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街程氏贞节牌坊拆毁始末

2014年01月20日 | 作者:百姓通谱网 | 阅读:1810 | 来源: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程氏贞节牌坊

核心提示:程氏贞节牌坊,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雕琢精细,工程坚固,系七里山塘古迹之一。19282月,这座久经风霜雨雪、战火硝烟,矗立180余年的牌坊,没能逃脱被拆毁的噩运。

牌坊,俗名牌楼,是封建时代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流行于宋而盛行于明清。明清两代,苏州古城内牌坊林立,走在街巷上,抬头见牌坊,低头过牌坊。位于苏州城区西北部的山塘街,东接阊门,西连虎丘,如今还残存着许多节孝牌坊,包括贝程氏节孝坊、唐肇虞孝子坊、陶张氏贞孝坊、萧烈妇坊、陈张氏节孝坊、俞胡氏节孝坊等。这些古时为表彰节妇孝子而立的牌坊,虽是封建礼教的产物,但作为历经风雨后的历史遗存,依然值得珍视和保护。

这里要讲述的是一座拆毁于1928年的贞节牌坊,今人虽再也无法一睹其风采,但探知这段拆毁牌坊的往事,或许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文物古迹留存下来的难能可贵,进而更生爱惜之情和维护之责。被拆的牌坊系清代为张宗福妻程氏所立,据《虎丘山志》记载,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雕琢精细,工程坚固,亦系七里山塘古迹之一。19282月,这座久经风霜雨雪、战火硝烟,矗立180余年的牌坊,没能逃脱被拆毁的噩运。当年的《苏州明报》对整件事情作了详细报道。

始作俑者,即是家居山塘街井泉弄口的漆匠褚品璋。他仗着父亲在上海做生意,家庭富裕,便肆意妄为,先是霸占了附近的祠基,而后又觊觎沿街的程氏贞节坊。但是牌坊极大,又临街,公然拆毁,翻造房屋,必然引起社会关注,从而招来公愤。于是褚品璋向山塘市民公社表示,“愿将牌坊石料值洋数百元,报效公社”,以期收买市民公社,藉平民愤。山塘市民公社召开了会议,大家纷纷反对,主张保留古迹。褚品璋的诡计没能得逞,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

这年的正月二十五日,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褚品璋勾结了工头王双喜,率数十名工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机器车将牌坊拆毁。彼时,也有市民群起而阻止,褚某却大言不惭,对众宣称,此次拆毁牌坊已与士绅刘董接洽妥帖,谁敢反对?就算警察来了也不能过问。有人立即向山塘市民公社报告。市民公社派员与警所联系,要求警察出面干预,勒令停工。双方僵持不下。正在交涉之际,第二日清晨7点钟,工头王双喜带了工人径自将牌坊拆卸了。王双喜还恶狠狠地扬言,谁敢上前阻止就打谁。一时间市民只敢围观,而没人敢上前阻止,警察见王双喜人多势众,也裹足不前。一座近二百年历史的牌坊毁于一旦。

消息见报后,市民纷纷表示痛惜,官方也介入调查褚某擅自拆毁贞节牌坊一事。经第一警察分所巡官徐伯英讯问,褚某辩称“民国六年向汪姓购得该处基地,此项牌坊亦在其内,曾经呈准市政处建筑”。徐伯英令其呈验契据,褚某竟耍起了无赖,“坚执不允”。

程氏贞节牌坊的西面有祠基十余亩,时为萃芳园租借,系清代官吏慕天颜(康熙年间,曾任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专祠公地,均有碑刻可考证。自从被褚某占为己有后,碑石已被毁殆尽,但是该祠基在《苏州府志》、《虎丘山志》中仍有记载。市民代表蒋柏如(顾得其酱园经理,任职于山塘市民公社)至刘董处探询,才知褚某系假借名义招摇,刘董并不知情。当他得知竟然有人敢打着他的旗号公然拆毁古迹时,大为震怒,遂将褚、王招来诘问,两人互相推诿。刘董一怒之下,欲诉至官厅,状告二人假名招摇之罪。褚某见事情闹大了,恐有牢狱之灾,向蒋柏如哀求,请他求情,愿将拆毁之牌坊雇工恢复原状。此时,恰逢徐伯英亦至刘董处,将褚某假借名义,横行霸道,种种情形当众宣布。徐伯英再次让其出示祠基的契据。在事实和人证面前,褚某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被移交市公安局讯办。

这出拆毁牌坊的闹剧收场了。今天的七里山塘少了一道可以驻足观赏的古迹。漫步于斯,在残存的几处牌坊前伫立凝思,它们似在向过往的行人无声地述说着一段段过往,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和追思。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