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工程部部长席群峰透露夏季服务艰辛

2013年05月31日 | 阅读:169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约访席群峰部长很不容易,因为他领衔的设施和环境管理部和工程部(以下简称工程部)事情太多,大至园区内的防台抗汛,小至路面上的一个接缝损毁,都离不了工程部。因此一约再约,才有机会采访这个忙忙碌碌的“工程人”。

 
  ■抗雨根据不同预警设相应预案
 
  众所周知,由上海黄浦、卢湾、浦东三区的沿江地带改建而成的世博园区,原先的地下排水管道不仅陈旧且口径很小。
 
  席群峰告诉记者,为了应对长达半年的会期中可能遭遇的台风和暴雨等情况,世博园区建设过程中,对如何应对台风和暴雨作了最充分的规划和实施。
 
  园区共有四个独立的雨水排水系统———分别是蒙自、后滩、浦明和南码头4个雨水排水系统及初雨调蓄池,服务面积约6.26平方公里。市政排水管道总长约81公里,防汛排水泵站4座,总设计防汛排水能力达60立方米/秒。园区内防汛墙总长约11公里,其中黄浦江一线防汛墙按千年一遇标准设计。
 
  眼见一连串的数字有点难记,他又举起例子:“上海大多数排水管道是按照一年一遇(1小时36毫米降雨量)标准建设的,而世博园内的排水管道,统一按照三年一遇(1小时50毫米降雨量)标准建造,排水管道口径增大,排水能力也相应增强。”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在1小时50毫米以下雨量时,世博园内基本不会出现积水情况。
 
  不过,如果遭遇超过1小时50毫米的降雨量,园区内可能会有部分区域积水。“但也没有关系。”席群峰说,他们根据蓝、黄、橙、红不同等级的防汛预警设置了不同的应急预案,如果遭遇园内积水,将分别由园区内的消防部门出动消防车抢排积水,并统一调用市排水公司等园区周边的应急排水泵车进园区增援处置。目前园区周边共有16支移动泵车应急队,浦东有2个集结点,浦西有1个集结点。
 
  ■抗风“一轴四馆”可抗12级大风
 
  除了暴雨这样的夏季强对流天气,夏季上海常见的台风也成为世博园区必须有所反应的特殊天气。
 
  对此,席群峰介绍说,园区内也有一系列针对台风的应对措施,比如说几级台风该如何进行人员疏导等。对于大家关心的场馆抗风,他表示园区内“一轴四馆”包括世博轴阳光谷、索膜在内的建筑与构筑物抗风设计标准都在12级以上。而包括联合馆、租赁馆、自建馆等在内的临时建筑的抗风标准也均与永久性建筑、构筑物一样。这段时间,工程部正会同相关部门对一些场馆进行全面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将及时跟进与修复。
 
  此外,对于一些可能会影响到游客安全的“小麻烦”,工程部也有一套完整的园区道路、人行道等市政设施的损坏修复机制。席群峰告诉记者,对可能涉及游客安全的市政类设施的损坏后修复,建立了一套简洁的报修流程,以确保“保障无小事、小修不过夜、抢修领导在”。而在平时,也会有工作人员在园区内实地走访,一旦发现有区域存在不足,会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及时跟进。
 
  ■抗暑每天凌晨2点去冰库取冰
 
  因为常去世博园采访,记者常会不经意发现这里会多了些遮阳伞、那里多了片遮阳棚。对此,席群峰表示,这是因为他们的设施更新是一个动态过程。
 
  他介绍说,除了开园之初公共区域内达到11万平方米各类遮阳设施外,开园后又增加约5000套遮阳伞,使园区内广场、高架步道等公共区域的遮阳总面积达到约16万平方米,能满足大客流情况下的遮阳需求。此外,在62个自建馆等候区以及一些停车场、出入口安装了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遮阳棚。和开园初相比,整整多了7.7万平方米的遮阳面积。
 
  除了硬设施上的不断更新,工程部也尽量在软服务上做工作。高温天以来,热门场馆外的等候区域每天都会有冰块送达给游客降温,可是很少人知道,这支送冰队伍正是由工程部的工作人员组成。每天凌晨两点,他们就需要去冰库取冰,然后向25个自建馆等候区大棚和出入口排队区域提供100箱左右的降温用冰块。
 
  “正因为这么多及时跟进的软措施,各场馆等候区游客候场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场馆等候区大棚内外气温相差10℃左右,这点也比较令我们欣慰。”席群峰表示。
 
  ■“抗”人在踩坏的绿地上修石径路
 
  考虑到不少烟民不能携带打火机入园,在设计之初,世博园内就预留了50个吸烟点,共计100个点烟器。最近,工程部又在其中的25个点位上新增50个点烟器。“园区控烟效果要达到理想的状态,还要依靠广大游客的自觉性。我们也希望游客在世博会园区能自觉做到少吸烟、不吸烟,维护园区良好的环境面貌。”席群峰表示。
 
  无独有偶,如果你漫步在世博园内,会发现一些原本郁郁葱葱的绿化地带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石子路,而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热门场馆外的道路上很常见。“这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调整,一些游客因为图方便在绿化带中行走,根据这一情况,同时也考虑到游客的便捷,我们在这些已被踩坏的绿地上为游客修建了约60条石径小道。”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