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晋士林

2013年06月17日 | 阅读:1051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午七时,在离开邯郸的最后两个小时里,我来到了距邯郸火车站不远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拜谒久仰的“左权将军”。
        然而,在此地,却意外发现了晋士林团长的长眠之处。
        晋士林团长名字是我在一年前才知道的,当时,我正热衷于搜集解放军与所谓的“国军悍将”胡琏交锋的案例,在一篇介绍章缝集战斗的文章里,第一次看到了晋团长的名字。由于晋团长在此次战斗中曾弃友军而不顾,擅自带领自己的部队脱离战场,使友军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境地,后一直不得重用。在这篇政治倾向不是很正确的文章中,作者不仅对团长的行为深恶痛绝,且对一年以后团长的阵亡幸灾乐祸,认为罪有应得。因此,我对晋团长的印象应该说是虽深刻,但不是很理想。
        但从邯郸回来有,有意识查阅了关于晋团长的资料,对这位早夭的“中野猛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有些偏爱起来:
        对团长的偏爱主要来自于如下几个原因:

晋士林团长

        首先是他的高学历:

        晋团长不仅具有当时解放军中少见的大专学历,且学的还是当时更为稀罕的体育专业。1913年他出生于山东聊城东乡夏庄,父亲晋锡恩是原张宗昌部第四旅军需官。小学毕业考后入山东省立第二中学,中学毕业后考入苏州体育专科学校读书。1933年大专毕业后,在济南尚志中学任体育教师,时年19岁。1938年8月晋士林参加了中共与韩复渠合办的第三路军政训处军政人员训练班,不久加入共产党,并展转来到延安,入抗大学习,学习结束后调鲁西北第十支队挺进梯队任营长、教导员,1940年他又赴太行山学习,后调冀鲁豫边区任作战科长、营长、教导团团长等职。由于他聪明机智,且有突出的文化水平,短短七年间,晋士林便在战争实践中脱颖而出,超越了许多老红军、老党员,从一个普通的体育老师一跃成为主力团团长。
        可以说,不仅在中野众多的指挥员中,即便在以工农为主体的全军指挥员中,晋士林的大专学历也实属出类拔萃。
        其次,对团长的偏爱其次来自于他勇猛机智的指挥风格:
        由于他具有较高的智商及文化素养,且有齐鲁男人天生的血性格,在中野战将中,历来以指挥机智,作战勇猛顽强著称。
        1944年7月中旬,勾村集里的鬼子抓了十几二十个青壮年,晋士林巧妙利用大雷雨做掩护,解救了老乡,俘获了二十多个日本鬼子兵和一百多个皇协军.整个战斗干脆利落,且敌我双方没有伤亡一个人。晋士林对这场战斗非常满意,他后来做总结说:“谁说‘将帅成名万骨朽’?应改为‘将帅名就万人活!’”
        1947年12月13日,刘伯承带着中野直属队、中原局机关在转移途中遭遇了国民党军王牌整编11师,晋士林团担任阻击任务。战斗从拂晓6时到晚上9时,15个小时间,敌我反复冲杀,阵地几易其手,打倒最后,连最后的预备队以及勤杂人员都用上了,终于挡住了国军3个旅的数十次进攻。对中原野战军而言,这是命运攸关的一战,这次被称为”北向店战斗”的阻击战是也成了晋士林短暂一生中的最大战功,是他对整个解放战争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对晋士林团长有好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鲜明独特的性格:

        或许是高学历,高智商以及齐鲁大汉的个性使然,他的所作所为总是显得与众不同.

