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园林最萦怀——戚海峰

2013年07月12日 | 阅读:1147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从微不足道到大有所成,他满怀情意辛勤耕耘30余年,见证、实践了威海园林从静寂到绚烂。为了这座城市,为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加幸福,他耗尽青春、倾其智慧,铸就了一座又一座绿色丰碑。他就是威海市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戚海峰。

    1979年,16岁的戚海峰高中毕业,被分配至威海市园林管理处。此时,我市园林工作刚刚起步,在人们眼中,所谓的“园林”工作无非就是种草栽树。和戚海峰一起报到的同事们,纷纷离开另谋高就,而他选择了留下。

    工作中,戚海峰越来越发现园林艺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具有无限探索的空间,需要新一代园林人从更高层面提升发展。1982年,他毅然做出进修山东农业大学园林设计专业的决定。

    自此以后,戚海峰在求学路上一发不可收,先后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俄罗斯库尔斯克国立大学风景园林MBA。而每一次学成之后,他都义无反顾地回到威海,投身于他日益钟爱的造绿事业。

    1995年,戚海峰开始主持市园林管理处工作。他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创一流”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奔波在城市绿化战线上:主持起草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主持完成了《威海市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主持建设了环山路、文化路、新威路、烟台路等一批绿化精品工程……正是基于这些不懈努力,1996年威海顺利跨入了国家园林城市行列。

    1997年,戚海峰凭借过人胆识,率先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方面大胆改革,实施了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等一系列创新举措。2007年,顺利实现单位改制,成立威海市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山东省园林行业一次性实现身份置换第一人。改制后的园林建设集团,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市场化经济的大潮中快速前行。2012年底,集团产值从改制前的3000万元增长至3个亿。

    秉承刻苦执着的钻研精神,戚海峰先后在国家、省级重点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持17项园林科研项目,先后荣获省、市科技成果一、二等奖。领衔威海市园林数字化研究、威海市植物病虫害防治、威海乡土树种调研等多项园林科研项目,填补省、市相关专业领域空白。2012年4月,戚海峰参与主编的“山东海岱园林系列专著”丛书首卷———《山东近代园林》付梓出版,成为山东园林文献扛鼎之作。

    “一切都会随时间变化,惟有园林事业永久。”这是戚海峰一直用行动在验证的一句话。2000年,他负责组织实施我市有史以来最大的绿化工程———威海公园建设,和一班园林人昼夜奋战,硬是在短短500天内把一处植被严重破坏之地,变成一处美丽怡人的公园。如今漫步戚海峰主持设计建造的威海公园、悦海公园、幸福公园、环翠楼公园、塔山公园……无不深蕴地域文化特征,成为一处处经典之作。

    “园林艺术与城市品位和居民的生活质量紧密相联,而我要做的,就是打造更好的园林艺术作品,让城市更美。”戚海峰朴实无华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园林人的最美情怀。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