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与安庆葛氏

2014年02月17日 | 作者:百姓通谱网 | 阅读:852 | 来源: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葛氏

  一根拐杖,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根拐杖,上面刻有“康袞”二字。“康袞”是人名,姓葛,有弟兄3人,葛康袞是老大,下面两弟兄,分别是葛康俞和葛康素。无意中看到一本书:上、中、下3本的《据几曾看》,宣纸精印,高档装本,原稿影印,繁体竖排,类似这样精美的书,非常少见。而主文《中国绘画回顾与前瞻》,仅9万余字。问题是,这本定价280元一本的《据几曾看》2003年8月出第一版,至2009年12月,又加印第二版。这样的书,居然也在畅销之列。而该书的作者就是葛氏3兄弟中的老二葛康俞。

  一根拐杖,一本书,为我们揭开了清末民初安庆葛姓家族与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的联系。

  1 初识康俞

  《据几曾看》楷书葛康俞小传,以及《中国绘画回顾与前瞻》校勘过录,出自吴孟明之手。

  吴孟明与葛康俞是亲戚关系。吴孟明比葛康俞小一辈,她的奶奶,与葛康俞的岳母,是胞姊妹。吴孟明的奶奶是大姐,葛康俞岳母是二姐。

  关键是,她们姐妹的弟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陈独秀。

  据《陈氏家谱》载,陈独秀父亲陈衍中,“生女二:长适吴向荣,次适邑庠事姜超。”吴向荣之孙是吴孟明,姜超之婿则是葛康俞。从这个脉络去梳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延年、陈乔年,与葛康俞是表兄弟关系。

  不仅仅如此。

  民国初年,陈独秀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与教育司长邓绳侯关系密切。邓绳侯生有3子,邓仲纯、邓季宣、邓以蜇,他们的姐夫葛温仲,是安徽省立全皖中学校长。

  葛温仲是什么人?葛康俞的父亲!

  也就是说,葛康俞与邓氏3兄弟是亲得不能再亲的郎舅关系,而邓以蜇之子,两弹元勋邓稼先,则与葛康俞为表兄弟。

  安庆城3大家族,陈氏,邓氏,葛氏,就这样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葛康俞生于宣统三年(1911),小舅舅陈独秀32岁。虽然辈分相差,年龄相差,但葛康俞与陈独秀关系密切。葛康俞对舅舅是崇敬之心,陈独秀对外甥是关爱之情。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欣赏书画。

  《据几曾看》如何写出?葛康俞“序”头一句便有交待:“予自北平舅氏归,乃知书画有益,可以乐吾生也。”正是在舅舅陈独秀影响下,葛康俞“日课读毕,向晡更习字画,或研著录。公私有书画,必就展看,每不能忘……间日笔数百字,略记平生清赏,遑言著录。用识过眼姻缘,以慰他时惜念。”

  1938年春,27岁的葛康俞和弟弟葛康素,由安庆跑反至汉口,不久兄弟俩专程赶往武昌双柏庙后街26号,看望舅舅陈独秀。此时陈独秀年近花甲,又刚从劫难中逃出,须发斑白,但依然精神饱满,声音激昂。聊到兴处,陈独秀铺开纸笔,书写赠方孝远小诗,赠与葛康俞:“何处乡关感乱离,蜀江如几好栖迟。相逢须发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

  仅仅4年之后,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6月1日下葬,墓地在江津大西门外鼎山麓康庄。而墓碑上“独秀陈先生之墓”7个大字,就出于葛康俞之手。

  落笔时,凄怅之心可想而知。

  2 独秀书法

  2010年秋,有藏友打来电话,说有两张安庆老照片,愿意提供。赶紧过去,结果很失望,只是普通的民国人物。正准备离开时,意外发现照片的主人姓葛,叫葛康素。眼睛一亮,马上联想到葛康俞,急急追问,对方又笑眯眯地拿出了一幅画作,葛康俞的画作。

  严格地说,这是一幅小品。水边有岸,岸上有石,石上有树,树下有桥,桥上有车,车上有人。人分男女,女分老少,形不同,神不同,韵不同。画左题款:“懒听谷雨催啼鸟,爱坐春光趁小车。”下为“庚辰春正月首日康俞画”。

  “庚辰”为何年?依据葛康俞生平,应该是1940年的大年初一,也就是公历2月8日。这一年葛康俞是而立之年,但因战乱,与陈独秀一道,缩居在四川江津。

  再追问,对方又拿出一张照片,说是陈独秀的一个条幅。

  深藏近90年的陈独秀书法,露出冰山一角。其实,这是它二度浮现。

  1990年5月,第5期《近代史研究》有《陈独秀认识李大钊时间考》:“1984年春,笔者见到两条字幅,写的是同一内容的一篇"追记"。这个"追记"是陈独秀得到李大钊书法,而在事隔十余年后又将这个书法转赠他人时所作的一篇追忆文字。只是其中一条字在行文上对个别字句,稍事作了一些斟酌圈改,另一条字显然是按圈改过的内容重书了一份。经辨认,这两条字均出于陈独秀的手笔。”

  文中的“笔者”,是时任安庆市博物馆馆长的胡寄樵,书法大家林散之弟子之一,也是安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为文物家,作为书法家,胡寄樵对它都格外看重,经过考证,他认定此为“保存完好,系宣纸质地,未经装裱,纸白如新,高110厘米,宽18厘米,分四行,凡125字,首行32字,次行35字,再次行32字,末行26字,均隶体书写。”之后,他以书法家的眼光,评价“其字拙朴苍劲,甚得汉碑遗意”。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