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通谱网欢迎您!
繁体版 登录 注册

苏贞昌

2013年03月28日 | 阅读:917

苏贞昌(1947年7月28日—),台湾地区政治人物。台湾省屏东县人,前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学历为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律师高考及格。个人经历有台湾省第七、八届省议员、民主进步党创党党员、民主进步党第一届中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国比较法学会”理事兼秘书长、国际青年商会台湾总会副会长、台北市国际青年商会会长、屏东县长、民主进步党第四届中常委兼秘书长、第三届“立法委员”。2012年5月当选民进党主席。

个人简介
苏贞昌台湾屏东县人,祖籍广东,生于1947年7月28日,毕业于省立屏东中学、台湾大学法律系。1979年12月,“党外”人士反抗国民党专制的“美丽岛事件”爆发后,苏贞昌担任当事人姚嘉文的辩护律师,开始走上从政之路,并因辩才好而获得“党外名嘴”的称号。

  1980年同陈水扁、谢长廷等人一道任“美丽岛事件”被告辩护律师。曾担任“总统府”秘书长、屏东县县长、台北县县长、民主进步党第四届中常委兼秘书长、台北市国际青年商会会长、国际青年商会“中华民国”总会副会长、民主进步党第一届中常委兼组织部长、民主进步党创党党员、第三届“立法委员”、台湾省第七、八届省议员。 

  1981年和1985年,他连续当选两届台湾省“议员”。1985年5月,苏贞昌联合党外14名“省议员”为抗议省政府预算不合法集体辞职。此举轰动一时,使其声名大噪。

  1986年9月,苏贞昌积极参与民进党创党工作,并成为第一届中央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1989年底,他获民进党提名参选屏东县长成功,但在1993年的连任之战中失利。1993年底,苏贞昌获民进党新任党主席施明德提名为中央党部秘书长,并于1995年当选第三届“立委”。

  1997年,他参选台北县县长,因国民党内部分裂而渔人得利。在县长任内,苏贞昌不仅勤跑基层、在29个乡镇“走透透”,更充分利用行政资源砸钱解决各种地方问题,积累了雄厚的基层实力。在2001年底的县长选举中,民进党在台湾北部几乎全军覆灭,只有苏贞昌以过半数的高票连任。

  从此,他成为民进党在北台湾一片蓝旗中(指“泛蓝”阵营)最重要的桥头堡,党内地位更加稳固。苏还先后担任过“总统府”秘书长、民进党主席等职。2005年年底因“三合一”选举失利卸任民进党党主席一职。2006年,接替谢长廷出任台湾地区当局“行政院院长”。

  2007年5月12日辞职。2008年,获民进党提名作为谢长廷的副手,初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但是败给国民党的马英九、萧万长组合。2010年3月3日苏贞昌民在台北市大同区保安宫宣布参选台北市长,2010年11月27日,台北市长选举中以44.3%的得票率败给了国民党籍候选人郝龙斌。

  2011年宣布参加参加民进党2012年“大选”党内初选。

  2012年5月27日的民进党主席选举中,以过半数得票,确定赢得选举。30日民进党将举行中执会确认,当天并举行新任党主席交接仪式。[1]

出生地屏东县
屏东县位于台湾岛最南端。北部和东北部为高雄县与台东县所包围,东临太平洋,南临巴士海峡,西临台湾海峡。面积2775平方公里,人口90.9万人(2001年底)。下辖屏东市及潮州、东港、恒春3个镇和29个乡(里港乡、高树乡、三地乡、雾台乡、玛家乡、泰武乡、来义乡、春日乡、枋山乡、枋寮乡、狮子乡、牡丹乡、车城乡、满州乡、佳冬乡、林边乡、南州乡、新埤乡、嵌顶乡、新园乡、万丹乡、竹田乡、万峦乡、风埔乡、麟洛乡、长治乡、九如乡、盐埔乡与琉球乡)。县治设在屏东市。

