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一祖肇两姓 理学治天下

2013年07月15日 | 阅读:1274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程姓得氏始祖较为认可的说法是以国得氏和以邑得氏。作为一个国名或地名,“程”至少商代就已出现和存在。真正能考知的是西周初期所分封的诸侯国之一的程国,他的始封之君是伯符。伯符在西周初担任“日正”官职,在周公平定管叔、蔡叔等叛乱、营建成周后又献三异之瑞,因而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国(今河南洛阳)

较早见于史书的程国人物,是程国的第五代国君休父。到了春秋战国时,程国灭亡之后,程国的遗民一部分以国为姓,出现了程氏;另一部分则以休父的官职大司马为氏,出现了司马氏。有的记载还有这样的说法,说是程伯休父有儿子仲庚和仲辛,仲辛的后裔为程氏,仲庚的后裔为司马氏。因仲庚和仲辛都是程国的著名国君,所以,他们都是程姓人群的共同始祖。

伴随着程姓在中原地区的发源,程姓的漫漫播迁路也同时开始。

西周后期,随着程伯休父为官迁徙到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一带,从此关中开始有程姓先民。西周灭亡后,程伯休父的后裔又多迁到晋国去避难,加之晋国又有卿族荀氏的支子的后裔改为程氏,因此,春秋时期的晋国成为程姓先民聚集之地,其中程郑、程滑、程婴等都是名垂史册的人士。

到了战国时期,程姓先民已经广泛分布于包括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的赵国是这一时期程姓人群最为集中地区,而赵国都城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邯郸(今属河北)都有程婴后裔。程婴的儿子伯丕被奉为安定、京兆、咸阳、天水诸程始租,这一支程姓人群发展为安定程氏,为程姓的一个重要望族。

程姓唐代最盛列全国第二大姓

秦时,程姓先民开始迁到长江流域。程林从中原地区迁到今江苏苏州市,他开办酿酒作坊,当时的乌程县之名(今浙江湖州市南)就是为纪念他和另一酒匠乌巾而取的。

汉代出现了程姓的主要宗派广平程氏。广平是程姓集中心居住的地区,汉代程姓先民中的文臣武将,大多出自广平程氏。西汉初,长城以南地区也有程姓先民足迹。

在魏晋南北朝,程姓郡望初步形成,如魏晋时期的东郡东阿程氏,西晋时的河南程氏、广平程氏、新安程氏都是本郡的名门望族。而这一时期因战乱频仍,黄河流域程姓人士大举外迁,程姓的分布更加广泛,地域南达岭南的珠江流域,北到长城以外的蒙古高原,西至河西走廊,东临海疆。南朝齐时,岭南地区又有乡贤程旻,隋朝时为纪念他,称他所在乡为“义化”,流经当地的江水为“程江”,所在县为“程乡”(今广东梅州),后被奉为梅州程氏始祖。

隋唐五代时期,北方程姓得到迅速发展,南方程姓开始回迁北方,而在全国,程姓南宗和北宗并驾齐驱。程姓在唐代最盛,唐高宗时,广平程氏在全国十大姓氏中位列第二,地位显赫。

在宋代,河南程氏和新安程氏在程氏群体中最为著名。北宋时,程秀家族一支在程羽时由醴泉迁居都城开封,不久定居洛阳,另一支在程琳死后亦居家河南伊阙。北宋灭亡后,河南程氏南迁建康(今江苏南京)和池州(今安徽贵池),留居伊洛地区者因避乱而不知去向。南宋“二程”所创立的理学呈现兴盛之势,但其家族却逐渐衰落下去。

到了明清时期,程姓的迁徙更为频繁,其主要流向,一是由河南西部和山西至河南东部、河北、山东,一是自安徽徽州向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乃至四川播迁。到清代后期,程姓在中国各地已有广泛的分布,并形成了许多地域性的派系。港台地区也有程姓分布,同时,程姓还有不少侨居海外的印尼、新加坡、美国夏威夷、日本、西欧等地都有程姓定居。

二程理学治天下

程颢、程颐兄弟二人都出生在父亲程向的任所黄陂县(今属湖北)衙。其父通判南安军(治今江西大余)时,兄弟二人就师从道学精深、父亲的好友南安军司理参军周敦颐学道。

北宋仁宗嘉祜五年(公元1057),程颢考中进士,自此先后任主簿等职。他广施仁政,政绩显著,蜚声朝野。宋神宗熙宁初年,他积极向皇帝进言治道,认为“君道以至诚仁爱为本,求贤育才为先”,得到神宗的肯定。因对王安石的新法持异议而被罢职,后又历官监西京洛河竹木务、太常丞、知扶沟县、监汝州盐税等,其政绩尤以抗洪赈灾、缉盗安民、尊师重教等为人称道。

