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宁地考

2013年04月04日 | 阅读:182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宁作为地名起源很早,在西周初年季亹被其兄卫武子封于宁邑之前,宁邑早已存在,马世之就认为宁乃商代古国。 甲骨文中就有作为地名的宁字存在,写作“ ”、 “ ”、“ ”、等形,可隶定作“寜”或“濘”或“寍”,所指应为一地。最早论及甲骨文宁字地望的是陈梦家,他在其名著《殷虚卜辞综述》之第八章《方国地理》中,论之颇详:
“‘宁。《上》11.1’卜田。‘宁 。’《上》15.11。‘于濘 ――于北奠 。’《下》24.1.‘濘。’《菁》9.5.卜田。‘大宁。’《甲》2476。以上各地名,可定为“寜”与“濘”。《说文》:‘濘,荥濘也’,‘荥,绝少水也’。《清水注》曰:‘吴泽陂水注之,水上承吴坡于修武县西北;修武,故宁也。……余案《韩诗外传》言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更名宁曰修武矣。魏献子田大陆还卒于宁,是也。……大陆即吴泽矣。《魏土地记》曰修武城西二十里有吴泽水,陂南北二十里许,东西三十里’。是殷代之宁,即汉代之修武,今获嘉修武境。今修武在郑县之北,而卜辞之北奠或许是郑北,郑、北郑与宁为南北直线。此地是大陆吴泽所在,古之田猎区。《左传·定元》述魏献子‘而田于大陆,焚焉,还卒于宁’,杜注云‘疑此田在汲郡吴泽’,‘宁,今修武县,近吴泽’。《乙》4995、5594两记‘焚宁’,疑与魏献子焚田大陆者同。《乙》7151又有‘于商’‘在宁’之文。”
由于古今行政区划的变迁,文献关于宁地记载的混乱牴牾,陈梦家把甲骨文中的宁地笼统地定在“今获嘉修武境”,这一结论是不错的,即便到了西周初期卫武公封季亹于宁,作为采邑所辖的土地,宁地应包括今获嘉、修武一带,但作为封邑,宁邑的所在肯定有一个固定的地点,而这个地点应该在今天的获嘉县。
此后,李学勤在《殷代地理简论》第一章《殷、商与商西猎区》之第三节《凡区》中,对宁地的地望也有所阐述:
“寜(濘):武丁前期就在宁行猎,如《乙》4995、5594均记‘焚宁’,‘焚’指焚田法。祖甲卜辞有:‘乙丑卜行贞,王其步于滳,亡災?在八月。□□卜行贞,王其田〔于〕濘,亡〔災?在〕八月。’《后上》15,8[二2]。据此宁(濘)是近于沁水的猎区,当即今修武县境的宁。其西北有吴泽,或称大陆,所以有时加‘水’作‘濘’。殷代很少在宁地狩猎。除上引外,《通》732[三1]廪辛卜辞卜田濘是最晚一例。五期卜辞《后上》11,1在宁而卜弋于某地,《后上》15,11有‘在宁 ’,都不是在宁行猎。宁近于北奠、 :‘ 般以人于北奠 ?人于濘 ?于 ?’《后下》24,1[四1]”
李学勤的观点与其师陈梦家观点接近,只是拘泥于古籍记载把甲骨文中宁地定在今之修武县,反而不如陈梦家的观点更接近于事实。
第一次论证甲骨文中宁邑的确切地望的是郑杰祥,他在《商代地理概论》一书的第一章《商代的王畿和都邑》之第三节《王畿以内的山川河流》中,分析了卜辞中宁地与滳水、商地见于同版卜辞,认为宁地是商王的一个重要的田猎区,卜辞中的宁地应当就是春秋时期的宁地,并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比勘,认为古之修武即今天的获嘉。“《文物地图集》251页云:修武故城在获嘉县城东北角,‘现存面积不详。残留部分夯土城墙,多在地面以下。采集有陶罐、盆、豆、绳纹瓦片等。’此地正位于古清水也即卜辞滳水南岸,东距朝歌商邑50余公里,它应当就是卜辞中的宁地。” 郑杰祥认为卜辞中的宁地在修武故城,即今天获嘉县城东北角。马世之持相同的观点。

