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著名岩土工程专家 宰金珉教授

2013年06月29日 | 阅读:716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宰金珉教授是我校土木建筑学科群首席教授,是我校大建筑的领头人,是国家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我国土木工程界知名的学科带头人。他认准方向,严谨治学,执著地、长期不懈地攀登本学科领域的高峰;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引领土木建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过程管理;根据行业特点,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路子,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坚守大学品格,弘扬大学精神,为土木建筑学科群及所覆盖专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艰苦求索,玉汝于成

    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举办本科教育,学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时学校最大的困难是师资不满足本科教育的要求。建设部委派我国建筑高等教育界的知名学者胡松林教授到学校主持行政工作。他与我国几大建筑名校有着深厚的情谊,赴任后即穿梳于各高校之间求贤,毕业于国内顶级建筑院校同济大学的宰金珉就是他于1981年求来的11位文革后首批毕业研究生之一,而此前同济大学已决定将宰金珉派往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从此,宰金珉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南京工业大学、与土木建筑学科紧紧联系在一起。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科研处长(1986)、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1988)、南京建筑工程学院院长(1995)、南京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2001),这一系列的职务升迁充分肯定了他对学校事业和学科发展的贡献,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7)、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硕士点(1997)、岩土工程博士点(2005),这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的获得铭刻下了他从“小树”成长为“大树”的历程;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1999)、第三届国际地震工程会议主席(2003)、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2004)、国家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这一系列头衔或荣誉标明了他在行业内所处的地位。

    他长期从事土与结构物静动力共同作用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取得大量创新性成果,其主要成就和贡献如下:

    第一,土与结构物静动力共同作用理论与应用研究。

    众所周知,建筑物是由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部分紧密联系的整体,上部结构和基础型式的多样性,以及地基土的复杂性,使得计算分析十分复杂,由于长期无法逾越的计算困难,传统分析方法只能将三者独自分析,无法实现共同作用整体分析。他针对共同作用大容量计算的困难,首先从计算方法上着手开展研究,1981年在吸取了解析解和数值解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层状地基模型的半解析半数值有限层法,将三维分析转化为一维分析,有效地解决了层状地基计算难题。

    与此同时开展了多重子结构有限元法的研究,采用分块集成,整体求解的方法,使得上部结构大容量计算问题得以在当时的计算条件下实现。

    正是由于上述两方面的突破,为共同作用整体分析的研究带来了希望,终于在1983年首次实现了上部结构、基础、层状地基共同作用三维整体分析。上述分析方法在合作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上部结构刚度有限性等重要结论进入国家规程,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综合上述十余年的研究成果,他于1993年撰写了我国土与结构物共同作用首部专著--《高层建筑基础分析与设计》。这部近百万字的著作出版后,得到多位院士、专家的好评, 8年中四次印刷,具有广泛的影响,是共同作用领域的经典著作。据中国期刊网检索,1994至2004年间被引用282次,1996年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建筑科技图书部级一等奖。

    随着大量带裙房高层建筑的出现,由于裙楼与主楼在荷载和形体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给基础设计带来困难,针对这一热点和难点问题,他与中国建科院合作,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研究成果为概念设计转向定量设计创造了条件,按此成果设计可节约钢材10~4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周镜院士等鉴定为“成果具有创新性,有较大的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7年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对抗震和防灾问题的日益关注,他进一步开展更为复杂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通常地震波通过土层传给基础,然后传至上部结构,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传统分析方法只能将地震波直接从上部结构底部输入,但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他从理论分析和试验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1995年首次得出深厚软土地基上,高层建筑设置调频阻尼减震装置的效果并不好、甚至会导致部分楼层反应增大等重要结论,成果纳入《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 2004年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二等奖。

    同时又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资助下,完成了考虑土与结构物动力相互作用的大型振动台试验与分析研究,同行专家鉴定为“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4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二,复合桩基非线性设计理论与应用。

    桩基础已成为工程建设中最常用基础型式,但常规桩基设计时,只考虑桩承担上部结构荷载,不考虑土的分担作用,而且采用桩的容许承载力进行设计,使得桩和土的承载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浪费。他作为我国复合桩基非线性沉降控制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1991年首先发表了涉及复合桩基概念的研究论文,改变了以弹性理论为基础,只考虑桩承担上部结构荷载的传统桩基设计方法,突破了单桩容许承载力的传统限制,采用单桩极限承载力进行设计,并明确桩、土分担荷载,这是桩基设计概念的一个飞跃,从而构建了复合桩基这样一种介于天然地基与纯桩基之间的过渡型基础。在此理论框架下,开展了广义剪切位移法,承台下地基土极限承载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进行设计的理念提供了科学依据;最终建立了对整体承载力极限状态(强度要求)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要求)进行双重控制的复合桩基非线性设计理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性地提出了塑性支承桩新概念及其应用原则,实现了通过人为调整基底土和桩顶非线性支承刚度,达到控制差异沉降的目的。设计思想得到实例工程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的验证。

    对于上述研究成果,钱七虎院士等鉴定为“成果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在创新性、系统性、深入程度以及可推广性等方面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研究成果的综合集成以及承载力的利用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复合桩基工作性状和设计方法的研究”成果,在南京、福州等多项工程中得到成功运用,桩基造价比按传统方法设计节约30%~60%,累计获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2003年获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二等奖。

