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通谱网欢迎您!
繁体版 登录 注册

李悝

2013年02月27日 | 阅读:762

李悝,周定王五十四年(前455年)生,周安王七年(前395年)卒,战国时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

简介

嬴姓,李氏,名悝,音kuī,一作克。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濮阳人。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有的古书中还将李克写成“里克”,或讹作“李兑”、“季充”。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经常和秦人交锋作战。桓谭以为李悝为文侯师,班固、高诱以为是文侯之相。由于先秦文献缺乏记载,故此说尚难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悝能参与机密,为文侯心腹之臣。司马迁说:“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这些记载都表明,文侯时魏能走上富强之路,李悝曾作出很大贡献。李悝是魏国丞相。

李悝的身世史无记载,他在魏国主持变法是被魏文侯任命为相的时 期。在此之前,他曾做过魏国的上地郡守。上地郡为魏文侯设置,辖地 为今陕西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延安一带。上地郡西与秦为邻,是魏国的边防要地,常与秦国发生军事冲突。为使上地郡军民 提高射箭技术,他下令以射箭来决断诉讼案的曲直,“中之者胜,不中 者负”。令下后,人们都争相练习射技,日夜不停。后与秦国人作战,由于魏军射技精良,因而大败秦军①。射技高低与是非的曲直是不能等同的,李悝用以决曲直的诉案,可能是一些久拖不决或无关紧要的一般讼 案。在战国时与秦接境的地区,军事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李悝用此法 来鼓励人们习军事技术,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能不是一个创造。大概因他在上地郡的政绩不错,魏文侯才任用他为相,支持他的改革。 李悝在魏文侯时,任相10 年,主持变法,是战国法家的始祖。《汉书·艺文志》有《李子》32 篇,列为“法家”之首。班固自注说“名悝, 相魏文侯,富国强兵。”李悝的改革措施由于著作的不存,已不可全知, 见于他书记载的只有关于经济和刑法两方面的措施。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

热门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