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姓的迷茫
饭后,气象温暖。正品茗间,任职于濠江区的揭破业先生如约光临,于是以其揭姓为题,天涯海角地跟茶侃开了。揭姓的历史多少可说与潮汕的志载历史一样长。在潮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可以将其渊源直溯大公元前六千多年。在这高低八千多年的历史中,长达六千多年的时光只是考古学意义上的历史,典籍有载的则要迟至秦汉之际。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以五岭东真个揭阳岭置戍所,就是最早载诸史册的极其多彩的一笔。当年,史禄为南下雄师凿渠运粮而“留家揭岭”,则成为有史记载的汉人入潮第一人。 不外,戍揭岭事,向有争议,《水经注》就以大庾岭为最东之岭,五岭不列入揭阳。在广西修灵渠转饷的史禄远道东来,以揭阳为家,更曾为论者所否认。偶合的是,103年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又一位史姓人物在潮汕地域的远古历史上呈现了。他就是潮汕第二位被载入典籍的史定。《史记》称“揭阳令定”,《前汉书》称“揭阳令史定”。《史记》的《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还载明史定归汉后于元鼎六年三月乙酉被册封为安道侯并任揭阳令。然而,这么一位在粤东乃至全部闽粤赣边叱咤风波的封疆大吏竟有如过眼云烟,其生前身后一无余闻,令潮学界不禁为之迷惑。 令人振奋的是,近日第五届潮学国际研究会在揭阳召开,江西丰城揭氏族人携上沉甸甸的《揭氏族谱》,和濠江区的揭立业先生一起赴会,一下子揭开了西汉初年的这一历史迷雾。揭先生与我同住中泰,今晚,得邻里之便,携谱抵鄙舍晤谈,使我得以细阅全谱,喜悦之情,自不待说。 揭先生带来的《揭氏族谱》有两部,一是江西丰城谱,二是广东高廉谱。从丰城谱可知,丰城揭氏共修谱14次,初修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苏轼的三子苏过为作《史揭合序》;最后一修在1943年。从几篇序文来看,高廉谱至少也有4修,分辨为乾隆、咸丰、同治年间及1983年所修。苏过的《史揭合序》也照录不误,还收进了福建汀州连城揭氏于清康熙、雍正年间修谱时的几篇序文,显见高廉谱是对比了连城谱的。从诸家序文我们还可考知,连城揭氏源于丰城揭氏,高廉揭氏义源于连城揭氏,故最可引以为据者当推丰城北宋的一修谱,最精当的莫过于苏过所撰写《史揭合序》。 指着序言,揭先生显得颇为高兴地娓娓而谈:苏过之所认为揭氏一修谱写序,缘于苏家与史、揭两家的深沉交谊。这在序中交代得非常清楚。他停顿了一下,一五一十地说道,苏过祖父苏洵与乡亲史清卿是莫逆之交,苏过父苏轼对史“以师礼事之”,并与史之子子熙及两位侄子都是“笔砚同道”,故苏过说苏、史是“通家执友”。苏轼曾与史子熙论及汉武平南越事,因而从史子熙处得悉,史定之父史焕是子熙的祖先,从史焕到子熙已经是四十四代,而且其史家“旧谱”载明史定“赐姓于汉武,令后人知揭出于史,史、揭允远不可为婚”。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通判杭州,后改知定州,得晤刚中乡举的揭枢(字伯徽),“握谈甚欢”。未几,苏轼又改知允州,过杭州旧治,Diesel generator。揭枢刚好知杭,苏、揭得以再次晤谈。揭枢甚博学,苏轼戏称为“江南揭书厨”。席间,苏轼“述史子熙家谱,揭原于史”。揭枢“即出其谱,自焕至枢也四十四世矣”。苏轼不禁感慨地说:“君与子熙有伯仲序也”,遂促成了丰城揭氏族谱之修,并命苏过“叙之”。 历史就是这么结缘于有心人。