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萧姓的尊严

2013年07月06日 | 阅读:927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姓氏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是长期积淀形成的。一个姓氏的形成,应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发源地,萧姓是公元前682年宋国的乐叔大心在安徽萧县因平叛南宫长万有功而受 “萧”姓,至今已2600多年的历史了。二是有历代迁徙的历史记载,由甲地迁至乙地,史书上记录在案,各宗支、各世系,血缘脉络分明。三是历代名人千古流芳,汉代,因萧何的卓绝辅佐,刘邦才打败项羽,建立汉帝国;唐代宰相,李、萧平分天下……近现代和当代的萧氏名人,数不胜数。
    如果以肖作为萧姓的代用字符,一个要素都不具有,逻辑上是难以成立的。生活中必须要有规矩,否则不成方圆。肖根本没有xiāo的读音,是一个绝对的错别字,偌大的萧氏家族群体,都使用错别字,颜面何在?
    部分萧氏家族的年轻人,接受肖是萧的简化字,是因为不了解国家的语言政策,不懂得萧家的历史,加之惰性使然,以为笔画少,容易写,省事……其实。只要耐心地把理由讲清楚,相信会改正过来的。
    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都已撤销,改为隶属教育部下的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语言文字信息应用司了。从当年文字改革口号的提出,到销声匿迹,现在来评头品足,未免为时过早。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误。现在,电脑的出现,汉字的应用,其方便不亚于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何难之有哉!
    “约定俗成”的语言法则,对姓氏的形成,也是不能成立的。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涌现新的词汇,传达交流人们的思想。比如电脑的出现,就有了网民、粉丝……2007年,国家公布了171个2006年的新词语,除了 “八荣八耻”耳熟能详外,大都看不懂,如“白奴”,通过查阅网上资料,才知是指身为白领的 “奴隶”。这类词语,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得到社会的认同,然后固定下来,这就是语言的 “约定俗成”法则。而姓氏是历史的产物,长期不变的,不能因人们的主观意愿而随意加以改变。否则,就是数典忘祖,对传统的背叛。笔者接待过许多港台萧氏宗亲,他们回到大陆,看到萧被肖取代,无不表现得十分迷惘和失落。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肖、萧混淆现象的存在,给通信、通汇、海关检查、财产交接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禁止以肖代萧,既是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统一祖国语言,推广规范汉字的需要,也表现出了广大萧氏族人弘扬祖德,恢复祖姓的强烈要求。百姓通谱网

作者: 百姓通谱网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