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衙庄与寅亮公
龙坞镇的葛姓祖宗来自东阳的葛宅,据记载,葛氏家谱传承脉络第七世三兄弟分别来到转塘的午山村和龙坞的葛衙庄村及龙门坑村。明代初期,葛氏祖先寅亮公出生就在转塘午山村,并制业在葛衙庄村,官至户部伺郎。由于在葛衙庄制业,葛衙庄的村名便由此而来。
葛寅亮,字水鉴,一字屺瞻,万历19年乡试第一,万历辛丑年(1601年)殿试为进士,先后授南礼部仪制司主事、迁词祭司郎中、督学,至户部侍郎。
据葛寅亮的故里转塘午山村葛氏后裔历代相传:寅亮公的父辈家境贫寒,当寅亮快要出生时,其父到外大桥请接生婆,走到流芳岭时,得知儿子已哇哇遂地,时直寅时,天亮,故取名为寅亮。当时儿子遂地时竟连草纸等必用品也无着落,满地血水。待葛寅亮逐年长大,随父到崇安县读书。寅亮公从小勤学苦读,学识渊博,后来成为乡试第一,殿试中进。寅亮公特别崇拜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王守仁,后来为官,创建阳明书院等社学十二所,重视儒、理学教育,并著书多部。
寅亮公在故里创办事业颇多,在午山化巨资建造了斗门闸,以灌溉当时的定北农田。田农们在斗门闸车水灌溉,每年只需交三升闸谷,以此维持闸门维修和经营管理开销;而凡葛姓人氏前来车水灌田,则一律免收闸谷,此规定一直延至解放以后。在当时,寅亮公还建造了斗门庙,以此提供给农户们放置水车、谷栈等农具之用。为纪念母亲的养育之恩,他在杭州长桥建造了大亲庵,在袁浦东杠子建起了小青庵。每年葛姓的人到大亲庵去,都是一宿二餐,葛家不收他们分文钱财。同时,寅亮公还出资重修了龙门寺。在葛衙庄还制建有别业,匾额取名为“江南堂”,成为了当时葛衙庄葛氏的堂名,并一直沿用到至今。
明朝末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闯王李自成攻克北京时,驻防三海关,招吴三桂归降。吴三桂不依,反引清兵入关。当时吴三桂是明朝的辽东总兵。其后,吴三桂受封为平西王,令其为清先驱,以镇压陕西、四川等地农民起义军。万历47年(1619年)明永历帝被杀后,明王朝由此逐渐走向衰败。即时寅亮公忠于明代皇朝,誓言不踏清朝地,不吃清朝饭,随后搭起三丈六尺高台,只身坐在高台之上绝粒而亡。据说葛寅亮逝于湖南,其后人根据其时辰在赤山埠丁爬岭建有一墓地,以前葛衙庄葛姓人氏每年清明都要前去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