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艺术家连德林、 爱上女红的“泼小子”

2013年09月04日 | 阅读:514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初见连德林先生,他炯炯有神的眼睛,灵巧的双手,让人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位快到古稀之年的老人。而听他讲述民俗知识、剪纸中的故事,如同进入民俗大观园,令人感叹不已。连先生为此还常把自己称为“现代都市的乡下人”。

爱上女红的“泼小子”

在中国古商都所在地的河南郑州城南,有一个民风古朴的小村落十八里河。这里自古交通便利,许多南来北往的商客们在此交易、生活,使得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汇合交融,民间艺术十分繁荣。
六十七年前,连德林就出生在这个村落的一户普通人家。和中原大地上所有的农村妇女一样,连德林的母亲不仅擅长缝制虎头鞋、虎头帽、剪鞋样,而且还是三乡五里有名的剪纸巧手。不论逢年过节,还是乡里乡亲谁家娶亲生子,母亲和婶婶、姑姑们总会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剪喜花、窗花、鞋花,这些情景在连德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五、六岁开始,连德林便开始跟着母亲学剪小鸟、小狗、花草。等到稍大些,母亲便不再想让他学这些女娃们的手工了,家人也认为一个男孩剪个花草、动物什么的,难登大雅之堂,没出息,将来也养不活妻小。可痴迷剪纸的他,却怎么也放不下,而且这一迷就是半个多世纪,从未间断。
六十多年来,冰冷的剪刀在他手中,如同沾上了灵性般有了“神奇”的生命。争奇斗艳的团花;张牙舞爪的龙,凌空飞翔的凤,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流光溢彩的双喜图案,令人眼花缭乱。对于剪纸艺术,连德林从最初的剪个小动物、喜花、喜字,逐步形成了喜庆团花、民俗故事的剪纸风格。剪纸成了连德林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此,他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河南的灵宝、洛宁、卢氏等县自古就有剪纸之乡的称谓,当地四时节令,物丧喜寿,物象装饰等都带有剪纸艺术的烙记,剪纸已成为民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寻师学艺,连德林曾多次到这些地方,在乡村山野间徒步几十里搜集民间剪纸图样。一九八八年的夏天,为搜集几幅剪纸图样,他在灵宝的山沟里顶着烈日徒步辗转了大半天,被晒得头晕眼花,脚上也磨了血泡,才找到当地一位剪纸老艺人的家,当时,这位老艺人被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毫无保留地将珍藏多年的剪纸图样送给他。
“梅花香自苦寒来”。凭着对剪纸艺术的钟爱,连德林在传承民间艺术的路上越走越宽。他曾多次举办个人剪纸展,剪纸作品也多次参加内地举办的国家、省级大赛,《博古花卉.团花》、《团花剪纸.戏剧脸谱壁挂》等多幅作品在全国、省级民间艺术节、剪纸展中获奖。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他把传统的剪花形式与现代剪纸技巧相结合,将深受民众喜爱、寓意吉祥的团花、喜花和民俗内容剪纸的搜集与创作作为重点。在他的剪纸作品中,更多地是用寓意、谐音和象征的手法,把民俗吉言语句和现代美学意识交织在一起,推陈出新,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剪纸吉祥图,来美化人们的生活。在根据民俗故事创作的十二生肖剪纸中,不论是《子鼠登科》《贵子乘龙》、《理马成材》、《黄耳捎书》等,还是为配合中国传统鸡年的到来,专门创作的《舞春鸡》、《报晓鸡》、《雄鸡高唱功名富贵》、《英雄斗智 荣加官职》等生肖造型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叹之。在《英雄斗智 荣加官职》剪纸的构图中,两只威武的斗鸡和两只鸡冠花组成的画面简洁中不失深意。寓意武勇的斗鸡与被民间称为“鸡冠荣”的鸡冠花巧妙地组合,寓意官上加官;而用佛手和仙桃组成的《福寿年康》、喜鹊和仙鹤组成的《同喜同贺》,既有象征性,又运用了谐音,派出了吉祥如意的生活色彩,颇受人们喜爱。


探究剪纸艺术渊源 传承民俗文化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中国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曾以这样的诗句来赞美民间剪纸艺术。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民间工艺在今天并不兴旺。探究剪纸艺术渊源,传承民俗文化成了连德林给自己定下的又一个目标。
连先生告诉笔者,在中原地区的农村,长久以来,许多妇女既是剪纸艺术的创作者,也是剪歌的传播者。剪歌的歌词不仅与她们手中剪的物品关系密切,而且还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使这些散落在民间、濒临失传的民俗文化能源源流长,他在探索剪纸艺术的同时,开始致力于搜集整理民间剪纸歌谣。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他以上百首流传在民间的剪纸歌谣为基础,撰写出《“剪歌”与民间剪纸》一文,把诸如:“正月里,剪彩灯,彩灯高挂堂屋中,妖魔鬼怪全照跑,一年四季都安宁。二月里,剪条龙,放在门前小河中,风调雨顺太平世,保佑五谷能丰登...”这些诙谐生动,充满生活情趣的歌谣呈现给人们,使不少人在传咏歌谣中,感受瑰丽多彩的中原剪纸艺术和中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办学、授课、庙会民俗展示…,长期以来,连德林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人们传授剪纸艺术。从小学的课堂到大学讲台,从民间文化节到民俗庙会…,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他的学生中,既有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有下至七、八岁的孩童,有大字不识几个的家庭妇女,也有“满腹经纶”的研究生。特别是今年农历春节前,连德林刚收的三十多个白发徒弟,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近年来,随着内地与海外文化交流的频繁,慕名向他索求剪纸的人也络绎不绝。对于他们,连老先生无论是否相识,从不拒绝,还常常免费相赠。为此,他把大部分积蓄都用在了剪纸上,以至于今天虽然名声在外,却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连先生告诉笔者,当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剪纸,学习这门民间工艺时,所有的苦和累都变成了快乐和满足。
谈及今后,连德林说,剪纸是他毕生的爱好,更是一门展现中华数千年传统文化的艺术,他想让剪刀在自己的手中放声歌唱,为更多的人带来美丽的祝福。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