗作《多余的话》。他用自我反省的笔触和自我剥离的挣扎,用几经残酷的坦白直指自己的灵魂深处。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的内心没有丝毫的掩饰和遮挡,透明而坦荡。
父亲瞿秋白不幸的身世
瞿独伊这样对我讲述过:
我虽然不是瞿秋白的亲生女儿,但他对我比亲生的还亲。我们实际上在一起的时间非常之少,但是他对我非常关心。我对亲生父亲一点儿印象都没有,现在连照片都没有,因为我很小就离开了那个家,长大后也没去主动找。所以现在让我回忆他,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因而,我把瞿秋白当做我的亲生父亲。
我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我原名叫“晓光”,有天刚破晓的意思。后来,才改为“独伊”。因为我的亲生父亲对母亲不好,母亲心中怨愤,决定只跟他生一个孩子,叫独伊。我现在就一直叫这个名字。
我也是秋白父亲和母亲唯一的孩子,他跟母亲结婚后没再生孩子。如果外婆不把我从祖父家偷出来,我恐怕再也见不到母亲了。
那是我大概五六岁时,外婆想办法把我了偷出来,因为生父家的人不愿意母亲把我接出来,他们觉得我是他们沈家的人。
我的爷爷沈定一(沈玄庐)曾是一位很进步的人士。1920年,陈独秀到上海创建共产党组织,爷爷参加了陈独秀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他与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杨明斋、李达等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共产党组织,也参加过1921年中共一大,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参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党纲》。此外,爷爷还领导过农民运动。1921年,他在浙江组织第一次农民运动,号召减租减息,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革命团体衙前农民协会,发表了《衙前农民协会宣言》、《衙前农民协会章程》,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为农民办学校,邀请进步人士讲课。我母亲杨之华的进步思想就是受爷爷的影响。1925年以后他离开共产党加入了国民党。1928年8月,他被国民党的人刺杀,当时才35岁。
我母亲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无论在工作上、家庭上、生活上,她都是先驱。她曾参加上海纱厂工人罢工、五卅运动,1927年她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担任中央妇女部长。并兼任中共上海地委妇女部长,当选为上海各界妇女联合会主任,同年12月创办《中国妇女》旬刊。她对工人特别了解,尤其是对工人妇女的一些困难特别地关心,她还写了《妇女运动概论》。
父亲秋白与张太雷、恽代英一起并称为“常州三杰”。父亲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常州,在故乡生活了整整18年。父亲家曾是个“衣租食税”的门户,世代读书为官。但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只有空头衔,没做实职,到了他这一代早已是穷困的家庭了。他很早就在诗词、绘画、篆刻、书法等方面显示出非同凡响的天资。据说,他十岁时就能作山水画了。
父亲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里连租房的钱都没有了,只好寄住在瞿氏宗祠。1915年夏,父亲辍学,这时离他中学毕业只有半年时间。在常州中学学习期间,父亲制作的展品还被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
祖母性格柔中带刚,情感丰富细腻,对儿子特别慈爱,并寄予极大的希望。家中光景一天不如一天,她让丈夫去湖北谋生,并将婆婆送到杭州大伯哥瞿世琥处。婆婆在瞿世琥家里亡故,亲友们都责怪她,加上孩子啼饥号寒得让她觉得茫然无助。祖母生有五子一女,亲友们没有谁去帮助他们。祖母说:“唯有自己去死,才能换来亲友对孩子们的照顾。”所以,在1916年春节前,她就准备自尽。但大年三十年夜饭,她做得很丰盛,丈夫与孩子们都很高兴,丝毫没察觉到她的异常之处。可正月初五的夜里,她突然吞服了用烧酒拌和的火柴头自杀了!
父亲常常说起祖母的自尽,而每次谈起时都沉默很久,祖母去世的阴影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在《多余的话》等著作里,他也反复提到他的母亲。
祖母去世时,父亲最小的弟弟才3岁,没有家产又没有工作的祖父把一个个孩子安排在亲人家里生活、受教育,只把那个自幼迟钝的儿子带在身边。
父亲一直很关爱弟弟、妹妹,努力维系着失去母亲后的亲情联系。1916年冬,父亲和三弟一同在武汉黄陂二姑家,表兄周均量教三弟读唐诗。因三弟半天背不出一首绝句,被表兄罚跪。父亲走进书房,大声喝道:“起来,这成什么样子!”表兄生气了,不再教三弟,也不和父亲说话。事后,瞿秋白对表兄说,自己不是袒护弟弟,而是反对体罚的教育方式。
父亲的才华让人惊叹。他会唱昆曲,曾经教作家丁玲和夫人王剑虹唱《牡丹亭》,并让他们按照节拍吹箫;他会绣花,把花鸟画在绸子或者棉布上,然后题上诗词,教她们绣花。父亲还喜欢篆刻,他把喜爱的诗句或者自题的诗句刻在青田石、寿山石上。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