史焕的史、揭两姓后人都是在第四十四代结识了苏轼这位旷代文豪,并由此培养了苏过这篇足以彪炳谱林的《史揭合序》,的确是文史学界的一段千古美谈。而今人揭阳潮学学者徐光华先生会前远赴广西、粤西,访问各地揭氏后人,广受揭氏族人的竭诚欢送,空虚了不少揭氏资料,构成了若干专论,率先在第三届潮学会上颁布了研究结果,廓清了尘封两千余载的这一潮汕史事,故深为海内外学人,特别是饶宗颐先生的推重,这不能不说是文史学界的一段当代美谈。宋代苏氏,古代徐氏,先后为揭姓根本治理,从而为潮汕远古的历史研讨供给了不争的史实,而这都是缘于《揭氏族谱》的发明与研究,故可以说这是《揭氏族谱》所带来的令人感奋的信息。我细考苏序并证之谱中有关姓原源流考,对在揭阳那段语焉不详的史事,有了一个较为明辨的了解。可以判断,元鼎六年古揭阳正式纳入国家幅员,开端成为附属中心政权的一个县级建置,其辖区包含当今的粤东以及闽南、赣东南一局部;揭阳令史定确实史有其人,而且是潮汕地区历史上第一位授命于中央王朝的地方官员。史定是中华所有揭氏族人的共同先人,其父史焕则是史、揭两姓的独特祖先。据载,史定生于汉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十一月十六日,到今年恰好2165岁。世居江西广昌,故此当史定有功于汉之后,乃父史焕得以“食爵豫章”。将揭氏谱中所载印证正史,我们已不难展现两千多年前那一段风云变幻的潮汕史: 秦末汉初,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汉文帝时感恩于汉朝延的怀柔政策,上表称臣。赵佗在位长达七十余年,逝世后孙赵胡继立。闽越犯境,汉武帝应赵胡之请,命王恢率兵支援南越。史定“以护驾将军随王恢出豫章”。但兵未逾岭,闽越王之弟馀善杀郢降汉而罢兵。于是,史定“又承命随严助往谕南粤”。严助带南越太子婴齐北还,为人质;留史定居越,实也为人质。后史定为南越“令揭阳”二十余年。元鼎六年(前111),南越相吕嘉叛南越,杀汉使。为此,武帝派兵平南越,闽越馀善兵临揭阳。就在这要害时刻,史定“挈地归汉,收平两粤”。“武帝旌忠,发诏封为安道侯,世袭揭阳令,赐姓揭,赐名猛”。 读谱至此,我不禁为之奋然。史定之令揭阳,似是错综复杂,但正史有载,本就应是持之有据的。今《揭氏族谱》的涌现,更见毋庸置疑。这应是《揭氏族谱》所带来的另一个令人感奋的信息。为此,我们还有理由期盼着有那么一天,典籍所载的秦皇之置戍揭岭,史禄之留家揭岭,以及史禄、史定的关联都能得到透彻的考释。当然,我也想到,志载揭猛有子揭当时继袭侯位,并继任揭阳令。此后,其子孙居停情形就在潮汕的志书上消散了,治潮史者似都始终找不到其后人居潮的蛛丝马迹。从丰城和高廉两谱可见,揭氏三十三世之前都是一片空缺。这依然令我很感迷茫。对此,揭先生却仿佛胸有成竹,他开朗地笑道,丰城谱有载,揭猛的第三十四代孙揭震生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居潮州揭阳(唐无揭阳,应是循旧说),隐居“乐道”,娶姬氏,生二子,长揭漳,生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次揭钺,生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揭漳考取明经,任南昌录事。后揭钺之宗子揭镇官至仆射,因此揭震“以孙贵,赠尚书仆射”。揭震长居揭阳直至逝世,“葬揭阳县梅岭界,宅兆存焉”。由此可见,揭猛后人在揭阳传宗接代至少也有九百多年。 揭震之后,潮汕地区已一千一百多年找不到揭氏传人。这是什么缘故呢?揭先生略显瘦削的脸绽开了笑颜,就此话题讲了个有趣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天子梦见一伟人“击”剑闯入寝宫,利剑直指其喉。