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氏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轩辕氏黄帝的后裔,属于以封邑国名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周武王姬昌击败纣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后,敬仰先贤的功德,灭商凯旋于战车商就敕封帝尧之后裔于蓟(今河北定兴),子爵,称蓟侯,建立了蓟国。
这在史籍《礼记·乐记》中有记载:“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在史籍《史记·周本纪》中也记载:“武王褒封帝尧之后于蓟。”
蓟国都于蓟城,在今河北省蓟县一带,约在公元前七世纪为燕国所吞并,改称卢。
蓟国灭亡后,其王族人等便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蓟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音作jǐ(ㄐㄧˇ),史称蓟氏正宗,望族出内黄郡,得姓已有三千一百余年历史。
第二个渊源:源于植物,出自古代郡地蓟州,属于以地名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古代的范阳之地统称“蓟“,自唐朝以来,在范阳地区(今北京昌平、房山及河北涿州一带)就有了“蓟州”这一地名出现。
蓟州,得名于当地著名植物“大蓟”。
大蓟,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的名称,亦称马蓟、虎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鸡脚刺、野红花、茨芥、牛触嘴、鼓椎、鸡姆刺、恶鸡婆、大牛喳口、山萝卜、猪姆刺、六月霜、蚁姆刺、牛口刺、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牛喳口、鸡母刺、大恶鸡婆、山老鼠簕……等等,俗称甚多,拉丁文为Cirsium japonicum DC,植株高可达一米二。
大蓟这种植物在整个华北平原遍地都有,自古即为中药,性甘、凉,无毒,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之效,功能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疔疮等,中医临床上用于血热妄行所致出血症,亦可用于热毒痈肿,内服或鲜品捣烂外敷皆可,多用于尿路感染、血崩经漏、血友病、黄水疮、外伤出血、湿疹痈疮等症,特别是对传染性肝炎、高血压很强的有抑制作用。
蓟州之原著民中,多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蓟氏,正确读音作jì(ㄐㄧˋ)。根据学者考证,蓟州就是蓟氏的发祥地之一,望族出范阳郡。
得姓始祖:蓟侯、大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