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孝萱先生學術簡述
卞孝萱,譜名敬堂,又字映淮。江蘇揚州人。1924年6月20日生。儀征卞氏為揚州詩禮望族,然先生三月而喪父,家道中落。中學畢業後,即往上海謀生,1948年肄業於上海立信會計專科學校。曾先後就職於上海遠東商業銀行、上海及廈門中國實業銀行。工作之余自學文史書畫,轉益多師。為柳詒徵、金毓黻、陳寅恪诸史學大家獎掖稱許。1956年受薦入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在范文瀾指導下,協助修訂《中國通史簡編》。後又協助章士釗校勘《柳文指要》。文革後期,南歸終養。1976年至1981年任揚州師範學院副教授。1981年至1984年任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委宣傳部長。1984年任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副教授,1986年起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擔任《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副主編;並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會長、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會長、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常務理事,以及中國唐史學會、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等多個學術團體顧問。2009年9月5日卞孝萱先生在南京逝世,享年86歲。
先生嘗自敘身世曰:“母李氏,年十六嬪于卞,卞之少長皆重之,越三年生萱,萱生三月而孤,露乾蔭既凋,家道中落。母子相依,孤老愁苦。生事之資,悉取給於母之十指也。……母欲自任師傅,又苦未嘗問學,不識一丁。羨魚無網,雖勤何獲。……爰走訪鄰右,丐其指畫,日得數字,還以教子。積餘累寸,日夕不休。……戚黨歎其堅忍,憫其孤貧,群加資助,俾擇師而問業焉。”在寡母辛勤勞作,族人卞綍昌(前清湖北道員、張之洞長女婿)等接濟之下,先生完成小學、中學學業。
先生自學成才,學術起點為清代中期以來的碑傳之學。抗日期間,先生至溱潼小鎮江蘇省立第一臨時高級中學讀書。在此聆聽到國學大師柳詒徵先生講演,闻柳先生講國學與國家之關係曰“國學不亡國家就不會亡”。遂慨然以本國學術為志業。晚年嘗云:“孝萱治史,從近現代入手。日軍侵華,戰火之中文物多有損失,孝萱為了搶救近現代文獻資料,花大力氣收集到大量的近現代名人行狀、家傳、墓碑、墓誌銘等。”擬彙編成書,上繼兩部《碑傳集》,陳垣先生曾預為題《廣碑傳集》書簽。上世紀50年代,先生陸續整理發表《閔爾昌舊存有關武昌起義的函電》等近代史料文獻。90年代初,先生以所藏之碑傳銘狀,輯成《辛亥人物碑傳集》、《民國人物碑傳集》二書。晚年嘗欲補訂二《集》,合為一書,仍用援老题签,惜未竟而歿。
50年代中期以後,先生從范文瀾治學,分門別類整理摘編唐代經濟、文化等方面史料。後又襄助章士釗先生校訂出版《柳文指要》。遂由唐代文史入手,展開研究工作。1963年出版《劉禹錫年譜》,1980年出版《元稹年譜》,以兩部年譜,奠定其在唐代文史領域的學術地位。此外先生還著有《張籍簡譜》、《李紳年譜》、《李益年譜稿》等,出版有《劉禹錫叢考》、《唐代文史論叢》等專著。在唐代文學領域,先生以考史之法研究文學,編著年譜、考實行跡,還原文學人物的歷史面貌。先生第一部專著為研究劉禹錫的,晚年遂取夢得“在人雖晚達,于樹似冬青”詩句,名其書齋曰“冬青書屋”,自號“冬青老人”。
先生幼年,職於家世之故,即愛好書畫。早于1964年,先生即在《文物》雜誌撰文綜合汪鋆、淩霞、李玉棻、葛嗣浵、黃賓虹、陳衡恪之說,考證出揚州八怪書畫家凡15人。70年代後期回鄉終養,任教揚州師範學院,教學之餘,即著手集中研究揚州八怪。其中,尤以搜羅鄭板橋之資料最為劬苦,每至一處必訪諸博物館、藏家。搜求佚文,旁及方志、譜牒。雖拍賣之畫冊、家用之日曆倘有鄭氏书画之作,亦必抄錄拍照以備檢核。傾力編就《鄭板橋全集》,又以編校《全集》之考證辨偽文字,匯成《鄭板橋叢考》一書。
