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姓来源
宾姓来源
在中国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如“甲骨文”中,“宾”字图形画的是:“在房顶下,有一男一女,男人站着,女人跪着为他服务”。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当时是母系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只有女方有固定居所,女方占主导地位,拥有绝对强权。当男女双方互相看中后,女方就会邀请男方到其居所,为他服务,过夫妻生活,繁衍后代。这时的男女双方之间是“互敬互重,阴阳调和,保持动态平衡”的关系。因此才有“宾,所敬也”(《说文解字》)的意思,也才有“相敬如宾”的成语。而当今有些误解,说“相敬如宾”,就是指夫妻之间像客人一样,那是对“宾”字本义的曲解。 因此,“宾”字的正确解释为:一、互敬互重,阴阳调和,保持动态平衡的关系,如“相敬如宾”;二、特别受尊敬的人,如“国宾”、“贵宾”,后引申出宾客的意思;三、“姓”,如“宾圉”、“宾须无”等。
第一个渊源源于有穷氏,出自夏王朝时期司空宾圉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宾圉,是东夷族有穷氏部落的族人,当时为首领神箭后羿的臣下,即夏王朝少康执政时期的司空宾圉(公元前1905~前1884年待考)。在少康结束了后羿与寒浞四十年左右的统治,并恢复了夏王朝姒姓政权后,其在位的二十一年期间(公元前1905~1884年待考),任用当初后羿的旧臣、正直的宾圉为司空(掌管土地、城建、营造等)。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到了春秋初期,宾圉的裔孙宾胥无(宾须无,公元前685~前641年待考)曾出任齐国大夫,主管军事,与管仲一起辅助齐桓公姜小白称霸中原。在宾胥无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宾氏,世代相传至今。宾胥无下传至宾媚人,由于他擅长外交事务,在周定王姬瑜八年(鲁宣公姬馁十年,公元前599年),被鲁宣公聘请为上大夫。到了周定王十八年(齐顷公姜无野九年,晋景公姬孺十年,公元前589年),宾媚人又出任齐国国佐,为齐国上卿。在宾媚人的后裔子孙中,则有以先祖的官职“国佐”为姓氏者,省文简化为单姓国氏、佐氏,佐氏后又有简笔为左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宾氏族人大多尊奉宾胥无(宾须无)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晚期武丁时期贞卜史官,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从最近收集的近百年出土的甲骨文考古资料中,台湾学者宾泽欧发现在殷商晚期武丁时期,有一重要的贞卜史官,名姓为“宾”。在出土的许多武丁时期的甲骨契刻卜辞上,都有他的贞卜纪录以及签名。据专家学者考证,“宾”为当时“宾氏族”的首领,入为商朝君主武丁服务,任重要贞卜人的职务,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史官。当时宾氏族有封地名“宾”(今陕西邠县),首领也曾封有爵位称“子宾”。
如果这些资料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考证,就可以将宾氏家族的历史从东周春秋再往前推至少五百年来,直到殷商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400~前1300年左右)。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