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通谱网欢迎您!
繁体版 登录 注册

黄胄

2013年03月27日 | 阅读:418

黄胄(1925.31997.4.23)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美术基金会设立者。带头捐赠自己书画作品与古代文物、书画收藏。主持具有深远影响的“93科学与艺术研讨会”“95经济与文化研讨会”等若干重要展览及学术活动。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黄胄的社会活动与艺术实践,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有大量艺术作品及《黄胄作品集》《黄胄谈艺术》等三十余部著作传世。

个人履历

黄胄,男,字映斋。因其父四十多岁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黄胄”是初中时自己起的笔名,以后一直沿用此名。曾用名梁叶子、苗迪。文革中作品曾题名梁蓬、梁泉。19253月生于河北蠡县,后迁居西安。早年参加革命,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编辑。1942年任蠡县中学美术教员。1946年任陕西省西安雍华图书杂志社主编。1949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任西北军区政治部文化创作员,美术组组长。1955年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1959年,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公司顾问。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黄胄是中国著名的艺术家,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原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艺术生涯无特殊照顾

在黄胄的艺术生涯里,老天并没有给他什么特殊的照顾。

恩师黄胄本姓梁,1925年出生于河北省蠡县梁家庄,那是一个荒僻的小村, 祖父是乡里戏班会头,所以小时候他常画“戏子人”,没人教,全凭自己喜欢。初中只上了一年,就因父亲病故而辍学,为了学画,他背井离乡流落到西安,过着飘泊的生活。

1943年,他拜西北著名画家赵望云学习中国画,那时的赵望云在西北是大画家,但生活并不好,黄胄在战乱中成长。1949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上做美术编辑,从此常到甘肃、陕西、青海、新疆等地区速写。

1957年他创作的国画《洪荒风雪图》,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章,从而确定了他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32岁的他成为享誉中外的知名画家,他根据多年积累的大量速写,创作出许多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优秀作品,如《打马球》、《出诊图》、《人畜两旺》等,他还为堂兄梁斌的小说《红旗谱》创作了一套插图。“文革”期间,他含泪烧了一筐筐的速写,并被强制劳动改造,被迫搁笔。导致传世的速写只有500余幅,“文革”结束后,他身体状况一直不好, 1977年病情恶化,致使瘫痪, 但他却激情饱满地坚持创作,在病榻上画了一幅20米长的《百驴图》作为邓小平同志访日时的国礼,送与日本天皇。80年代,他在香港、新加坡、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绘画艺术,使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艺术大师,“还是改革开放好。”他说:“24小时可以画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我算算从 1949 年到1980 年,真正画画的时间,也就五六年时间,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抓紧时间,珍惜大好时光”。

没画够也没用功用够

谈到自己的经历,恩师绝口不谈自己所遭受的苦难,他几乎是历次运动的“老运动员”,尤其是“文革期间”“驴贩子”的绰号,几乎家喻户晓,可他却说:“没什么苦难可谈,我也不希望写这些东西,我的观点,多写些给人以向上的、激励人的文章。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也最了解这个国家,你是中国人,你死活都是中国人。我这人就是一辈子不害人,别人害我呢,我过后也就拉倒了,不愿吭声,没意思。有人说过去运动挨了整,既然是过去,还提它干嘛!人要往前看,有功夫多做点事,更多的画点画,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怨天、不尤人,打嘴仗、沽名钓誉无聊”。

 “我过去在国外办画展,外国记者问起‘文革’中的事,中国政府都说是十年浩劫,你谈谈你在‘文革’中的劫难,我差不多都回答:没什么可谈的,对于画家来说,生活是非常绚丽多彩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善良的人们,美好的事物,你要画也画不完,写也写不完。人有多高,画才有多高 ”。

感到自己特别渺小

黄胄:“在生活面前,我感到自己特别渺小...... ” “我画也没画够,用功也没用够,到老了身体不行了,后悔都来不及”。他感叹道:“在生活面前,我感到自己特别渺小,特别的笨拙,画得再好,也就是一点一滴,没什么可以夸耀的”。黄胄每一幅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朴实无华。“我的绘画,都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源泉、是根。任何艺术家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靠天才,努力不能在房子里努力, 离开生活就没有激情, 画也慢慢变颜色”。他早年的许多作品,现在看起来依然非常精彩,技法上也非常严谨。早年随军驻地,在大西北,像柴达木盆地,很荒凉,也很壮美,国家在那里搞开发,采石油。《洪荒风雪图》描述的就是勘探队员在那里风雪找矿的场面。其实艺术这东西首要的是有感情,其次才是技法,有感情就可以创作出真情的东西,如果无病呻吟一味追求形式,没有感受,只为讨人喜欢,创作出的东西早晚要被历史所淘汰。历史上许多大艺术家,活着的时候,艰难坎坷, 死了大家才认可。好的作品要群众认可才行,不要自己把自己抬得多高,艺 术必须有生活,形式主义绝没有出路。”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

热门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