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三山 》中关于喻氏高僧的记载

2013年06月05日 | 阅读:807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淳熙三山》南宋福州地方志。原系陈傅良等撰写,由梁克家署名,淳熙九年(1182)成书。三山是福州的别称,因而该书名《淳熙三山》。五代时,福州曾一度升为长乐郡,故又名《长乐志》。编者采择北宋庆历三年(1043)林世程纂修的福州志资料,并增入庆历三年至淳熙九年计一百三十九年事,共四十卷,分地理、公廨、版籍、财赋、兵防、秩官、人物、寺观、土俗九门。

  《淳熙三山》第三十七卷“寺观类五”中有一段关于喻氏高僧的记载。原文如下:

  高盖名山院 平盖里。文德元年置。后唐天成中,闽王赐额。时主僧智幽。并赐铜钟,命马朱记,命服授而不挂。山在县西二百里,周回九里。秀峦插天,常有紫云荫之如盖。因名高盖山。有泉金色,亦号金支山。伪闽将郊天,乃封西岳。以霍童山为东岳。始后汉时,土人徐登《院记》作徐登隐。弟兄姐妹七人隐于此。齐建元初,有僧姓陈氏、号慧炬,与一侍者姓喻氏、号智者,亦入此山,绝粒禅定。唐乾封中,因霍童山赵炳来于白岩,时,樵者戢步林间,见炳与登酌东流水为醪,剥枯松皮为脯,醉卧久之。炳语登曰:吾当先去。子亦速来。登曰:“凤立烟霄迥,桃香碧洞逢。”言华,俱不见。仪凤二年元日,登与弟兄姐妹七人于坛上并蝉蜕上升而去。僧慧炬者,后县宰三请不下,乃遣侍者赴县城,届重光寺始信宿,命浴,坐化。时炬在室内,亦然。今二真身皆存。室前有一石龟,旱祷必应。见伪闽乡贡进士王赡“记”。“记”云:神仙变化非灵洞而不栖;祖佛修行非圣岳而不憩。以王子晋腾身于缑岭,能大师示迹于曹山。虽出凡之路斯然,而达本之原不尔。是谓:控鹤骖鸾之客,以九仙六洞为家;出生离死之人,以大道三界为宅。或金骨化而烟霞停影,空闭古坛;或色身谢而水月回光,却归他世。岂可以凡目识予去住,岂可以凡心测彼变通哉?大闽国西岳名山者,初有神仙以变化,次有祖佛以修行。圣迹聿兴,在于唐朝之前叶。其山,中分六合,高冠二仪。岩根而吼出雷声,峰首而戛横斗柄。寒生六月,风起五天。上有列仙聚会之坛,中有至士修真之室。云云。崇宁三年,敕封:登,净慧真人;慧炬,慈利大师;智者,惠应大师。大观三年,知县郑仁达始建三圣殿室。先是,有徐真君祠堂及东西二室。嘉祐中许公将留题二室云:“上得山来过石门,谒灵特地乞真言。再三许我前程事,敢不留诗荷圣恩。”绍圣初,陈公旸亦继前韵:“六题曾彻九重门,暂阻尧阶奏万言。今日又蒙师许我,汉廷当沛异常恩。”知县施常“诗”:“白云来去自闲闲,锁断千山与万山。羽客已归霄汉去,虚堂流水漫潺潺。”“步尽千山与万山,白云步处叩禅关。晓猿夜鹤应相笑。笑问劳生几度闲。”良翰叙诗:“巨镇标闽越,灵踪肇晋、齐。空坛仙一去,古洞佛双栖。化石龟犹在,烧丹井已迷。尘襟谁复悟,惟听晓猿啼。”

  文章记载了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建设的一座寺院“高盖名山院 ”,寺中有一僧人为喻氏,法号“智者”。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被皇帝封为“惠应大师 ”。全文多叙述该寺的一些灵异现象,可谓出神入化。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