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廷章(?-1841),广东鹤山(今广东省高鹤县西南)人。行伍出身,历任把总、千总、守备、都司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广东水师中任署提标左营游击。他参加了这年七月九龙的前哨战和九月的穿鼻洋之战,都表现得很英勇,击退了来犯的英舰,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果。在道光二十一年二月(1841年2月)英舰大举进攻虎门的战役中,他协助水师提督关天培驻守靖远炮台,坚持到最后,壮烈牺牲。林则徐把他和关天培并称为“双忠”。
道光十九年六月初(1839年7月中旬),在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已全部结束后,英国侵略者不甘失败,准备乘隙挑起战端,英国驻东印度防区舰队司令马他仑在他致英外相巴麦尊的报告中表示,他将派遣装有二十八尊大炮的巡洋舰窝拉疑号(或译作伏莱基号,中国史书上作士密船)和拥有七十四尊炮的威里士厘号两艘兵舰来华,随后不几天,七月二十三日(8月31日),窝拉疑号就出现在广东海面。由于“有了这样的武力在他的支配之下”,义律变得强硬了起来,三天之后,他就派船开始向广东水师发起了挑衅,这便是义律的九龙偷袭战。
九龙之战发生在七月二十七日(1839年9月4日)下午。那天,窝拉疑号船长士密(或译作斯密斯)乘坐军用小艇路易沙号和随行的大小四艘兵船驶进九龙湾的九龙山附近海面(今香港岛与九龙之间),以“递禀求为买食”,突然“出其不意”,“将五船炮火一齐点放”,向驻守在那里的大鹏营参将赖恩爵带领的三只师船射击,当时麦廷章正协助赖恩爵带领师船在九龙山口岸进行巡逻“查禁接济,防护炮台”,当即在赖恩爵的指挥下率水师兵勇与炮台弁兵,施放大炮予以还击。战斗进行了五个小时,英兵死伤狼藉,仅海面捞起的浮尸就有十七具,剑桥号的舰长道格拉斯(或译作得忌剌士)“被打穿了胳臂”,中国士兵死二伤六。这场战斗,中国获得全胜,英船只得狼狈逃窜。据当时参与这场战事的一名英国军官亚当·艾姆斯里记述,中国水师船和炮台上的炮火都“打得顽强而相当准确”,使英国士兵“人都瘫痪了”,“说不出话来”,以致这个军官最后说:“我希望我绝对不再参加这种战斗,从这次战斗里,我们已经被揍得很够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