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蚌埠及周围崔氏探讨
在苏鲁豫皖交界处,定居着几支均称为“博陵郡、三戟堂”的崔氏宗族。博陵郡实为清河郡之误,笔者已有专门更正。二00五年以来,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掌握一批谱牒墓志资料,了解大量家族流传说法。通过研究分析,调查考证。现将有关来龙去脉介绍一下,供宗亲参考。徐州及周围自古多灾多难,古黄河从中而过,黄河泛滥,连年水灾,白浪滔天,国家典籍尚且荡然无存,何况民间谱牒。再加上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兵荒马乱,人民困苦异常。因此修谱难,存谱更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地寻根问祖、修谱联谊如雨后春笋,如火如荼。徐州蚌埠各地崔氏较大家族修谱世纪初均告完成。邳州、睢宁“下邳支”的荣田曾祖、崔海祖、我父亲士奇公、玉环、文洪叔、学冉、鼎宏兄,铜山、徐州的“吕梁支”的相松、相霖、秀芳叔等,灵璧、睢宁“崔楼支”的崔巍族曾祖、建北族祖、德科族叔、宪军族孙,怀远、固镇“怀远支”的荣斋族高祖、兴新族祖、海云族叔,还有北和族兄等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有丰县“丰县支”、沛县、滕县“沛县支”,永城、萧县“崔张谢陈四姓支”因手中暂无资料,无法探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不久,广大宗亲近百年没有联系,虽然各个家族积极踊跃,难免世系混淆、信息失传、上无法追溯根源、下无法分清支系等现象。笔者根据调查考证,特做初步探讨,特别欢迎宗亲族人批评指正。
一、家谱较完善仍有不足的灵璧崔楼崔氏
寻根问祖、考证世系只有以谱牒完善的家族为主线。然后逐步扩展。安徽灵璧九顶崔楼谱牒比较完善,是考证我们地区崔氏不可多得的宗谱材料。我们考证徐州及周围崔氏就以该支为主线,逐步展开。该支崔氏先后与明嘉靖十三年由崔廷试修草谱,乾隆三十年崔可全(号荆藏)主修正谱。清道光十二年崔觐文三修,清光绪二十年崔树德四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崔友筠(字竹轩)五修。二00四年崔德科、崔巍、崔建北、崔宪军等与怀远合修(六修)。每次均有谱序传世。
根据谱牒记载,该支崔氏始祖荣二公明洪武十三年由北直永平府迁安县迁来邳州段其营屯粮 。来源地点明确,但为什么来邳值得探讨。笔者二00五年6月去河北省迁安县到大崔庄镇等崔氏家乡考察,发现明朝迁安县并无移民外迁,而且明初政府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大量向迁安县移民。看来荣二公来邳另有原因 。查《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一:洪武“十三年(1380)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户,悉还为民。”荣二公只能是“悉还为民”的“山西民为军者”。靠近山海关的迁安县的荣二公怎么又成了山西人呢?查康熙年间《邳州志》记载,明朝洪武十三年朝廷在邳州屯田,置邳州卫。共建五十大营。每一个营由一百户组成,由这个营的百户长的姓名命名为大营名。五十大营中没有段其营只有段杰营。而段杰营所处位置恰好是今段其营所在地。只能理解为段杰是这个营的百户长,段杰去世后其子段其(《邳州志》上作“启”)继承而改名为段其营。这样就可以清楚的划一个轮廓,荣二公是永平府迁安县人,元末因南流参加朱元璋反元起义军,或者为元军士兵,战争中投奔反元起义军。总之为反元起义军战士。这个部队首长段杰恰好是山西人,洪武十三年段杰“悉还为民” ,荣二公作为一兵也随段杰屯居而定居邳南段其营。