  屏东县经济落后,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地方社会关系复杂,地方派系力量较大。随着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政党成为权力争夺的中心,地方派系力量在弱化,但在基层仍具相当影响力。

崛起地台北县
台北县是台湾地区最大的一个县,面积2052.3平方公里,人口达361万人(2001年底),人口约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七分之一以上。下辖8市(板桥市、三重市、中和市、永和市、新庄市、新店市、土城市、芦州市)6镇(树林镇、莺歌镇、三峡镇、淡水镇、汐止镇与瑞芳镇)15乡(五股乡、泰山乡、林口乡、深坑乡、石碇乡、坪林乡、三芝乡、石门乡、八里乡、平溪乡、双溪乡、贡寮乡、金山乡、万里乡与乌来乡)。县治设在板桥市。

  台北县工商业发达,工厂企业众多,是北部工业重镇。主要工业包括纺织、电子、机械、金属加工、塑胶、钢铁、陶瓷等诸多门类,是台湾工业最集中的地区。

  早期台北县的地方经济与政治资源主要由几大家族势力控制,如板桥林本源家族、瑞芳矿业巨子李建兴家族与颜云年家族及芦洲大地主李秋远家族等。50年代以来,地方派系逐渐成为重要乡镇市的政治与社会势力,对台北县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在政党政治发展后,党派力量增强,与地方派系、家族一起成为影响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力量。

败选表态
台湾“五都”选举选举落幕,败选的民进党台北市长候选人苏贞昌,28日前往竞选总部感谢志工,表示“是我自己不够力”。

  环球网12月11日消息,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之子连胜文遭枪击第15天后,首度公开露面。而败选的民进党台北市长参选人苏贞昌10日下午也露面与友人话叙。据转述,一颗子弹事件发生后,苏贞昌认为朝野应积极透过“立法”,建立暴力防制机制,避免类似事件重演。不只是保护候选人的安全,还要保护选举的公正性与社会安全,“否则台湾的民主是脆弱、选举是危险的”。

  据台湾《今日新闻》的报道,自从台北市长选举失利后,苏贞昌始终保持沉默,未曾对连胜文枪击案发表看法。苏贞昌10日与友人话叙时,首度提及连胜文枪击事件,他相当忧心整起事件,恐冲击台湾的“民主与社会安全机制”。

  据转述,苏贞昌认为枪击事件真相已经慢慢清楚,但他关心的不是选举结果或输赢的问题,而是一颗子弹发生后,朝野应关心社会安全机制、选举公正机制与暴力防制机制的建立。

宣布投入2012党内初选
苏贞昌昨晚(2011年3月23日)举行“脚踏土地、迎向未来”参选记者会,营造磅礴气势,参选演说诸多内容明显是冲着蔡英文而来,像是从政经历丰厚、出身贫穷家庭、与民进党感情深厚等,都是刻意要凸显他与蔡英文的不同。

  2011年4月27日,苏贞昌在2012党内初选中以1%劣势落败,未能成为下届台湾领导人候选人。

  民主法治,是政治的手段,不是目的。政治,对外主要是保护自己和组织推动平等互利的经济文化交换交流,对内主要是发展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调节减除阶级阶层族派对立冲突。作为政治家,不尊重民意是不对的,毕竟人们是需要经济利益的和有情感有意愿,但无宏观长远具体实际的科学人文的有符合人民利益方向实现可能性的计划(这样的计划的制定和落实需要党内的团结、务实、调查、集中、讨论、再集中的反复过程)而专为争取民意也是实质欺骗民众;不讲法治习俗是不对的,我们总要讲法治,不能人治和混乱,总要讲传统习俗和道德伦理,不能割断传统文化文明,但不在现实经济文化政治生产生活中改善生产分配关系、不提高政府行为的计划性连续性持久性、不提高民众经济科学文化水平而片面强调法治道德也是用处不大的。在政治合作协商框架内解决意见分歧、利益平衡、民主监督、惩治腐败等问题,并不一定是比民主选举政治是更为低效的。政治是以经济文化生活和自然社会生态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不要为政治而政治。并且在现实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构运行机制下,不同的民族、阶级、阶层、地区、族群之间甚至不同的行业、专业、职业、性别、年龄、学识、性格、气质、思维方式之间都是有各自特殊利益冲突的,当然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提供服务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途径、以什么性质的可感知的东西,因此总要团结、科学、兼顾、创造,无视现实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人和事物矛盾的存在、片面强调人和事物矛盾的对立性冲突性和矛盾的同一性依赖性,都是要在现实中吃亏的。不要脱离实际,不要片面,不要静止,不要机械,事物矛盾总是客观存在的相对运动的,我们根据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条件和我们的愿望,不但可以通过改变事物的外部环境条件而且可以通过改变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方式方法力度频率时间等来改变事物的运动和表现,使事物符合我们的愿望。

