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桥村的符姓人 勤劳朴实

2013年06月25日 | 阅读:1750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有一座桥,叫做村东小桥,有一个村叫做符桥村。
    一位叫做符德立的老人,在符姓家谱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让我们走进符桥村,走进符桥符姓人。
    5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商水县产业集聚区符桥村。该村在商水县城西北方向,一条小河流经村子的东头。在村民符大申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民符德立的家。据介绍,符德立是该村退休村干部,现年71岁,拿村民的话说,他在村上爱管闲事,是村民眼中比较有学问的人,也是村民信赖的人。再说,几十年前符姓续家谱,就得归功于符德立,是他使村里的符姓人成功与外省符姓人取得了联系。

  符德立介绍,符桥村有500多口人,约95%的人姓符。听说记者要了解有关符姓的历史文化,符德立显得很兴奋,也很热情,他为记者搬来凳子,开始讲述他们符姓人的故事。

  多年前,符桥符姓人一直想找到自己的根,可一直未能如愿,也未能和外地符姓人取得联系。就在3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符桥人和安徽省铜城、界首的符姓人取得了联系,同时也和太康县符草楼镇的符姓人取得了联系。也就在这一年,周口符姓人和安徽界首符姓人同续家谱,成为一家人。

  采访中记者得知,符桥村原属于商水县汤庄乡辖区,前几年被划归商水县新城区,现在属于商水县产业集聚区的一个村庄。

  符姓,百家姓中排名第227位。符,是古代君王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作用类似于令箭,而玺是大印一类的东西。春秋时期,秦国设置有符玺令这一官职,就是专门管理兵玺印的。鲁顷公的孙子公雅曾在秦国担任符玺令,他的后代以其官名为姓,称为符氏,这就是今天符姓的起源。

   商水符桥有符姓人

  符桥因村东小桥而得名

  符德立介绍,符桥符姓人在此居住已有200多年。说到此,符德立屈指算了算说,符桥符姓人到现在已经12代了。

  说起符桥人符姓来祖来自何方,当地村民没人能说得清楚。不过,有关他们来祖的一些故事,他们却耳熟能详。

  200多年前,符桥符姓来祖最先逃荒到商水县城关乡八里湾一带,由于生活困难,后又迁至川汇区刘方平一带,可生活还是难以为继,无奈之下,又辗转来到如今的符桥一带。那时候,符桥所在地还没有村庄,只是在现在村子东头的地方有个窑厂。为了生计,符姓来祖就在窑厂干活挣钱,养家糊口。后来,符姓来祖就在现今符桥村所在的位置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发展到现在,已经有500多口人了。

  说起村名的来历,符德立说,当年符姓来祖在此落户后,人丁逐渐兴旺起来,他就寻思为自己生活的地方取一个名字,“取什么名字呢?当年村东头有个小河,河上有个小桥,他就把村名取成‘符桥’了。”

  符大申介绍,由于符姓来祖勤劳起家,符桥符姓人不忘祖训,代代勤勤恳恳。新中国成立前后,村民大多以卖灯草(可做灯芯)为生,符桥灯草当时卖遍方圆几个地市,“那时候,符桥灯草在方圆数十里响得很呀!”

  后来,随着灯草用量的减少,符桥灯草生意也逐渐萎缩。之后,符桥人发现用皮子做的鞋脸儿比较畅销,符桥的大部分符姓人又做起了卖鞋脸儿的生意,“我们符桥人看准的生意,大家都会干,并且合作得也很好。”符大申对记者说。

  如今,符桥村的符姓人有在村里办预制厂的,有搞养殖的,也有在商水县城开饭店的,总之,只要能挣钱,符桥人就不会闲着。百姓通谱网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