崔楼谱屡次记载荣二公有兄荣一公居凤阳府怀远县,而怀远与荣二公所居段其营相隔二百余里之遥。这是什么原因呢?查康熙《邳州志》得知,荣二公屯田段其营的洪武十三年,邳州与怀远一样属于凤阳府。明初移民朝廷有规定:同姓一家移民不允许同居一村。如河南永城县古城村崔氏就为逃避这项规定而改为崔、谢、张、陈四姓。这样后来荣一公“又南徒”,只好选择同属于凤阳府的怀远县定居。荣二公留居邳州,而崔楼今却属于安徽灵璧。现在的段其营既不属于灵璧,也不属于邳州,而是属于睢宁,睢宁双沟镇长埝才是原来的段其营。后来人口繁衍增多,一部分人移居邻近,后形成营外,也就是现在灵璧九顶崔楼。直至民国初期北洋政府这个地方建制还属于邳州崔楼十四团。根据康熙《邳州志》载:洪武十五年朝廷从凤阳府划邳州归淮安府。因嫌睢宁地小,又划邳南十四乡归睢宁,而屯粮的五十营仍归邳州,这样黄河南十三营地在睢宁,政属邳州。明初采取扶植屯粮政策,五十营种地不纳粮。后来这种优惠取消了,但邳州无法去睢宁缴粮,而河南十三营又强调自己属于邳州,不理睬睢宁。邳州以黄河十三营为借口,声称这一带都属于邳州。睢宁以十四乡为借口,声称这一带属于睢宁。明清两代,争执不下。形成这个地方整个明清两代五百余年种地不纳粮,我们崔楼同宗也享受这世上绝无仅有优待。真是皇恩浩荡啊!崔楼谱虽然较为完善,但今人能够看到的仅仅是部分五修家谱和六修家谱,历次谱序只是传录下来。其中有几个问题仍需探讨。
1、该支第一次修谱(草谱)是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距荣二公洪武十三年(1380年)迁段其营154年。主修崔廷试自称十一世孙,每一世相隔15.4年,不符合古代一世三十年左右,各个家族均如此。因旧时医卫条件差,婴儿死亡率高,传世相隔时间长。但不知廷试公十一世从那代算起,还是时间长(154年)流传说法有误,或者后人转抄有误。
2、该支二世兄弟四人甲、由、申、田。崔廷试草谱只称荣二公“始祖告终,殡葬本营之阳,维时二世祖甲公、由公为之勒碑刻铭以志不忘。”而无申、田消息。崔友筠五修更称“三四公已失传”。 而二世以后又单传六世,第九世“修”字起,长房义修、礼修、智修、信修。看来是按儒教仁义礼智信起法,那么仁修呢?现存谱义修、礼修、恳修三支传世,另有五支后世无考。
3、第九世以后又有三支没有传人,现存民国十四年五修家谱尚缺一卷。一修家谱(草谱)嘉靖十三年(1534年)距二修家谱乾隆三十年(1765年)相隔231年。难免遗失讹错,根据以上纪录,可以看出此支人口流失过多,还得继续查找。
4、乾隆四十一年,古沛简庵的陈九仪为荆藏公(崔可全)的二修族谱写的谱序称:“先生十四世祖自永平迁于圯上,因遂家焉。世办漕务,自前明迄与我朝,历四百余年,绳绳不赞。”看来荣二公定居段其营不久,其后世就搞漕务运输了。而历次家谱均无漕务之说。难怪这个家族人口不断流失,段其营毕竟离运河很远,后世为了漕务方便就沿河定居了。这些定居沿河的漕务者之后还要崔楼本家继续寻找。
二、值得认真研究的怀远大族乐善堂(三戟堂)
崔氏灵璧崔楼家谱屡次提到怀远本家即荣一公后裔,二00四年两支崔氏合修《崔氏联宗谱》(崔楼六修、怀远四修)。但从两支谱序分析两支崔氏差异很多,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特做初步探讨 。
《崔氏联宗谱》时崔楼崔建北做序称:“怀远支族人荣斋携谱来崔楼找支合修,崔楼谱屡次序言提荣二公卜居兹土,荣一公南徒怀远,而怀远谱只有谱石印三戟堂、博陵郡,内无谱序无法详细考证。 从堂号相同,就从同一地址迁来,君住怀远等粗略材料来看,仿佛荣一公后裔,就决定合修。”这就是崔楼对合修的态度,看来得到怀远认可,已经写入谱序。
怀远崔氏是这个地区最大一个家族,分布在怀远、固镇、宿县、淮南、灵璧、泗县、睢宁等地,有十多万人。该支历史上进行四次修谱。明成化六年(1470年)一修,清光绪九年(1883年)二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三修,二00四年四修(与崔楼合修)。该支现存前三次修谱有谱无序,很难考证。这次《崔氏联宗谱》进行了介绍。称始祖崔仲祥元末明初人,家居山东兖州府喜鹊窝老鹳巷。公元1321(应该是元至治元年)年迁至凤阳府怀远县梅家桥东陈家村。共兄弟三人,老大崔孟祥居宁国府甘棠村,老三崔季祥去江南宜兴。该支属“三戟堂”崔氏。明洪熙元年(1425年)崔仲祥曾孙崔聚官封左军都督佥事。是年秋成山侯聚众反叛,崔聚奉命赴昌江平乱,壮烈牺牲。宣德皇帝赐建忠义祠,赐号乐善。该支因此又称“乐善堂”。清咸丰十一年(1860年)族人在北新集建崔氏祠堂名“乐善堂”。笔者二00五年十一月在族兄灵璧崔北和陪同下,考察了被称为谷堆眼的这一支发源及中心地区,在灵璧、古镇交界地方。并且看到崔仲祥墓碑及崔聚墓碑。该支第一次修族谱明成化六年(1470年),距元至治元年(1321年)已经149年。而二修族谱清光绪九年(1883年)又过了413年。由于相隔年代久远,尽管族人做了不懈努力,流失错讹恐怕是难免的。要想彻底搞清这一支源流,还需怀远宗亲共同努力挖掘。笔者根据调查了解的民间材料,分析研究现存文献,提出本人初步浅见,供族人共同探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