        或许是知识分子的天性,与很多指挥员不同,他有着一种对生命的非同一般的重视,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内战战场上.战后,他很少视察战场,因为他不愿目睹那遍地的尸体.某次战斗中,牺牲了一百多名战士,在埋葬这些战士的尸体时,他曾下令全体战士向天鸣枪三响,政委说这样做是浪费子弹。他暴怒地说:“总比浪费生命好!”并夺过警卫员手里二十响盒子枪向天打了一梭子。一次战斗中,为了减少双方战士的伤亡,他甚至主动走进蒋军阵地,说服蒋军的团长停止战斗,领着一团人的生命走出战地,走出死亡。
        在对爱情的处理上,他也很另类:
        当时军分区卫生处有个孟医生,是上海来的大学生。在那个男多女少的环境里,她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很多人都在追求她,晋士林就是其中一个。有的人就借题发挥,说他乱搞男女关系。对此,晋士林就做得更绝。有一天,他故意把文书雁翼喊去,对着说他闲话的几个政治处干部,拿出一封公文要雁翼立即送往军分区司令部,同时交他一封叠成三角形的信,要他亲自交给卫生处孟医生,大声说:“告诉孟医生,我这个光棍汉团长一定要娶她作老婆!”更绝的是孟医生的回信,他竟在营以上干部会上公开念给大家听。政委也替他说话:“一个没有媳妇一个没有丈夫,两个人谈起情爱要成家,这是正规合理合法合军规,不是乱搞,大家要分清。”而晋士林念完信却大笑着说:“等着喝我的喜酒吧!”一九四四年底他们结了婚。
        尽管晋团长战功赫赫,但这些显赫的战绩却远没有他在章缝集战斗中的所谓“污点”有名。章缝集位于山东省巨野县,1946年10月3日中野七纵与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十八军第十一旅在此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斗,当时,晋士林任团长的7纵20旅59团与吴忠将军任团长的58团担任突击团,首先发起充分,经过鏖战,冲入了章缝集。他根据战场形势,指挥部队坚守待援,打退了敌人的三次进攻。在外援无望,伤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为避免无谓的牺牲,他和政委刘权商量后带领59团冲出重围,表现出良好的指挥素质和勇猛的战斗作风。尽管战后他没受到上级的处分,但这次所谓的“弃友军独自突围”的不光彩行为经过一些人的“放大”便成了此次作战失利的关键。成为了他一生的“污点”也成了他此后战斗生涯中的沉重的包袱,并使得他的牺牲更多了一层其它烈士少有的悲壮和悲凉。
        晋士林曾多次表示,自己并不愿意打仗,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和平后回家做一名教师,然而就在和平即将到来的前夕,他却倒在了淮海战役的战场上。
        淮海战役开始后,晋士林所在的中野一纵率先在河南张公店一带打响,晋士林率团猛打猛冲,一举俘获国民党军第一八一师中将师长米文和等几位国民党将军。是淮海战役中第一个俘获国民党将官的部队。战斗中,晋士林还只身赴敌营,劝说国民党军五四三团团长胡树荃投降,而没费一枪一弹就解决了一个团。1948年11月16日,他所在部队到达安徽蒙城地区,在涡河北岸组织第一线的防御,抵御黄维兵团的进攻,在黄庄(一说为黄家)战斗中,他与政委郑鲁双双牺牲。

        尽管在众多的解放军将星中,晋士林的级别不高,但他却是很有性格,很耀眼的一颗,尽管他的战斗生涯只有短短的八年,牺牲时只有三十八五岁,但他短暂的一生却如流星般在历史的长空中划出了一道亮丽的轨迹,璀璨且永恒。他作战勇猛,爱兵如子,敢爱敢恨性格给他的战友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时至今日,他的许多传奇故事仍在流传,他的战友谈起他,依然十分动情。诗人雁翼曾是他的文书,在雁翼的记忆里,他是一个永难忘怀的上级和兄弟长,也正是通过雁翼的回忆,我们才了解了一个比军史记载更具体的,更有血有肉的晋士林。

        晋士林牺牲以后和政委郑鲁一起被安葬在安徽濉溪的临涣镇,当年,这座古镇曾经是淮海战役总前委和中原野战军总部所在之地,他的墓在镇中心的西尚寺,筑在一个很大也很高的平台上。墓碑足有两米多高,更像是一块纪念碑。从碑文上来看,安葬的日期是1948年11月28日,距离他的牺牲只有九天。现在在安徽的临涣镇,,晋士林的墓也分明还在,且至今保护得非常完好。当地近年出版的史志资料上也仍然在讲晋士林就葬在西尚寺。那里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晋士林就安息在他们镇上,那是他们很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实际上,1950年10月邯郸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后,晋士林的遗骸就和左权等近二百名烈士的遗骨被移葬到了这个陵园里.

        在这儿,晋士林和政委郑鲁的墓地相毗邻,二人并肩携手长眠在那里,如生前一样。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