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移民后裔通过姓氏寻找“纸上的祖先”

2015年03月24日 | 阅读:2910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姓氏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姓氏不仅是中国人称呼彼此的简便方式,也是能成为解决历史谜题的重要线索,当一些中国人试图寻找600多年前的祖先时,寻根祭祖园的家谱书店里,各种姓氏起源摆在书架上,供“姓”的使用者们仔细挑选。

据史料记载,从1370年到1417年,明朝政府在山西共组织18次大的官方移民,近百万人迁往京津、河南、山东、安徽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移民遍布整个中原地区。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因传说移民多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汇集转迁,此处成为知名的明代迁民遗址,甚至有“十个华人就有一个是从此地走出去”之说,每年来祭拜大槐树的人,也已突破30万人次。

中国常见姓氏都能找到关于起源的介绍,“但如果想知道曾祖父、高祖父甚至更久远祖先的姓名与职业,就只能靠家谱了。”作为独特的历史图籍和中国宗法制度的体现,家谱不仅追溯渊源,反映人口繁衍和家族迁移,还记载着家训、族训及本家族史上的重要人物。

“寻根是中国人的传统,修家谱则是维系家族联系和凝聚力的途径。”“近67年,修家谱的人越来越多,以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为代表的集体生产模式解体后,中国农村宗族意识得以复苏。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下,家族变小、独生子女增多等原因,同时刺激着寻根问祖成为人们的现实需要。

“现代社会中,对祖先和同宗同脉的寻找,其实也是建立当下社会关系和资源交流渠道的重要途径之一。”到目前为止,洪洞县志办共收集家谱3000余种,信函5000余件,各种文献资料认同大槐树移民的姓氏1500余个,包括汉、回、蒙、满四个民族;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根祖文化部的档案室里,也摆放着6700本家谱,大部分为长江以北十几个省市的移民后裔专程捐赠,2009年以来,家谱资料已逐渐进行电子归档。

而根祖文化部的主要工作,即为收集家谱,分门别类进行初步整理和分析,同时每年组织23次、130多人分组到移民迁入地调研。

人们带着家谱过来,希望接续和寻找祖先,我们在信息齐全的基础上,可以提供相应帮助。”尽管更多寻找以失望告终,惊喜也会偶尔出现:江苏丰县张氏1770年所修家谱,经与洪洞县冯张村张氏1938年续修家谱比照后发现,二者记载的方位、距离和迁移时间正好一致,两地张姓本是一家。实际上,寻找真正的祖先十分困难,“战争、社会变迁,加上姓氏本身的不停改变,使修订完整家谱成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某种程度上看,这种文化现象,其实更多是中华民族认同远祖的一种深层次表现。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