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家那棵老樟树
一到外桐坞村,便在村口看到一颗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老樟树。枝干茂密、树冠如云,遮住了头顶的一片天空。
站在树下,仰起头看着明媚的阳光被枝桠切割成细线。我突然想到,树和人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比如,人会用树来形容一个村庄的产生、发展与壮大。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个绝妙的主意。想想看,一颗种子,风里来雨里去,无依无靠的流浪。这期间它经过了许多地方,有些地方太过贫瘠,无法为它的生根发芽提供养料,于是它继续行走。终于,找到了一个土地肥沃、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它便在这里停留下来,将自己的根深深的扎入土壤里。慢慢的长大,变成一颗苍天巨木。然后又结出新的种子,它们又将踏上征程,将属于这棵树的血脉散布各地。
一个村庄的形成,不也是如此吗?人,在饥寒交迫中奔行。在适宜生存的地方停下来,开垦土地、建造房屋,让一个村庄出现在广袤的大地上。而人在定居的时候,常常会种下一棵树。来表示自己定居于此,表示自己扎根下来的决心。
外桐坞的老樟树,正是当年定居这里的仇氏先祖所植。
那时的仇氏先祖,从宁波一带逃荒至此。一路历经风霜雨雪,终于看到这么一块风水宝地。背倚青山,怀抱广袤丘陵。身心俱疲的他们,便决定在此安顿下来。他们看到这里漫山遍野遍植桐树,便将此地命名为外桐坞。
从此,他们与山水相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里,他们打出一眼井,种下一棵树。这颗老樟树,生长至今依旧枝繁叶茂,为仇氏子孙遮阳蔽日;那眼井,因与朱德元帅结缘而更名为“元帅井”,依旧为仇氏子孙供给清流。
只可惜,仇氏族谱早已在时光洪流中不知去向。不过,据村中老人讲,这仇氏鼻祖可了不得,乃是东汉时居于东海之滨的百济国王仇如!而位列“明四家”之一的仇英,乃与外桐坞仇氏先祖同宗同源,也出自仇如一脉。一祖一孙之间,便是“东海归百济,明朝列四家”。
这些传说虽已无迹可寻,但天下仇姓稀少,此一说也应是有几分可信。而且,我也愿意浪漫一次,就认定这小村就是百济之后。不然,杭州边上如此多的小村镇,为何偏偏这里受得画家青睐,齐聚于此作画授艺呢?小村庄中画室林立,几近化作中国版的枫丹白露。这其中,是否也与仇氏血脉中隐藏的基因有几分关系呢?
如今,村中大姓仍为仇姓,占村名总数的80%以上。虽然没有了族谱,但仇家人依旧聚居在这里。围绕着老樟树层层叠叠的居住,繁衍生息。对于脉络的传承,究竟是族谱重要,还是族人聚居重要?当然,二者兼备最好。但若是一定要二选一,我更倾向于族人的聚居。因为我想,若是族人四散,哪怕保存有族谱,随着时光流逝,血脉也会被反复冲刷,慢慢变淡……
绕树缓行一周,目不转睛的看着它巨大的树冠。走到大树的背后时,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碑铭。原来这树下葬着仇氏先祖。绝妙!先祖植树而息,而后又长眠于此。伴着苍天巨木,守护着子孙后代。
其实,族谱虽逝,但这基于血脉而又超脱于血脉的温情,600年间从未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