1984年先生轉入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任教,1994年離休。此一階段,先生側重于唐人小說的研究。先生“以小說寫作的政治背景為出發點,從傳奇作者的政治態度入手,專與通結合,文與史互證,旁推曲鬯,以意逆志,透過表面的藻繪,進入作者的心胸,探索作者的創作意圖亦即作品的真正寓意。”[1]著有《唐傳奇新探》、《唐人小說與政治》,發揮陳寅恪先生以唐詩證史之法,轉以小說證史,將文史互證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先生早年搜集碑傳文獻,即已發現家譜的史料價值。早在六十餘年前,先生在淮安訪得《遷淮邊氏譜》稿本,手抄其中關於“揚州八怪”書畫家邊壽民(維祺)的記述,結合其他史料撰成《從<遷淮邊氏譜>看邊壽民》一文。此後先生研究揚州八怪、近代學人多引用家譜文獻。晚年遂以耄耋之齡開拓譜牒研究的新領域。先生利用家譜文獻,研究歷史人物:考其家世,輯其佚文,分析歷史人物的思想淵源及家學背景,撰成《家譜中的名人身影——家譜叢考》一書。然家譜文獻蕪雜,燕石莫辨。先生在考證家譜文獻真偽的過程中運用了多種文獻學的方法,如:避諱學、科舉及職官制度、年代學、校勘學等[2],值得學習借鑒。
先生自學成家,早年藉門第之故,與儒碩耆舊多有筆墨往來。先生寡母李梅清夫人壽誕,先生撰《征詩文啟》,廣請當時名流題詠,錫以詩文,以娛萱堂。從民國癸未(1943)冬開始陸續有邢端、錢崇威、胡光煒、董玉書、朱師轍、李宣龔、夏敬觀、胡先驌、梅文博、秉志、任鴻雋、饒宗頤、劉盼遂、柳亞子、陳中凡、胡士瀅、夏承燾、柳詒征、呂思勉、余嘉錫、王煥鑣、陳垣、俞陛雲、冒廣生、唐圭璋等百餘人題詠詩文。其中,既有清朝的翰林(如邢端、錢崇威)、進士探花(如俞陛雲、商衍鎏)、舉人(如冒廣生、李宣龔、夏敬觀)、秀才(如柳詒徵),也有畢業于新式大學之名教授(如胡先驌、秉志等)。前後得詩文題辭百余首,成《娛親雅言》一卷。以陳寅恪先生之《寄卞孝萱》二首流布最廣[3]。而卞先生最愛李拔可之詩,章士釗曾以一“真”字評該詩。詩曰:
何嘗識字始能師,教學相兼恃一慈。
苦節至今天下少,深恩真有幾人知?
違時彩服仍娛母,循例篝燈不入詩。
善述文章根血性,雷同豈受望溪訾?
先生晚年感前輩大師道德文章,讀其書,想見其人。每有心得,必深求而轉相發明,著《現代國學大師學記》。《學記》一書中共載章炳麟、章士釗、劉師培、黃侃、柳詒徵、陳垣、呂思勉、鄧之誠、陳寅恪、章鈺、盧弼、張舜徽十二位國學大師。以昌明國故,融會新知為宗旨,先生在《學記》前言中寫到“有識之士,受西洋學術之滋潤與啟迪,突破清學藩籬,學術視野更為開闊,治學方法更為先進,融合東西優秀文化,與時俱進,成為現代中國學術之前驅,在學術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先生表彰通學,借張舜徽之《清代揚州學記》,闡發揚州學派“通核”之學術主張。先生尊崇氣節,揭出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陳寅恪《柳如是別傳》皆表彰明末遺民不屈之民族精神。先生每言:“求忠臣必于孝子之家”。先生養親養志,少以孝聞。以身世之故,於著述取捨,每以傳統之價值觀念為指向。以經學、史學為國學之根本,以为學者不能貫通經學、史學則不得云國學大师。
先生自學成家,好學敏求,尊师重道。晚年筆耕不輟,每日黎明即起,早餐後端坐窗前,閱讀著述,及午方罷。每一稿成,反復修改,朱墨煥然。嘗轉述范文瀾先生語曰:“做學問你們是不知老之將至,我是不知死之將至。”教導學生每以范老“專、通、堅、虛”四字為要方,以志不忘師恩。及先生逝世前二小時,尚與弟子胡阿祥教授談韓愈之學,可謂“死而後已”矣。
在長達60年的學術生涯中,卞孝萱先生留下各類著述逾千萬字。2010年先生逝世周年之際,鳳凰出版社將先生生前已經結集及已發表之著述合併出版七卷本《卞孝萱文集》,而整理、點校、主編之書不在其中。(作者:武黎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