程颐“幼有高识”,18岁上书劝谏仁宗以王道为心、生灵为念,黜世俗之论,期非常之功。24岁游太学,撰《颜子所好何学论》,阐述“学以至圣人之道”之旨,为当时主管太学的胡瑗所赏识,被聘为学官。但他在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主要替父亲办理文牍。宋英宗治平二年,他在磁州代父草拟应诏上英宗书,陈纲纪、选官、安业、政肃、民和、武备等“治安六事”及“立志、责任、求贤”等“世务三端”,《请宇文中允典汉州学书》和《试汉州学策问》等文中,则阐述了有关教育与治学方面的思想。

元祜初,经举荐任汝州团练推官,充西京国子监教授,接着除秘书省校书郎,充崇政殿说书,专为皇帝讲经,又差兼判登闻书院。次年,因受排挤,罢崇政殿说书。后又受朋党牵连,被放归田里。元符三年四月被赦免,官复宣德郎,不久任通直郎,权判西京国子监。崇宁元年,再次受到元祜党禁打击,被夺官职,并“追毁出身以来文字,其所著书,令监司觉察”,五年方复宣德郎致仕,大观元年病逝。

程颢、程颐兄弟最大的志趣与成就是求道和学术。他们著书立说,讲学授徒,共同创立了以“天理”为最高范畴的学术思想派别——洛学。熙宁五年,兄弟两人在洛阳创立学派,开馆授徒。

据其门人所载,程颢被贬后,“居洛阳殆十余年,与弟伊川先生讲学于家”,“士之从学者不绝于馆,有不远千里而至者”。同时,他们还经常与司马光、吕公著、邵雍、张载等知名学者议政论道,切磋学术,使洛学形成体系,发展臻于成熟,开始走向全国。

程颢死后,程颐继续论学传道,讲学授徒。在涪州编管期间,他潜心治《易》,完成了主要著作《伊川易传》,这标志着洛学庞大精密的学术思想体系的最终完成。在儒学走向衰落之际,程颢和程颐适应时代形势,博采各家之长,对儒家经旨作了新的发挥和创造,为儒学发展开辟了新道,其功不可没。

程颢和程颐兄弟生前在政治上长期遭受排挤和贬放,其学说也被视为异端邪说。直到南宋后期,他们的社会地位才开始提高,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后来,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清康熙二十五年(1680),将二程进入为贤,位列孔子及门之下、汉唐诸儒之上。次年,又赐两程祠“学达性天”匾额。乾隆十六年,皇帝派使臣祭奠二程,祭文称他们是百世的“真儒”和“哲人”。光绪二十七年,特派礼亲王访谒两程祠,并赐给“伊洛渊源”和“希踪颜孟”两块匾额。这种崇高的荣誉和褒奖,基于二程理学倡导封建礼教、强化伦理政治,有利于统治阶级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成为一种官方哲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思想领域中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对世界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由于二程贡献巨大、地位显赫,其故乡伊洛地区程姓就将二人以前的世系称为上世系,而把二人之后作为下世系的始祖,伊洛地区程姓变成了河南程姓的正宗,程姓人也因此而倍感荣耀。

故里祠堂忆先贤

在今河南扶沟县城内的大程书院,是程颢于神宗熙宁八年至元丰三年在扶沟任知县时所建。明嘉靖二十五年更名明道书院,清乾隆年间更名大程书院,书院最后为“立雪讲堂”。

在河南伊川县城南的呜皋村有伊川书院,它是程颐于神宗元丰五年创办的。程颐在此教书20多年。元延祐三年重建,仁宗赐名“伊川书院”。清康熙二十七年,嵩县知事徐士讷又修葺扩建,新建大殿三间,专祀程颢、程颐兄弟,称“两程祠”。

“两程故里”在河南嵩县田湖镇程村。故居始建于宋徽宗崇宁二年,程颐逝世后,后人就在当地立祠。明景泰六年皇帝下诏,命名程村为“两程故里”,并在村东半公里处,敕建石牌坊一座,上书“圣旨”,下书“两程故里”。

二程墓在伊川县西1.5公里白虎山下,程颢、程颐兄弟祖籍中山博野(今河北蠡县),其曾祖父程希振死后葬于伊川,其家遂迁居河南府(今洛阳),宋崇宁三年,居嵩县程村,二程死后随祖茔而葬。

除二程外,在历史上,程姓族人中英才辈出。知名的“程婴救孤”的故事,在今天仍为世人敬仰。

程婴是春秋后期晋国的一位义士,在危难中营救了友人赵朔遗腹子赵武,并将他抚养成人,恢复爵位,然后自杀殉友。后赵武及其子孙成为诸侯,为程婴修墓建祠,每年春秋两祭。

而被后人奉为梅州地区程姓始祖的程昱,生前在乡民中威望很高,被列入“梅州五贤”之首和客家名人榜首。今祠堂虽较为破旧,但主殿尚存,程姓宗人和客家人多前往参观凭吊。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