宁邑的所在,由于行政区划名称的历史变迁与历史记载的冲突,认识比较混乱,有今河南获嘉和今河南修武两说,但作为古代的一个城邑,它要么在获嘉,要么在修武,不可能同时在获嘉和修武
甲骨卜辞中经常提到宁地,如:
(1)□未卜,争贞,我灾譚,在宁。(《甲骨文合集》3061正)
(2)丙戌卜,殻贞:翌丁亥我狩宁?贞,翌丁亥勿狩宁?(《甲骨文合集》11006正)
(3)翌丁亥勿焚宁?(《甲骨文合集》11007)
(4)戍偁于宁。(《甲骨文合集》26892)
(5)自可至于宁偪御。(《甲骨文合集》27991)
(6)乙未卜, 贞,在宁田。(《甲骨文合集》28196)
(7)于濘,帝呼御羌方,于之灾。(《甲骨文合集》27973)
(8)惟在濘田,各示王弗悔洋。吉。(《小屯南地甲骨》2409)
(9)师般以人于北奠次?人于濘次?于 次?(《甲骨文合集》32278)
甲骨文中出现的宁字有“在宁”、“于宁”、“狩宁”、“焚宁”、“至于宁”、“在宁田”、“于濘”“在濘田”,“于濘次”,可见宁在甲骨文中是地名,而且是商王的田猎区。
西汉韩婴撰写的《韩诗外传》中称“武王伐纣,至于邢邱,盾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惧。召太公而问之,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折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兵也’。乃修武勒兵于宁,更名邢邱曰怀,宁曰修武”。另外《左传·文公五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宁嬴从之。”杜预注:“宁,晋邑,汲郡修武县也。”《续汉书·郡国志》河内郡修武县下:“有小修武聚。”刘昭补注:“春秋曰宁。《史记》曰:‘高祖得韩信军小修武’,晋灼曰:在城东。”《水经·清水注》云:“清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水上承吴陂于修武县故城西北。修武,故宁也,亦曰南阳矣。”文献都将宁地和修武连在一起,这也是今天对于宁氏祖地宁邑人们误以为在修武的原因。其实这些文献中所记载的古之修武,即在今之获嘉。这方面文献的记载非常充分。《路史·国名记六》云:“宁,杜注云:汲郡修武,今卫之获嘉有宁城,故修武也。”《括地志》怀州修武县下:“怀州修武县本殷之宁邑。”该书于获嘉县下又说:“怀州获嘉县,故修武也。”《大清一统志》河南卫辉府古迹条下:“修武故城,今获嘉县治,即古修武也。亦即宁邑。”民国《获嘉县志》记载:“南阳故城即宁邑故城,在县西二里,今名南阳屯,获嘉古宁邑,亦曰南阳。”南阳故城遗址,在今获嘉县城西1公里处,故城遗址西边有南阳屯村。《获嘉县志》又载:“修武故城在县城西北崇兴寺东,世传是旧县治,故址犹存(崇宁寺在今县城外西北隅)。”

除了文献记载,在获嘉县还现存着许多与宁邑相关的遗存。
周文王冢 位于获嘉县城南3公里丁村乡大张朴村北1公里处。《史记》载:“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据民国《获嘉县志》载:“世传武王伐纣旋师,葬文王木主于此。冢上旧有庙,久废。又有百子图石刻,高二尺余,不知系何代所镌,入民国为盗窃去。民国二十二年(1933)县长邹古愚立碑于冢下,并亲笔为文王冢题曰:‘周文王陵’。”“周文王陵”碑刻尚存。该冢南北长100米,东西宽72米,高5米,面积为7200平方米。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同盟山武王庙 位于获嘉县城城东2.5公里新济路北侧。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载:“武王伐纣,盟于获嘉。”同盟山正是武王伐纣与八百诸侯战前盟誓之坛,由士兵们“掬土成丘”而成,曰:“同盟山”。山上建庙曰“武王庙”。同盟山高约7米,东西515米,南北408米,占地总面积21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面积约37500平方米。其下为古文化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3~6米,遗址时代从仰韶、龙山、商周直到春秋战国。武王庙建于同盟山之上,是全国唯一现在保存完整、规模较大的古庙宇。据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石碑载:“斯庙始建于周末,重建于洪武之初”。明景泰七年,清康熙二十三年、五十九年、嘉庆二十一年、道光八年及民国时期,建国以后多次修葺。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二门、武王大殿、拜殿,拜殿前东西厢房等,还有历代石碑多方。同盟山武王庙两旁有姜太公校阅台、诸侯演武场、诸侯井、饮马池等。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宁城 民国二十四年《获嘉县志》按:“获嘉前五福村东地,有名为古坟坛者,有名古城濠者,遗迹依然,传为古大宁城村”。获嘉为古宁地,大宁城或与康叔后裔有关。
季亹冢 位于获嘉县张巨乡李村村东北近1里处,东南距齐州故城遗址2.5公里。李村村民叫它宁家古冢,也说它是季亹冢,季亹乃宁氏始祖,《元和姓篡》四十六径:“宁,卫康叔之后季亹,食采于宁。”冢高约3米,占地约300平方米,保存基本完整,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故城 位于获嘉县城城西1公里处。春秋时,获嘉属晋,称南阳。《淮南子》:“初,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之?’祁黄羊曰:‘解狐可’。”《括地志》:“获嘉古修武县,亦即古之南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修武故城 《方舆纪要图说》:“获嘉,周之修武地”。民国二十四年《获嘉县志》:“修武故城在县治北。”秦一天下,立修武县。至北魏孝明帝孝昌中,分置北修武于清阳城,以此地为南修武。后又置西修武于山阳城,三修武俱隶司州汲郡。后周复于南修武置修武郡。隋开皇四年(584),废修武郡,移治获嘉。
小修武聚 大约位于今获嘉县城西南之宣阳驿村附近。民国二十四年《获嘉县志》按:“小修武聚必在同盟山左右。武王勒兵、高祖所宿,皆在此地。即古之宁也”。
据学者最新考证,“宁邑”的具体方位在获嘉县张巨乡西1公里的“齐州故城”。《大清一统志》卫辉府古迹云:“小修武,在获嘉县境。”《怀庆府志》卷四获嘉县条载:“小修武城,在县城西南十五里,汉高祖夺韩信军于此,俗称齐王城,与今宣阳驿相近。”现立保护牌为“齐州故城”。该城残垣尚存。现存城垣东西长458米、南北宽419米,基本上呈正方形,地面残存城垣最高处达5米。传为春秋时期苗庄王筑城于此。村民世称“苗庄王城”、“庄王城”、亦称“古城”,而不知有“齐州”者。据考证应为汉高祖夺韩信军的“齐王城”的讹传,应为古宁邑遗址。
从文献和获嘉县现存的众多与宁邑相关的文物遗存两个方面,可以确认:商之宁国、周武王伐纣修武之地、周之宁邑,均为一地,在今河南省获嘉县。其具体方位是在今天获嘉县城东北角还是在获嘉县张巨乡西,还不能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