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祖父米贤光

2013年07月08日 | 阅读:238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祖父米贤光,生于光绪二年,即公元1875年10月11日子时,殁于1958年1月22日。葬曾家湾,享年83岁。

光绪二年,祖父诞生在板登冲米家坝上院,曾祖父仁贵公生于1848年,殁于1910年,7岁丧父,14岁丧母,祖上留有薄田两三亩,并兼管米氏德忠公祠堂。成年后娶唐府唐典炎之女为妻,唐公七男一女,家庭较富有,常由唐府接济仁贵家用,曾祖母唐婆于1848年生,殁于1905年,系富家千金,唐府的掌上明珠。

  祖父兄弟五个,排行第三,14岁时,为生活计,离开父母,承受生活重压,去高沙月英亭袁公德府上打工,袁公德系当地大财主,在高沙打工18年,每年十四担谷回哺父母,打工第十年,把祖母唐富英从坝上院子用轿子接了去,唐婆糸板仓老六之女,大叔庆先在高沙岀生。

   替人打工,地位低微,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命缺乏保障,农闲还要做多种无偿苦工,还不能有半点怨言,因为还有很多人在等着这份工作养家糊口,所以一切满足财主及其家人的各项要求,不管你的承受能力及死活。祖父饱尝世态炎凉及低三下四的日子,下定决心离开这不是人呆的地方。

光绪34年,一家徒步迁花古,此时曾祖母已过世,祖父也是为了就近照顾住在板登冲坝上米家年迈的曾祖父。开始了以捉春为主的养家糊口的生活模式。但种田租谷苛重,且受旱涝虫害的影响。

搬家来花古,祖父年轻力壮,扛一架水车(过去灌溉农田车水设备,长四米有余,近两百斤),从温溏抄小路三十里路程,不換肩,扛回花古曾家湾。担砻子(过去的碾米设备,一头一陀,两百多斤),穿双钉鞋(一种防雨防滑手工制做鞋,每只鞋最低重一斤),一口气担来曾家湾。在南方来讲,祖父也可以说是身材魁悟,他身高1.77米,有的是力气,种田时,犁、铁耙、木耙一次性扛进扛出。

来花古曾家湾后,以种田为生,是种庄稼的行家里手,无论干旱、 洪涝、蝗虫,均难不倒庒稼汉,毎年都有好收成,为当地种田人的楷模。他能预测一年的天气。关于看天气,有一套丰富的经验,说什么三一不如一七,三一是指正月,三月,六月的初一,天亮前看天气,一七是指七月十七日早晨看天气,以及每年的清明节。所以当年的干旱、雨水、虫灾情况就有了八成把握。具体怎样看和使用经验已传授给他的第五位孙子。每年适时选种、播种。并不讲究深耕细做,比如天旱时豆草不用锄仍可获得丰收。他的格言是:岀门观天色,进门观颜色,有样看样,无样看四向,用力者靠体力,用脑者看眼力,不管是靠体力还是靠脑力,都得不断地去努力、再努力。累不会死,穷会饿死。

祖父一生刚正不阿,关爱弱者,特别关心本族兄弟及下辈,在花古曾家湾周围的米姓,如唐家湾米贤梓,香妒庵米庆楷,杨义桥米久业,富家庄米庆生、米材生兄弟都视祖父为自家家务长,有困难就给予帮助,尽最大努力去做好,答应做好的事情一定做到,绝不食言,言行一致。他一生不吸烟,不喝酒,不赌不嫖,农忙时守着他的田,农闲时也做小本生意,广交朋友。为糊口,兄弟五人各在一方,大兄长落户木瓜雷家湾捉春种田,二兄长落户丘圹,是兄弟中唯一的读书人,可惜民国十六年被土匪杀害。祖父在各位朋友的帮助下将杀人凶手缉拿归案,为二兄长报了仇。

祖父对后代的教育,主张从严,他认同棍棒底下岀好人。因为他沒有读过书,饱尝沒有文化的痛苦,吸取曾祖父在读书育人问题上的深刻教训。曾祖父认为五个儿子中送一个儿子读书,可以照看其他儿子。事实上读了书的因意外先其他兄弟而去,不能照看其他兄弟,还有读书人也有骄傲的时侯,用时不可靠。祖父曾经用自身经历告诉后代沒有文化的痛苦。他年轻的时侯,农闲时去很远的地方做点以脚力为主的小本生意,谁知迷路了,又饥又累,心里很着急,找不着回家路,过去叉路口都刻有路碑,提示左走何方,右走何地,由于不识字,只能摸着石碑哭,该走那条路?半夜时刻问何人?所以祖父认识到读书识字的重要性,再穷也要送子女读书。一个种田为生的农民,在艰难条件下,父辈们都读了三年私塾,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特别是观念的改变,男孩女孩一个样。另一方面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主张多读书,在祖父看来,能识字,会算数就不会受人骗,明哲保身的思想,但他特别又喜欢读书有文化的人。解放后在他眼里的孙辈中,最爱的是排行第三的孙子,诚实,勤奋,读书成绩好,是他的希望和骄傲。

1933年,板凳冲米家补修德忠公祠堂,三堂人口少,从仕澄公到元吉公单传五代。元吉公后已进入清朝,人口才逐步增加,但由于清朝开国之初,不少人西迁至四川,如祥泰公之子用和,及用和公三个儿子石宝、老言、纯武往川。瑞显长子启教、祥春四子祯武、五子尊正、六子纯读以及现龙次子长生等入川,在洞口的至贤字辈才几十口人,都不富裕。祖父用近有的2.4亩田抵当,为三堂人出资一股,在当时米府中,反响強烈,挺直脊梁做人,关心公益事业。忠、孝、仁、 义堪称楷模。

教育后代怎样做人,要诚实善良,正直,身正不怕影歪,兄弟之间要加强团结友爱,一方有难要倾全力扶持。我父亲和二叔,一直相互尊敬,在老年的时侯,仍像小时侯一样,亲密无间。他们的行动深深感染着后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老年的时侯,天下已太平,最大的乐趣是,由祖母陪着,热天在走廊上纳凉,冬天在火炉旁,讲着过去古老的故事。就餐一定要在正堂方桌上,餐后常把脚搭在凳子上,一边漱口,一边锡牙。他八十岁时牙齿还齐整,身体也健康,还能下地犁田。

祖父经历过清朝,民国. 新中国三个朝代,苦难中生存,育有三男三女,都培养成人,根深叶茂,在当地享有盛誉。生活在社会最低层,能做出如此较大的成就,与他的终生努力是分不开的。今天,他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洞口花古曾家湾和木瓜雷家湾,部分已走向长沙、 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城市,默默无闻地工作,为振兴中华,同全国人民一道努力着。为中国梦添砖加瓦。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