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地名的变迁

2014年02月18日 | 作者:百姓通谱网 | 阅读:1080 | 来源: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古城地名的变迁
 古城丹阳,水系连结,条条溪溪,历史悠久。集镇的兴起,离不开水源的孕育,航运的通达,也离不开水运的支撑。丹阳的“四乡八镇”以条条水系、座座古桥为依托,叙说千百年来地名文化的变化与更迁。
    简渎河的传说丹阳南门外,绕过分水墩,有一条河流,北依京杭大运河,经麦溪、延陵终于金坛直溪镇。此河原名辰溪、董溪。《丹阳交通志》载“练湖界定……南至辰溪。”《丹阳县志》载“辰溪,在县南延陵镇”。到了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有谌母“抛简化桥”的传说而定名“简渎河”,《丹阳县志》载 :“简渎河,在草埝门外,由简桥入,通麦溪新河,入金坛界。”丹阳、金坛二地百姓,至今还称其“简渎河”。
    相传孙吴末年,谌婴(俗称谌母),修道于丹阳南门外黄堂院(后改名仙坛观),几十年容颜不变。西晋太康年间,旌阳县令许逊,闻谌母之名,辞官来黄堂院拜师学道。
    一日,谌母带许逊远游归来,途经辰溪,溪水汹涌,许逊不能过。谌母便将随身携带用于书写的竹片(简),向溪中掷去,即时变为一座可以行人的木桥,许逊顺利地过了此桥。
    后来,“抛简化桥”的故事便传扬开来。《丹阳县志》有证 :“简桥 :晋谌姆元君,掷简幻桥,以渡许逊 、吴猛二真君,故名”。而简渎河、简桥、简州(唐朝武德二年,曲阿县改为简州)之名,皆源自“掷简化桥”的传说。
    简渎河水,经过麦溪,往延陵方向流淌。这时,到了一条东西向的横溪(十里长溪,俗称“十里长沟”)。溪上本无桥。据说,辰溪西侧居住着东海龙王的九位女儿,她们浣纱养蚕,生活美好。这天,她们接到东海龙王的御旨 :“人间有一位贵人,迷路于十里长溪,希助!”家住曲阿东城村的萧道成,这天迷途于长溪,正在彷徨纳闷时,忽有群虾结    阵而来。龙女见溪边一路人被溪水所挡,知道“贵人”降临,遂指挥虾族聚众前来搭桥,不久,桥成。萧道成践虾桥过溪,感叹 :“天助我也!”萧道成当上齐朝皇帝之后,为报答群虾搭桥助渡之德,下诏延陵县建“虾渡桥”,俗名“虾搭桥”。麦溪、延陵二地,人人皆知。
    简渎河水继续南流,穿经唐朝中和二年建的“鸿鸣桥”,来到延陵镇的“万年桥”。万年桥建于唐朝贞观三年(629年),后改名“宝庆桥”,俗名“市桥”(以街市买卖所在地而得名)。延陵不但传说颇多,儒家文化也相当深厚。诸如博学工文的包咸(前5~65年)、著书撰史的韦昭(204~273年),延陵人民尊其为“延陵二贤”。唐朝时期的延陵诗人,有储光羲、包佶、包何、皇甫冉、皇甫曾等人,且都是进士及第。
    延陵,丹阳第一古镇,历史文化悠久。晋太康二年(281年),立延陵县。除隋朝外,历西晋、南北朝、唐、五代诸朝,至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撤县为镇,才复隶属于丹阳县。
    珥渎河的左溪与桥名珥渎河,原名七里河,后名丹金溧漕河。源起城东郊京杭大运河南侧的七里桥,直线向南,经珥陵、金坛,止于溧阳城,全长约六十公里。
