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袁氏家族首位一品大员袁甲三
袁甲三(1805---1863),字午桥,号“端敏公”,袁耀东次子,是清王朝时期袁氏家族首位以“进士”入仕之人,也是袁氏家族首位官居一品的朝廷大员。
袁甲三之母郭氏一生相夫教子、克勤克俭,是带领袁氏家族由贫致富的关键人物。在母亲郭氏督导下,袁甲三自幼刻苦读书,七岁入私塾,八岁出口成章,曾以一篇《事君能致其身》惊倒父辈,以为“孺子可教”也。可惜其父袁耀东并未看到甲三成名便撒手西去。
甲三“家贫,刻苦励学,以慰母志”(《端敏公集—礼部议奏入祀乡贤祠折》),十四岁与长兄袁澍三同补县学,中秀才,后便加入“勤工俭学”行列,在当地望族高家做家庭教师。高家是项城富户,世代书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袁甲三在此受益甚多。他二十二岁得廪生功名,三十岁中举人,三十一岁(道光15年)中进士,而后顺利进入官场,先后担任礼部主事、充军机章京、郎中、御史、给事中。甲三博学多识,性刚毅,遇事依古酌今,办事干练,深受上司器重。甲三尤其敢言直谏,曾上奏弹劾广西巡抚郑祖琛“慈柔酿乱”,弹劾江西巡抚陈阡“贿赂交通”。这两个巡抚因此而被朝廷罢免。后户部提议恢复捐官制度,袁甲三力陈利害,终使朝廷收回成命。
清道光三十年(1851),宣宗皇帝驾崩,文宗奕詝即位,年号咸丰。咸丰二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从两广进湖南。湖北巡抚龚裕闻讯吓得请了病假。袁甲三上疏提出:“尤宜严惩,以昭炯戒。”他还列款奏劾定郡王载铨“卖弄横势,擅作威福”,弹劾刑部侍郎书元“贪鄙险诈,陷事载铨”。文宗皇帝接袁甲三奏疏,亲自召见他,让他“明白回奏”载铨的情况。后经朝廷查证,袁甲三所奏全部属实,于是免去了载铨的侍卫大臣职,同时罚去三年王爷俸禄。这个事件,轰动朝野,袁甲三被升为江南道监察御史,掌兵科给事印。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捻军声势日大,工部侍郎吕贤基被派往安徽办团练防剿事宜。经吕奏请朝廷,袁甲三被派去“帮办军务”。
咸丰四年(1854),袁甲三入据临淮,统领安徽剿捻北路军,不到一年,皖北捻军溃败。袁甲三因此受到清廷褒奖,擢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咸丰五年五月,袁甲三离开皖北不久,捻军首领张洛行又把安徽、河南各部捻军纠合一起,声势更加浩大,老百姓苦不堪言。怀远县民胡文中,卖掉自己的儿女做路费,徒步走到京都,请求都察院让袁甲三回安徽镇守。可惜他的状纸没有被都察院接受,他只好怀揣状纸上吊自缢。
咸丰六年(1856),袁甲三受命协助河南巡抚英桂剿办河南捻军。他先到归德(商丘)召集旧部,与捻军对垒,三战三捷,一举瓦解了捻军对亳州的包围,后又在燕家小楼歼灭捻军数万人,俘虏捻军首领苏天福,只有张洛行一人逃跑。对此,朝廷特诏嘉奖,命以三品京堂候补。
咸丰九年(1859)四月,上谕袁甲三为一品漕运总督。不久胜保之母病故回籍丁忧,袁甲三任钦差大臣,督办安徽军务,实授漕运总督。
咸丰十年(1860),袁甲三进军凤阳,屡战屡捷,朝廷褒奖他“调度有方,赐黄马褂”。
袁甲三一生戎马,终积劳成疾,最后全身麻痹。他先请假休养,后病情加剧,又开缺回籍。
袁甲三回籍后住陈州(淮阳县)。养病期间,捻军两次进攻陈州。袁甲三当时病情已十分严重,仍在病榻上向守卫陈州的将吏,传授破敌之法,所以陈州得以固守。
同治二年(1863)六月二十四日,袁甲三卒于陈州,终年五十八岁。同治皇帝赐谥号“端敏”。曾国藩亲撰碑文。因袁甲三功勋盖世,其曾祖父袁志恭、祖父袁九芝、父亲袁耀东均被朝廷追封一品。母亲郭氏、原配妻陈氏、续妻陈氏也都获赠封一品诰命夫人。光宗耀祖,袁甲三是袁氏家族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