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从愿是河南济源派宗
韩国与朝鲜卢氏:《韩国卢氏族谱•受姓源流》载:“…从愿吏部侍郎鸿表为徐州刺史子震顺兖州刺史子穗护军子垓翰林学士是时国无善政祸机潜发禁卢氏不得与人婚嫁穗遂率其家眷翻然航海而东初棲于定州菱里再寓于龙岗双梯村老于鸡林郡…”。现韩国22万卢氏都赐奉卢从愿为祖宗。按《资治通鉴》的记述格式,穗王父应叫鸿,不叫鸿表。资治通鉴在记述某人做某官时,均记述某人表为某官,即卢鸿,表为徐州刺史;卢震顺,表为兖州刺史等。
韩朝卢氏是什么年代从什么地方迁徙朝韩:新唐书卷九高俭传:“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凡七姓十家,不得自为婚。”唐安史之乱时间为755年十一月至763年正月。《唐语林》载:“范阳卢,自兴元元年(784年)癸亥德宗幸梁洋,二年甲子鲍防侍郎知举,至乾符二年(875年)乙未,崔沆侍郎知举,计九十二年,而二年停举;九十年中,登进士者一百一十六人…”。唐代每科进士仅取二三十名。《北梦璜言•卷九》:“卢氏衣冠第一”。《唐语林》卷三凤慈第456条:“玄宗善八分书,将命相,皆先以御札书其名于案上。会太子入侍,上以金瓯覆其名以告之,曰:‘此宰相名也,汝庸知其谁?即射中,赐若巵酒。’肃宗拜而称曰:‘非崔琳,卢从愿乎!’上曰:‘然。’因举瓯以示,乃赐巵酒。是时琳与从愿皆有宰相望,上倚为相者数矣,竟以宗族蕃盛,附讬者众,不能用之。”即卢从愿为“金瓯相”。
从以上史书记载,武则天限制几个大姓婚姻时,卢家有三家被限;安禄山虽在范阳策划叛乱,平息安禄山之乱时,住在范阳的卢氏虽被朝廷全部剿灭;但卢氏在晚唐之前,在朝廷的势力仍然强大,还无需迁徙到边陲地方。另据“唐表四房”记载,卢从愿长子缵为王屋令(河南古王屋县后并入济源县)。综上所述,韩朝卢氏应在安史之乱后、王仙芝、黄巢之乱前,从河南济源先迁徙到今朝鲜后又迁韩国。
济源卢氏:济源卢氏奉卢仝为始祖。卢仝,自号为玉川子,史称茶圣,济源人,唐大历十才子中名列第七。玉川是条河流名,其源流自王屋山,王屋山在古王屋县内,古王屋县后并入济源县。卢从愿长子缵表为王屋令,从湘州临章来到王屋,从其孙起可表为王屋人(即济源人)。关于卢仝是卢从愿曾孙,从以下福建卢氏中可进一步论证。
福建卢氏:《资治通鉴》载,唐光启元年(885年)元月,光州刺史王绪害怕秦中权追债,悉举淮南道光州、寿光五千兵,驱赶数万吏民,以刘行全为先锋,沿路转掠江州、洪州、虔州,是月破福建汀州、漳州,遂居泉州之南安(今厦门)。当时数万吏民当中,光州固始卢氏,至少有已退的唐侍御史卢邹、楚州刺史卢鄯、谏议大夫卢都、闽王审知之千总兵卢珖以及高士卢皓等五家。朝议大夫八世孙卢伯春“嘉定庚辰(1220年)之岁侥幸登第”,卢伯春于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写谱:“先朝始祖名简能字从易,即妣马氏,何南光州固始人,玉川先生之后也,简方其从兄,事唐官任评事擢迁拾遗谏议大夫…唐光启中从王审知入闽…于泉南西埔之下构卢居焉,次子多贞从之,长子多逊在朝于杜门谢绝世事理乱不闻…余祖有孙文统,文纪其族兄…”。
元故进士《卢琦墓志铭》由元朝史官撰写,其墓志铭载,卢琦先祖、楚州刺史卢鄯,光州固始人,从王绪入闽。1386年撰写的卢鄯后裔族谱载,茶圣卢仝传有丁、添丁,添丁传徽处权等,徽传鄯等,处权传都等。
撰写于元代的金门卢氏族谱载,始祖十三郎侍御史邹公,光州固始人,从闽王审知入闽,居厦门,为金瓯相裔,灯号:金瓯流芳。
闽王千总兵卢珖后裔有对辟邪对联:“唐时金瓯世家、明时司马人家。”
福建龙岩适中卢氏祠堂大门横篇为“金瓯荫裔”。福建三明泰宁卢氏祠堂,其“金瓯”字样要挂在祠堂大厅的正中央。从福建闽南迁徙到浙江温州苍南龙港卢处卢氏祠堂,到目前,迁移两次,原祠堂大厅的屋顶上造有五处“金瓯相”字样,两次迁移时其屋顶上仍然保留有“金瓯相”字样。
据唐大诗人《李益墓志铭》知,卢从愿曾孙、卢谕孙也有大诗人卢纶。
从以上福建卢氏的相关记述得知,唐光启元年入闽的光州固始卢氏即是卢从愿的后裔也是茶圣卢仝的后裔,卢仝为卢从愿曾孙。同样是带右耳朵旁的光州固始卢氏(邹、鄯、都、邢、郁、郢、邦等),他们是同辈兄弟或从兄弟,他们当中,若是卢仝长子有丁之孙,其后裔均有“金瓯”标志,若是卢仝幼子添丁之孙,其后裔均没有“金瓯”标志,但直接标明是卢仝的后裔。
浙江卢氏:浙江卢氏以“九支卢”为主。“九支卢”之父卢琰(900~985年),卢琰之父卢清为越州令(晚唐入闽的卢邹之孙、卢宪章,888年授越州山阴令),卢琰之曾祖卢云为明州刺史,卢琰之高祖卢仝为唐大历十才子之七。
综上所述,唐金瓯相卢从愿是河南济源、韩国、朝鲜、福建和浙江卢氏共同的祖宗,茶圣卢仝是金瓯相卢从愿曾孙,河南济源、福建和浙江卢氏也是茶圣卢仝后裔。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