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文涛先生生于儒医家庭,为聂国祥先生第四子。后又出于王耀廷门下。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有《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与其他学者共同完成的学术著作《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中西健康心理模型的解析》。
简介
聂文涛先生出于王耀廷门下。王耀廷老师先后担任长春中医学院教学院长、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省卫生厅副厅长等职,为人光明磊落。聂师天生聪颖,又有长辈耳提面命,成就了儒学素养,好诚明之学。聂师认为:先学《诚明》,而后可学《中庸》,而后可以学《易》。其学生曾整理聂文涛老师所授,汇成《聂文涛让我学诚明》、《聂文涛让我学中庸》和《聂文涛让我学周易》。聂师所授都是他个人的生活总结。每言:慎独就是要面对自己。聂文涛老师负责开发教学课件、产品设计、学术交流和人才培训等糖尿病相关的重大事宜。
提出概念
平和书院称聂文涛先生为生活中的诚明之师。2003年他依据中医哲学中“德”与“位”的关系辨析而提出了双高综合症的概念;2008年基于古代中医学对消渴症的详细记述,发现了血糖的谷物保护曲线。
个人成就
糖尿病
2003年,聂文涛指出:Ⅱ型糖尿病后期胰岛素分泌不足正是治疗方式造成的功能退化。“患者所以自身选择了升高血糖的反应,是基于胰腺对体内糖的运行转换情况所做出的一种判断。当服用了降糖药物以后,胰腺会做出一种错误的判断,那就是现有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已经是足够人体所需的。”(《中西健康心理模型的解析》)
激素关系
2004年,聂文涛明确指出:“外援胰岛素会引起体内胰高糖素升高,从而造成双高综合症。”(《从糖尿病解析生命的阵势》)双高综合症不仅预见了胰岛素补充的问题,更是对西方传统思维的明显挑战。一个众所周知的激素关系,胰岛素分泌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但是从中医思维出发却可以肯定如果是外援胰岛素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这表明学者对内源胰岛素与外援胰岛素的作用持完全不同的态度。这种来自中医学的观念,构成了对数百年来西方现代医学思维的冲击。
发表《现代中医学主张》
2005年,聂文涛发表了著名的《现代中医学主张》。呼吁要结束只相信眼睛而不相信人类智力的解剖时代。他指出,环境因素的复杂性使事物本身的运行规律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能显现出来,而所谓大量统计的循证恰恰忽视了这一点。那些被统计出来的数据,完全可以给出更合理的解释。
康复主张
2006年,多年的糖尿病康复实践使这位青年学者更加自信。聂文涛进一步强调了“先健康然后血糖平稳”的康复主张。他对患者并发症恢复时的血糖升高做出了明确肯定:血糖过高可以引起酮体酸中毒等严重后果,然而这些后果出现之前身体绝对不是舒适,而是异常难受。当身体舒适了,并发症状明显恢复,这种危害怎么可能比并发症进展还可怕?并发症才是最严重后果。
《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
2007年,聂文涛在他的名著《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中进一步指出,Ⅱ型糖尿病是由胰高血糖素首先升高引起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双高综合症。这从病因学上直接修正以往集中于胰岛素的观点。引起强烈震动。吉林大学出版社用快速出版作出了支持。
2008年,聂文涛与天津医科大学王英博士共同完成的《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引起广泛关注。王英博士因此被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授予改革开放30年中医药发展杰出贡献奖。
2009年,德国健康界根据聂文涛的谷物保护主张,开始健康主食教育。健康主食,成为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全新主张。
《驯服血糖》出版
2010年,聂文涛著作《驯服血糖》出版发行。《驯服血糖》汇集了聂文涛众多学术观点,已有多种文字版本流传。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出版发行。
聂文涛在研究疾病过程中,表现了强烈的东方思维,也表现了对心身医学、健康心理学等欧美最新健康理论的强烈关注。他提出用人体被动发病和主动发病来替代原有的急慢性疾病划分。在生理动机上,中医学和西方新兴起的很多学科采取了相同的态度。因为有生理动机的存在,很多疾病正是生理上为了获得生理机能的平衡而主动发生的。这类疾病会表现出身体对各种直接干预的强烈抵抗,因而使疾病呈现出慢性、迁延难愈等特征。在这种观念之上,主动性发病和被动性发病的治疗方法上应该有明显的区别。他指出:“解除生命的纠葛必须给出生命新的目标。”这种理论划分的结果,为以后各种慢性疾病研究提供了可参考范式,因而具有划时代意义。
《有效康复糖尿病》出版
《有效康复糖尿病》是聂文涛英文著作<Conquer Diabetes Mellitus >中文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5月1日出版发行。<Conquer Diabetes Mellitus >是美国国会图书馆[1]馆藏第一部中国医生撰写的英文糖尿病图书。书中总结了作者的理论和实践。
双高综合症
聂文涛把体内出现持久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都高于健康水平的状态,从而造成相关健康问题,被命名为双高综合症。
1、双高综合症出现的两个条件
聂文涛认为,频发低血糖、相对低血糖或身体局部血糖供应不全都可能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强,带动胰岛素分泌,从而出现双高综合症。Ⅱ型糖尿病人进餐之后2小时胰高糖素和胰岛素水平都在升高,都高于健康人。与此相比,健康的人会出现胰岛素升高同时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这说明,糖尿病人在生理上渴望升高血糖。或者说,如果一定要用激素指令来说明Ⅱ型糖尿病的产生原因,那么应该表述成: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强导致了身体血糖升高,造成Ⅱ型糖尿病。 这说明糖尿病的根本不是合成不足,而是消耗太大。因为胰高血糖素是促进人体物质分解的,而胰岛素是促进人体物质合成的。频发低血糖、相对低血糖或身体局部血糖供应不全都可能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强,从而出现糖尿病。
外援胰岛素补给以后,体内将出现胰岛素和高血糖素浓度双高的状态,简称双高状态。这是聂文涛关注的另一种双高综合症。这种情况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结果。
2、双高综合症的临床意义
双高综合症,提示治疗糖尿病应该从降低血糖转变为防止升高血糖。
天津医科大学王英博士注重双高综合症和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认为这是中医学对消渴证研究的巨大成果。她在与聂文涛医生合作撰著的《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明确了:双高综合症和谷物保护的效果证实了古代中医名家关于消渴证可以痊愈(古文:已)的记载是真实的。同时指出:“聂文涛医生的代谢训练、谷物保护、运动刺激三合一生活新法是针对Somogyi现象的。Somogyi现象是糖尿病患者普遍发生的,也就是短暂低血糖之后出现高血糖。这提示,高血糖很多时候来自低血糖刺激。这给传统的药物治疗带来了难题,强行降低血糖实际上等于更牢固地培育了高血糖病根;升高血糖又使高血糖可能进一步加剧。谷物保护,是从生理学习理论出发,把食物代谢过程和食物代谢结果严格区分开,因此关注到谷物和葡萄糖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