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吕德名公之后裔分
元末明初,由于元末战乱及灾荒,再加上朱元璋北伐,“靖难之役”的两次战争,靖难之役,山东军民抵抗燕军最为顽强,山东参政铁弦数败燕军于山东境内,民众也多自发抵抗燕军,南军李景隆在德州、济南地区与燕军反复拉锯作战,燕王胜后,对这些地区的民众进行了残酷的屠杀,造成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所以山东地区是移民的重点地区,往山东的移民洪武、永乐朝较多。在《明史》、《明实录》记载的18次移民中,往山东地区的移民记载有:洪武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年十二月两次,永乐元年八月,永乐五年五月两次,共四次大批移民。但大量的家谱、碑文及地方志记载永乐朝为多。主要迁往东昌府、济南府、兖州府、菜州府、德州府的最多。据叶涛《移民·山东人·山东民俗》调查,在鲁西南一带,大约半数以上的村庄是明代建立的。
吾祖吕德名公就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当时先祖带着三个儿子:吕聪、吕情福、吕许从山西南兰(大)柳树鸭子湾迁(另一说法是洪武元年(1368)自云南大理大槐树庄)至黄县丰义馒头石。1392年二月,明政权二丁抽一,三丁抽二陆续徒山东登、莱诸府贫民无产业者5635户约47万人入东昌、兗州等处编籍耕种。1407年(明朝永乐五年),先祖吕聪、吕情福奉上命移居巨野县杨官屯。历经几百年繁衍,杨官屯吕氏成为鲁西大族,其后析出多支,迁播到江苏沛县,荷泽市牡丹区、郓城县和嘉祥县等地。
一、吕聪生四子:吕敖住杨官屯、吕仓讳万者住吕官屯、吕祥讳提元者住吕店、吕亨者住吕坑、此四公乃为嫡亲兄弟。
吕敖(敖者洪武中徙戌济宁征胡有功未获全上仅晋总旗营田在任城西大野东为杨百户屯)的后代数近万人主要聚居在巨野杨官屯、沛县龙固、沛县杨屯、菏泽大吕庄、牡丹区沙土镇新兴村、嘉祥县纸坊等地。
二、情福公后裔居郓城汉石桥、郓城马殷庄、巨野刘庄、巨野高庙、吕庙、吕楼、吴堂、曹庄、嘉祥独山高庄、嘉祥狼山屯、成武大田集、微山张楼乡张楼村、微山西平乡六营村、沛县大屯镇大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