皇帝应声倒地,醒过来后急召国师圆梦。国师以为“击”谐音“橘”,橘产于南方,妖人必巢居南方。只有找到了名谐橘之地,姓谐橘之人,斩尽杀绝,则可保无虞。于是查到了岭南的揭阳揭氏,即密令揭阳县姓车的县令行事。车公接旨后,左右难堪。遵旨则枉杀无辜;违旨则有杀头灭族之灾。经重复沉思,终于求得两全之策。当夜,车公一面暗命揭氏族众趁黑逃离揭阳,远走他乡,隐姓埋名;一面一把火将揭家烧为废墟,呈报朝廷。尔后揭阳黎众感车公盛德,于城东建一座石桥,称车公桥,并称揭家故地为火烧地。这就是“火烧地与车公桥”的故事。故事不必定是真,但却暗示着揭氏之于揭阳绝迹,可能缘于某种天下大乱.也暗示着揭氏早已迁徙异地。这兴许是故事编撰者的假设。事实也阐明了这个暗示或假设。揭震之孙揭镇恰是在唐末黄巢起义的战斗中“以御黄巢功封护圉将军、左仆射”,“持节袁州诸军”,而后定居于袁州。揭镇之弟揭政有三子,一徙赣州,一迁海陵,一移丰城。移居丰城的揭祯成为丰城派始祖。江西各地,揭氏散布极其普遍,其中丰城一派是较旺的一支。苏轼同寅揭枢就是出自此派。福建连城始祖揭五郎也是迁自丰城,为揭镇后人。广东高廉揭氏又徙自连城,始祖揭德秀为揭五郎之十七世孙,于明嘉靖年间入粤抵廉,居石城那蒙。揭氏一族在赣、闽、粤三省各地播衍滋生,族众殊盛,仅廉江一地即广布八十多村,共三万多众(1983年修谱统计)。据揭立业先生初步了解,除此三省外,湖南、广西、湖北、河南、贵州、安徽、浙江、江苏、内蒙古、山东、陕西、云南、四川、北京、上海、台湾、香港等省、市、都有揭氏后人定居,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欧美等地也有不少揭氏后裔,国内外各地揭氏族人都敬奉一个共同的祖先――揭猛,并简直都晓得揭源于史,赐姓于汉。所有这些,也都是《揭氏族谱》给我们带来的信息。从《揭氏族谱》的风气记载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各地揭氏多以五月初四过端阳节,为什么呢?揭先生脸上立现崇仰之情,不容辩白地说,此俗源于史定(揭猛)的一次重大军事举动。应是对闽粤之战罢。当年选定蒲月初五为择吉出兵之日,于是全军提前一天盛大过节,祭拜祖宗,大犒将士;第二天奋勇出征,大获全胜。故而揭氏每年都在五月初四提早过端阳节。他还强调说,这也足可见各地族众对革命公的无比信仰。侃谈至此,揭先生乃自述身世,说他是廉江长山镇六福村人,揭猛的第七十五代裔孙。1985年从戎,在汕头机场空后服役,1988年冬调配到汕头市工作,已育有一子。我接着他的话头,说,我查阅过处所志籍,自明清以来,揭氏仕潮者共有三人,为明嘉靖通判并署海阳令揭鸿、澄海教谕揭楠(均为福建归化人),清乾隆大埔训导揭子治(广东廉江人),但都未见有落籍或后辈的居潮记载。为此,似能够说你是揭震之后一千一百余年来,第一位回潮假寓的揭氏族人,这不能不说是由《揭氏族谱》带来的又一个令人快慰的信息啊。末了,我还愉快地对他说,跟着《揭氏族谱》的入潮,潮学界取得的可喜信息确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特殊令人振奋的就是正史记录的史定(揭猛)其人及其令揭阳事,岂但得到了半信半疑的证明,而且使我们得以从历史的深度,透辟地懂得到当年史定适应历史潮流,“挈地归汉,收平两粤”,为西汉的同一大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劳。今天,咱们也正在致力于国度的统一大业,当更凸显史定(揭猛)回归大汉的踊跃的历史意思和鉴戒、启发作用。夜已将阑,揭先生夹着二册家谱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