当选民进党新任党主席
据台湾媒体报道,在今天(27日)结束的民进党主席选举中,参选人苏贞昌以过半数得票,确定赢得此次选举,当选民进党新一任主席。30日民进党将举行中执会确认,当天并举行新任党主席交接仪式。

  民进党在2012年1月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失利后,时任党主席蔡英文辞去党主席一职,2月29日正式卸任。此后,民进党确定由党籍高雄市长陈菊代理党主席一职,并确定5月27日进行党主席选举。

  此次党主席选举,共计有包括前台湾“立委”蔡同荣、前台南县长苏焕智、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前台当局行政机构副负责人吴荣义和前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在内的五位参选人竞逐。

  与党主席选举同时进行的还有民进党台湾各县市党部主委、党代表的选举,上述所有选举计有16万余有效党员数。民进党副秘书长洪耀福表示,全台湾各地共设置240个投开票所,投票时间从上午8时至下午4时为止。

  民进党党部一级主管已按惯例,向陈菊提出总辞,选后新的党主席将任命秘书长、副秘书长和一级主管。

  五位党主席参选人和民进党多位重要人物今天先后完成投票。苏贞昌表示,党员踊跃投票,会为党找出最好的主席,当主席的人就是认真带好民进党,同时要打赢2014选战,厚植将来重返“执政”的基础,“我相信党员会做最好的决定”。

  蔡英文说,希望选举顺利完成,新任党主席带领党,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团结整个党,并维持党的平衡与团结。

  陈菊表示,党内选举可以激烈,但千万不能分裂,她并期许新的党主席能好好处理台湾跟大陆之间的交流。

  分析认为,不管谁当选民进党主席,民进党都面临同样的三项问题:其一,如何加速党务革新,促进党内团结整合;其二,如何扎根基层,推出理想人选,打好2014年台湾基层“七合一”选战;其三,提出务实可行的两岸政策,争取台湾民众、大陆甚至全球社会认同。

两岸关系新论述
苏贞昌在2012年5月27日赢得民进党主席选举后,媒体提问聚焦两岸政策。苏贞昌表示,他将恢复设立“大陆事务部”,面对不断变化中的大陆,“要不断变动的去了解他们”;两岸议题“态度该放的放,方法要灵活”。

  苏贞昌说,民进党本来就有大陆政策,不必陷入败选迷思,败选就觉得政策错了、需要修改。

  他表示,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应该是由全党凝聚共识,这个问题大家应该不停讨论、凝聚最好的方法;党主席面对大陆政策只是“表达态度”,而不是“自己宣布要怎么做”。

  至于选后是否会找机会赴大陆交流?苏贞昌表示,民进党从不回避与大陆接触,未来将自信与大陆互动,让大陆了解台湾、民进党也要了解大陆;这部分“态度是开放的,将自信且积极来做”。

  民进党主席当选人苏贞昌29日表示,党中央组织将恢复“中国事务部”。媒体问为什么不用“大陆”的名称?他回答,“中国是中性名词”。至于“中国事务部”用“中国”名称,是因为世界上都用“中国”来指称,中国方面也用“中国”来称呼自己。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

热门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