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食利邑开枝散叶两广地 一脉传承宗亲源属周天子

2013年07月11日 | 阅读:1501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源志

    桥沥利姓出自河南洛阳

    东周时期,相传周平王长子子西自弃王位,被赐食采于利邑,即今河南洛阳市西郊。后来周被秦所灭。子西后人为逃避秦兵的追捕,以地为姓。《姓纂》中有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另外,中华利氏来源还有其他说法:一为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祖名利贞,其后代中有利氏;一为北魏时期,叱利氏也改称为利氏。以东莞市大沥村(属于今桥沥辖区)明朝版本族谱记载为准,其先祖来源于河南洛阳西郊。唐代中期,大约756年,避难到福建、江西一带;到了宋代,960年,有利氏后人从江西迁居广东南雄保昌;977年,大沥一世祖隽卿由南雄保昌迁居东莞常平大沥。

    今志

    与大沥有关的利姓

    有七万多人

    据《中华利氏》显示,2008年底,大陆利氏总人口有92386多人,在全国姓氏中仅排在299位,最近一两年变化不大。其中,广东和广西两地有7万多人,几乎均为大沥一世祖隽卿子孙迁居的后人。目前东莞桥沥管理区下辖南门、北门、大呙(此三村原为大沥一村)、桥头、张屋、马屋、茂竹山7个自然村,利姓占了三分之二。在东莞,利姓还分布在莞城油榨尾、石排利屋和塘厦林村等地。

    姓氏之旅

    东莞利氏原是洛阳人

    假如有这么两个人站在我面前:一个来自河南洛阳,一个来自东莞桥沥。对于他们的关系,我首先想到是新莞人和本地人。最多也就是什么亲戚。直到我到了位于大沥村的利氏祠堂,看到了正中间的那块“河南堂上历代祖先之神位”,才明白很多年前,他们原来是老乡。如果同姓,还可能是宗亲。这不能不让人感慨世事沧桑。许多年后,外地人变成了本地人。

    洛阳,是一个好地方。作为八大故都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那里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如果把时间的指针向前推移1300多年,我们所能看到的洛阳却是一个烽火连天的模样。是的,盛唐的转折点,755年,安史之乱。安禄山在天宝十五年(756年)占领了长安和洛阳,并于当年正月初一,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大唐的皇帝自然生气了。自此洛阳就成了一线战场,但直到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借回纥兵才收复了洛阳。

    长达6年的征战,让生活在洛阳西郊的周王后裔利氏,苦不堪言。走吧,熬不住的利氏先祖跟别的姓氏的祖先,跋山涉水,一同向南。号称已经已经有三千年历史的利氏,大沥这支后人的族谱中已经没有记载这个最先迁移的祖先是谁,他的名字随着岁月渐渐老去。

    从江西辗转南雄到桥沥

    到了江西了,从中原到岭南,累了,先住下来吧。从唐代到五代十国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利氏后人像蒲公英一样散落在福建、江西一带。但江西并不是最佳立足地。955年,当时的南唐被后周赶到了淮河以南,划江而治,南唐于958年迁都洪州,改称南昌府(即今江西南昌),自此衰落了。利氏祖先利云仍在南唐迁都两年后由江西迁居广东南雄保昌。这里已成为了一块历史的碑石,记载着古代中原与江南绅黎向岭南迁徙的痕迹。遥想当年,这里聚集了多少他乡过客啊!

    利云仍或许没有想到,在他从南昌搬来南雄的路上,即是960年,在他的家乡河南,有一个叫陈桥驿的小地方,当时发生了一起改变了中国历史的事件,那就是宋朝建立了。不过他关心的并不是谁坐天下,他以及他的子孙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环境。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他的儿子,以及他儿子的儿子都是单传,可谓人丁单薄。或许是有一天,他的后人碰到了一个江湖术士,得知居住环境不利。为了寻求家族的兴旺和发展,利氏后人利隽卿再一次提起了行李。

    这一次,他们的目光依然朝着南方。当时已经是977年了,统治包括南雄在内的岭南地区的南汉政权已经灭亡6年,全国处在北宋统治之下,为宋朝太平兴国期间,所到之处民安居乐业。不过利氏还是想找个风水宝地。

    大沥成两广利氏发源地

    977年,族谱中有记载的大沥一世祖隽卿终于来到了东莞常平大沥(今桥沥南门、北门、大呙三个自然村所在地)。据说利氏自此丁财两旺。刚来这里没几年,利隽卿的孙子利良才就当上了官。到了八世的利世美更是在宋宣和期间(1119年)高中,任南海巡检一职。

    利氏后人的荣耀,跟风水好是否有关已无从考证。当时的大沥周边是一片汪洋,跟当时的虎门一样。或许只是利氏先人再无南路可走了。不过当我在桥沥看到利氏祠堂前面的池塘,以及池塘边缘上对称着长出来的两棵(可谓“一双”)榕树时,我却相信了利氏家族的延伸就像在池塘墙壁上生长出来的榕树一样坚韧。在不能再南的南方,他们延续着一个家族的传奇。

    1300多年了,传了四十多代。其间,在大沥利氏过着安宁日子的时候,其他利姓同族人却还在战乱中奔波,尤其是到了南宋,金兵占领中原,当时是河南望族的利氏逐步迁出,大多迁至黄河以南诸省,两广为多,成为现在的客家人的一部分。由于战乱和饥荒,到明朝时利姓人口急剧下降,全国只有1.2万人左右。可见先走一步的桥沥利氏先祖是幸运的。

    偏远而肥沃的大沥,使大沥的一世祖隽卿成了如今两广七万多利氏后人的祖先。从南宋开始,这支利氏族人就迁居博罗、南海一带;到了元初,又繁衍至紫金、河源等地。后迁往更多地方,包括莞城、石排、塘厦、广西等,还有国外。就在目前桥沥辖下的利氏后人也有2000多人。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