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韩氏族人联名建议保护明代祖墓
在昨日闭幕的惠州“两会”中,政协首次公开征集民间建议活动,得到市民热烈响应,其中博罗韩氏族人450人联名建议政府保护韩氏先祖明代古墓。惠州文物保护部门表示,在处理韩氏古墓这类大型古墓群时,须上报省文化厅,由其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确定。
道路扩建古墓须再迁
建议书发起人韩廖祥表示,韩氏先祖墓位于博罗县罗阳镇小岭咀村,呈虎形地墓排列,其中南靖公、通判公、桐庐公三座在惠博沿江公路东面,韩氏始祖梅州公墓在惠博沿江公路西南面,原来与虎形山一脉相连。每逢清明、重阳世界,旅居海外的韩氏族人纷纷携眷属回乡参拜缅怀始祖、先祖,延续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据了解,早在1992年,随着惠博沿江公路修建,从韩氏古墓群中穿过,韩氏先祖的3座墓地搬迁。获悉政府扩建沿江公路,3座明代中期先祖古墓需要再次搬迁。韩氏宗祠理事会表示,“最好不要搬迁,以保持古墓面貌,若确要搬迁,就搬迁到一路之隔的梅州始祖旁,形成一个墓园,便于集中管理。”
需专家现场勘查评估
昨日,惠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科科长李杰受访时表示,已经知道这份由450名博罗韩氏后人提交的民间建议,他说,因扩建惠博大道,3座祖墓面临搬迁。“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和做法”。不过,按照国家文物法的相关规定,在处理韩氏古墓这类大型古墓群时,首先必须上报省文化厅,由其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现场勘察、评估,才能决定最终的保护方案。现在还不能拿出确定的方案。
搜宝
宝贝众多值得关注
据了解,博罗韩氏家族在明清时期是粤东有名的书香世家和仕宦家族,明朝韩日缵(zuan,三声)官拜尚书,后世子孙做兵部主事、进士者众多。该家族经历了明清鼎革之变、抗日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等浩劫,仍然保存着祠堂等大量文物。目前,除了韩氏大宗祠在1985年被列为博罗县文物保护单位之外,其它均没有得到保护。
目前,韩氏子孙在博罗县城居住的仍有3000多人,还有不少定居海外。惠州文史专家吴定球说,韩氏家族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在惠州有史记录中非常少见。
惠州文史研究者严先生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博罗韩氏完全可以成为一处能够立体化展现其历史内涵的人文富矿。他们有祖屋、宗祠、族谱、祖传文物(《意中幻肖图》、忠贞競爽匾等)、先人著作、宗族墓葬等,如果能够有机整合,对发展博罗甚至惠州的旅游经济必然有极大的帮助。“这些工作完全是我们惠州人应该做的,但是我们因为对历史的无知,竟不知家中有宝。”严先生说。
惠州文史研究者表示,韩氏家族人文内涵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这里有如此之多的实物载体,能够相互映衬,相互作用。这在惠州是绝无仅有,也是值得政府部门予以高度关注的。因此,保护好惠博沿江路两旁的韩氏祖墓群,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