    珥陵镇南,珥渎河西,有一条古溪,原名左溪,系以左姓而名,后名“左墓河”。源于珥渎河,流经越塘,止于金坛新河。三国吴,左思授职著作郎,居家左溪旁。末帝孙皓降晋,左思随主入晋,授职秘书监,后葬曲阿金沙景塘。左思曾孙左恢,仕晋,由给事中,迁尚书左丞,卒后,墓在左溪旁。左溪有左墓、左庄、越塘、忠显诸桥。左墓桥,又名左港桥,以左恢墓而名。
    《丹阳县志》 载 :“左墓桥,以左恢墓而名,左氏裔孙左士,建于宋咸平三年(1000年)。”又“忠显桥,在越塘村西,近汉王庙,祥符五年     (1012年)里人陈诚等捐建”。
    忠显桥,原名不知,陈东冤狱平,时人拍手称庆,遂改桥名为“忠显”。
    珥渎河口有座七里桥,因距县城七里而名。建于宋元二年(1087年)。明朝嘉靖年间,丹阳知县来汝贤改名“麦舟桥”。
    珥渎河水向南流,就到了“芝贤桥”。溧阳芮氏,徙家珥渎河西的芝贤桥边。芝贤桥年久失修,芮家重建,改名“芮家桥”。《丹阳县志》记载 :“芮家桥,在县东南二十里,元朝至元年间修”。芮家桥危,芮家无力重修,附近留雁庄胡映坤,于宣统元年(1909年)修建,改名“胡家桥”。
    珥渎河上还有座嘉成桥,俗称“珥陵大桥”,邑绅刘宰,造于南宋嘉定年间。大桥建成后,东西通达,从此珥东珥西商店林立,人气兴旺。
    荆溪流域故事多珥渎河流经丹阳境内黄埝桥后,流至里庄与金坛分界处,河东就是荆溪源头。荆溪流经我市里庄、导墅、皇塘三镇,至蒋墅分水墩,流入武进。至20世纪60年代,荆溪历来为金坛、丹阳二地去武进、常州等地的水上航道。近几十年来,河道逐渐淤浅,直至航路闭塞。
    荆溪亦称“鹤溪”、“白鹤溪”,今称鹤溪河。荆溪之名,源于西汉,时为荆国近畿之地,荆王之子刘武隐居避祸,以国名而称“荆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堂兄刘贾(?~前196年)为荆王。荆国辖地三郡五十三县,都城延陵。公元前196年,荆王死于国乱,遗下年仅几岁的幼子刘文、刘武。荆王卒后,汉高祖封其侄刘濞为吴王,接受荆国原有国土,改荆国为吴国。公元前154年,“七王之乱”。吴王刘濞,反叛当朝,吴将田百禄乘乱偷释刘武。刘武为避祸,改姓“荆”,隐居在曲阿荆溪之南。
    七王之乱平息,刘武去世。汉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赐刘武的儿子荆(刘)潭,良田五万亩于荆溪一带。
    荆潭大兴土木,建造庄园,名为“潭府庄”,为安全着想,同时以土筑城,取名“荆城”。
    荆氏子孙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荆城城里,直到东汉灭亡。
    坐落在荆溪口的荆城、荆城港地名今日犹存。荆溪、荆姓,皆以荆国国名而定。荆氏不忘祖籍,叶落归根。回迁后,仍然分居在今日的鹤溪河畔。
    关于荆溪改名鹤溪,还有一则故事 :相传东汉末年,辽东人丁令威云游到了荆溪附近的丁桥就卜居于此,潜心修道炼丹,不知修了多少年,炼就了道人所追求的“得道成仙”。
    一日,太山老君(老子)突然心血来潮,拈指一算,知道了。即派仙鹤童子下山,将丁令威接送到昆仑山西王母处。
    白鹤振翅飞翔于天空,霎时就到了曲阿县城上空,寻找下降点。只见丁令威的炼丹炉内,白烟袅袅上升。“炉烟袅袅百里香”,白鹤闻香烟而飞抵炼丹炉旁,丁令威手抱古琴,跨骑鹤背,飞上云霄。飞至荆溪侧旁,一群农夫见此拍手称奇,丁令威丢下古琴,留做纪念。