    他总结十余年来复合桩基的研究成果,撰写了我国复合桩基首部专著《复合桩基理论与应用》,奠定了桩基非线性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明确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他的研究成果,紧扣国家建设需求,在分析方法上有突破,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推动了科技进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将起重要作用。

二十余年来,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5攻关等16项研究项目,发表论文125篇,EI检索24篇,专著2部,研究成果在1994~2004年间被引用428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6项、部级优秀图书和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他注重实践,参与超高层建筑、南京三桥、苏通大桥等重大工程项目的论证和咨询。

打造队伍,身先士卒

随着事业的发展和行政职务的升迁,他越来越感觉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而要更好地推进事业发展,提高教学、科研实力,仅仅靠少数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尽最大的可能,建立起一支能打大仗、硬仗、恶仗的队伍。为此,他提出了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以精干、精简、高效为管理队伍的建设要求。

高素质的人从哪里来?首先立足于内部培养。在他的倡导下,土木建筑学科群覆盖内的各学院,都建立起了相对完备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对年青教师首先采取传帮带的办法让他们过好教学关。年青教师进来后,确定老教师指导各教学环节。在过教学关的同时,将年青教师编入科研团队,帮他们过好科研关。为了适应知识更新快的新形势,对中青年教师做出了进修安排,让他们在职攻读学位。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要求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工程能力,在学科内定期或不定期安排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实际工程。为了让教师和学生有相对固定的实践场所,依托学科的力量,成立了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建设监理公司(一级)、建设总公司(二级)。为了让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特别是到与学科有传统友谊的德国高校进修。第二是外部引进。在他的主持下,近十年从校外引进了一批博士。这些人在他的培养下,这些人有的已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上挑起大梁。为了让这些人有更好的发展,他总是不断给他们创造机会,千方百计向上推。为了让这些人安心工作,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有的可以说是煞费苦心。2000年学校分房时,为让引进的人能住进大房子,他主动放弃了分房的机会。

为保护大家的教学积极性,他总是从正面看问题,善意待人,多看别人的长处。在政策措施上的制定上,千方百计地保护教师的教学热情,自觉向一线教师倾斜。

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他不懈的追求。他认为,仅仅有硬件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软件比硬件更重要。在实际工作中,他总是积极倡导同舟共济的人文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坚持民主办学,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师面前,他从来不摆架子。对年青都是来说,他是一个和蔼的长者;对遇到问题的人来说,他是一个倾诉的对象。对青年教师提出的问题,他总量想办法解决。

德才兼备德为先,是他一贯的要求。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育人者自己必须是一个大写的人,否则无法面对学生。即使是搞科研,也必须先做人。他认为,一个只顾自己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将才的,一个追逐蝇头小利的人是不会有大出息的,一个不为百姓考虑的人是不会得到百姓拥护的。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都做到了。这些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数以千万计,没有一件是他自己专用的。

以生为本 回归工程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育人这一中心任务而展开,是他毫不动摇的理念。他认为,现代大学的职能逐步拓展,但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社会服务,或者是社会服务,都必须为培养人才这个中心任务而服务,否则大学就远离了自己的宗旨,为教学而教学,为科研而科研,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

土木建筑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强的学科。我校的土木建筑学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他认为,我校土木建筑学科应该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面向生产一线,应该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行业,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身的特点,是工程型的、复合型的,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在飞速发展,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丢掉传统。土木建筑类学生能吃苦、善动手的传统不能丢。正是因为在这些理念支配下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土木建筑学科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生源一直充足。

为使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上很快就能上手,土木建筑学科紧紧抓住毕业设计这个环节不放。为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近些年来力求让学生做真题,同时结合教师的科研和设计项目,不断丰富题型。土木工程专业的岩土课群原来的毕业设计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基坑支护,现在拓展了地基处理、基础设计等题目。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土木建筑学科已连续开展了四届结构创新大赛。这项赛事已成为我校的大型学生创新赛事之一,不仅仅是学科内的学生积极参加,其他学科甚至是文科的学生也踊跃参与。

为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土木工程学院开展了名师导航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教授和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为本科生开设讲座,介绍各自研究领域的动态和本人的研究成果。他本人也亲自走进课堂为学生开讲座。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建筑类学生的入门课,要求授课教师要站在学科的前沿,孙伟民教授、刘伟庆教授主动承担了该门课程。

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等六个专业设立了本科生导师,30%的学生接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的直接指导。他指导了5名学生。

2005年,由他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该项目由国内外有关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比较研究、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要求的研究、土木工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合理配置与教学计划的协调研究、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组成。这个项目是几年来教学改革成果的汇总,在此之前,结构工程课程群于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课程群(含7门主干课程),岩土工程课程群于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课程群(含6门主干课程)。

五年之前,他就力主参加土木建筑类专业评估,以促进专业建设上水平,提升专业的知名度,便于与国际接轨,让学生顺利通过注册师考试。2001年,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等三个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评估,成为第一个通过三个专业评估的非“211”学校。2006年,鉴于这三个专业的实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均以全票通过了重新评估。

通过多年的努力,土木建筑学科群中的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等三个专业成为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成为校级特色专业。

2006年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在宰金珉教授的带领之下,土木建筑学科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十一五“期间将会乘势而上,铸就新的辉煌。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