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宗祠鎏金木雕存古意

2014年01月17日 | 作者:百姓通谱网 | 阅读:1453 | 来源: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郭氏宗祠鎏金木雕存古意

祠堂,明清时期广府地区民居主要的公共建筑,反映了一个家族的兴旺,代表了当时较高的建筑与艺术成就”。

谈起许多人都熟悉的“祠堂”,著名古建筑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邓其生教授说,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平时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也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同时也是商议族内重要事务的场所。

明清时期,广州地区宗族发达,祠堂极为兴盛,又分为宗祠和分祠,前者是整个宗族的合族祠,规模往往更大。

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在广府地区,很多祠堂往往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尤其广州地区的宗祠,往往承担了全省合族子弟前来省城考秀才,进行集中教学培训的功能。

祠堂,就是一个宗族的凝聚点。唐代中兴名臣汾阳王郭子仪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广州南田路有一条汾阳里,不到100米长的两侧都是对称的青砖大屋,曾经是郭子仪后人的聚居地,故得名汾阳里。而汾阳里1号正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祠堂——郭氏宗祠,以这座祠堂为核心,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宅门,在广州市区并不多见。

要说郭氏宗祠,必须先讲汾阳里。记者在南田路与宝岗大道上寻觅,好不容易才找到这条窄窄的内巷,一步入就有惊艳的感觉——整条汾阳里的建筑都是基本对称的青砖大屋,所有的大屋都是一种用料,一种结构,只是高度、装饰略有不同。一眼看去,不难猜出整条巷子的建筑都是统一建造的。

居住在汾阳里4号的陈姨说,这里的建筑的确是由郭家人统一建造,只可惜目前尚在汾阳里居住的仅存一两户是郭氏后人。其余的房产,要么成为公房,要么在近年转卖他人。

77岁的南武小学退休教师郭勤佳老人是郭氏后人,目前也已搬离了。他说,先祖是郭子仪后裔一支,先祖郭永泰公到江西吉安定居,后人迁移到广州,传至十四世的靖堂公,来到广州河南汾阳里定居。汾阳里当时所在区域叫龙导乡,周围是一片农田,郭靖堂从一家破落的李姓大户手中买下汾阳里,在此定居,开枝散叶。

郭勤佳小时候,汾阳里是—个封闭的大宅门,围绕着郭氏宗祠,住的全是郭家人,院子的前半部分是祠堂,后半部分是住宅和花园——汾阳里当时就是大家族里的内巷,两边分列着对称的大屋,大屋的后头还有更楼,花园里基本上是各式各样的果树。

后来,郭氏宗祠被征用,作为珠江金属结构厂的办公地和职工宿舍。

梁上鎏金木雕精致玲珑

三间两进 格局犹存

说起郭氏宗祠,周边上了年纪的居民无人不知。“那是郭子仪后人的祠堂,好威水的,以前规模比邓氏宗祠还要大”。记者采访过程中,多名受访的街坊都回忆昔日郭氏宗祠规模之大令人难忘,“那里面还有个戏台,我记得小时候曾在那里看过粤剧《薛刚打烂太庙》,60多年都忘不了”,街坊苏先生说。

然而,记者绕着郭氏宗祠,却找不到祠堂的入口。直至街坊亲自带路,才发现原来郭氏宗祠周围都被后来改建的厂房遮挡了。从高处眺望,只见郭氏宗祠占地非常广。

从一家保险柜门市部内进,才真正进入祠堂内部。虽然已经不复街坊口中“规模堪比邓氏宗祠”的昔日面貌,但祠堂格局尚存,保留三间两进,硬山顶,封火山墙。内部结构完整,梁上鎏金木雕十分精致,保存十分完好。可惜目前祠堂空置,处于荒废的状态。

周边的居民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将郭氏宗祠保护起来,将外围的厂房建筑拆除,重现其本来恢宏面貌,不要继续荒废下去。

然而,郭勤佳老人却认为,现存祠堂的面貌只余昔日的一小部分,更楼、拜庭等建筑物以及前后花园都已经消失。即便是目前保存尚完好的汾阳里民居,由于地势低洼,内里十分潮湿,下雨天更加厉害。“老实说,住在里面并不舒服,对老建筑的保与留,我觉得还是要顺应时代发展”。

明代祠堂比较简洁,清代祠堂相对比较繁复。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