    丁令威炼丹处,后人为纪念他,定名“丁桥” ;梁朝大同年间,梁武帝 令建造“灵应观”;丁令威下琴处,取名“下琴村”、“下琴桥”。东汉之后,里人取丁令威跨鹤飞升的故事。将荆溪改名“鹤溪”,原荆溪桥,则改名“道士桥”,今称导墅桥。
    越渎河上的情尽桥越渎河,南北向。以陵口京杭大运河南为源头,有一条南北向的越渎河,其流经折柳,入鹤溪河。1970年开浚的煤炭河,也与之相接。
    河上原有一座“情尽桥”,相传隋末唐初,唐高祖李渊主政,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将曲阿改为“简州”,同时,诏授雍陶为简州刺史。雍刺史上任,时常下乡体察民情,这日来到情尽桥堍,一听桥名,辞含凄惨,认为不雅。遂反其意咏诗一首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折柳桥,任他离恨一条条。”清朝顺治邑人诸葛程作诗咏《折柳桥》 :“简州刺史是雍陶,情尽桥改折柳桥。送客每从桥上过,马蹄滑滑雨萧萧”。
    至此折柳桥得名,沿称至今。
    越渎河水穿过折柳桥,继续向南流淌,河西岸有座翟家村,翟家独资造桥,桥名“翟家桥”。相传南宋参知政事(副相)翟汝文,就出生于翟家村。翟家门庭高贵,远近闻名。邻村谢家,生有一女,从小聪明,容貌美丽。此女从小丧母,孤苦无伴,八岁时,育于翟家。某年春暖,谢女与群女去村外挑野菜,在小桥上,群女低头向清水中“照影”,谢女身后有龙凤二扇障之,她女不见。朝廷颁旨挑选美女,翟家将谢女冒姓“翟”而入选。翟女为普安郡王夫人,进婉容、贵妃。淳熙三年(1176年)立为孝宗皇后。从此,由翟姓复谢姓。《宋史·后妃传》记载 :“成肃谢皇后,丹阳人,幼孤,育于翟氏,因冒姓焉。及长,被选入宫……立贵妃为皇后,复姓谢氏,亲属推恩者十人……赐田十顷”。诸女“照影”处,后建翟家桥,以示纪念。诗人诸葛程《溪桥照影》诗曰 :“中兴帝后岂寻常,映出蛟龙侣凤凰。女伴同行真不识,今来桥下水犹香”。
    用“头”结尾的地名丹阳城内的地名,古人喜欢在地名后,加一个“头”字。诸如小桥头、大井头、四牌头、宝塔头等,农村也有此传统 :塘头 :今云阳镇颜巷村委会塘西村古称塘头。原有一座百余亩面积的大塘,村庄建在大塘西头,故名。塘头村历史悠久,梁武帝祖父萧道赐自东城里徙家于此。
    湖头 :被世人称为“中华四大湖”的丹阳练湖,周围四十里。抗日战争时期,出了西门外大街,就进入练湖南堤,沿堤前行二里路,沿湖岸兴建的村落称“湖头”。
    河头 :九曲河头在新桥长江口,河尾在陈家桥。解放前,沪宁铁路横跨九曲河,铁路桥矮平,航船不通,成为终点,得名“河头”。客船、货船都在铁路东河头村旁的码头上下。
    双庙头 :唐朝“安史之乱”时,有二位护国英雄即张巡、许远。他们在抵敌时,以身殉职。乱平,诏令江淮各地建庙建祠,以示旌表。我市在北门外建有“张巡”、“许远”二座庙,俗称双庙。双庙,因近县城,城内北门人,从小就知道“双庙头”地名。
    丹阳农村集镇,古桥众多,因桥取名,百姓习称“桥头”。大的村庄,村人则称“东头”、“西头”;大的宅院、学校,群众就说“前头”、“后头”。比如,陵口留墅束家村,因人丁兴旺而分居,分徙在东头的,称“东头田里”(今日村名),分迁至南头的,称“南头”(今日村名)。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