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冬云:经受暴雨洗礼后城市要更清醒
14日至15日,我省遭遇今年最强暴雨袭击。全省共有11县市出现暴雨天气,其中宜昌当阳市出现了147.7毫米的大暴雨,并伴有大风等强对流天气。(5月16日《湖北日报》)
时值初夏,全国各大城市陆续进入“多雨期”。从现有的几场暴雨来看,我们苦心用钢筋水泥打造的城市仍有诸多脆弱之处。在惨痛的教训过后,我们痛定思痛,开启了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完善排水系统、提升防灾意识的种种反思。然而,依然有伤痛提醒我们未能有效阻挡暴雨的强势袭击。
尽管还没有大的暴雨来袭,但“有备无患”胜过“有患无备”,我们需要特别做好防灾准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三大原因在促成“天灾”向“人祸”转化,亟需引起重视。
一是城市管理的漏洞。只要有漏洞存在,就有危害存在。长沙杨丽君的不幸正是倾盆暴雨涌入管理漏洞伤人性命的例证。
二是贫富分化的鸿沟。“水往低处流”,密集的人群、破旧的房屋、低矮的座落,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往往也成为“暴雨淹城”的主要受害者。“屋漏偏逢连夜雨”说的恰恰也是穷人的困境和悲哀。
三是防灾意识的短板。虽然有人感叹“中国与世界隔着一条下水道”,但不独外国,本土也有事实可以证明,只要有更加准确的气象监测、更加精细的城市管理、更加周密的防灾措施、更加完善的排水系统,以往逢雨必涝的“水窝子”也能安稳度汛。
随着城镇化的高歌猛进,城镇人口比重已过半,我国开始跨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城市时代。不可否认的是,在城市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贫富分化等城市病正以日渐狰狞的面目显现出来,“遇雨成涝”则是其中的病征之一。
城市病源于城市内在系统的紊乱。城市是“大而虚”,还是“小而强”?主导城市建设的官员往往要费一番思量。其实,听听民众的意见,科学的选择不难做出。对民众而言,现代的城市要安全,繁华的都市要宜居。因此,对于一心求大的城市来说,尤其需要通过暴雨的洗礼祛火降温,拿出管理智慧和民生情怀,在城市建设中多做一做由内及外的事,先美化“城市的良心”,再扮靓城市的外表。
稿源:荆楚网
作者:屈冬云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