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揭秘:一个家族一本徽州族谱一部迁徙历史

2016年08月17日 | 阅读:327次 | 来源:凤凰网 | 关键词: 族谱 记录历史 徽商

65242891549397098.jpg

(胡氏宗谱)

这些千百年前南迁至徽州的中原士族,不仅继承了中原的宗族文化,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徽州的基础文化。后世徽州人,为了纪念他们来自中原的祖先,就像史学家一样,将家族的历史编纂成册,开始用一种叫做宗谱的方式流传下来。在安徽省档案馆和黄山市档案馆内,存有大量宋明清时期的徽州族谱,这些族谱,记录着一个家族,从中原南迁至徽州,然后繁衍生息,再迁徙至各地的历史……

65242905030744167.jpg

(萧江氏族谱)

一个节度使家族的迁徙路线图

为了寻访这些中原南迁至徽州的名门望族的历史,笔者来到了黄山市档案部门。这里,收藏着数千本宋明清不同时期的族谱。在屯溪区档案馆库房中,笔者找到了数本不同历史时期的萧江氏族谱。据屯溪区档案馆研究人员介绍,所谓萧江氏,原本姓萧,后因躲避战乱,迁徙至徽州地区,而改姓为江,这个家族是徽州地区的一个大姓。

这个家族现存最早的族谱,编撰于宋代。据了解,这本族谱可能是目前馆藏的最早的一份族谱。历经近千年风雨,已经残缺不全,族谱下的落款为“淳熙元年(1174年)甲午岁秋八月吉日,卿进士朝请大夫裔孙汝楫百拜谨书”。而另一本萧江氏族谱则编撰于明万历年间,根据前世族谱的记载新编而成。

两本不同时期的萧江氏族谱,记载这个家族南迁前的那段历史,内容大同小异:族谱中,对萧江氏的祖先追溯到了三皇五帝时期,历代祖先中,有南朝文化名人梁武帝的太子萧统。族谱记载,到了唐末,萧江氏祖先从中原迁徙至徽州篁墩,成了萧江氏的始祖。

这本族谱上记载,当时萧氏族人萧帧任江南节度使,经历了黄巢起义、朱温篡唐那段动荡年月。萧帧念先祖从北渡江而来,并且出于避乱的考虑,改萧氏为江氏。南唐保大二年(944年)二月十五日,已经担任南唐兵马使金紫光禄大夫的萧帧,改名为江帧,他也成为萧江氏的始祖。随后,萧江氏后人从篁墩迁徙至徽州的婺源等地,开枝散叶,在徽州地区定居下来。

族谱记录来自中原的那段历史

其实,这份萧江氏的族谱,只是全省档案馆内数量庞大的徽州族谱中的一本。如今,在安徽省档案馆、黄山市档案馆内,收藏着大量类似的族谱,这些族谱上,大都记载了他们的祖先如何从中原进入徽州的历史。

源自安徽省的古代族谱里,以皖南黄山地区居多。在黄山市档案馆的库房内,笔者见到了大量徽州地区大姓的族谱,有朱氏、程氏、戴氏等徽州大姓家族的族谱,族谱中,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他们的祖先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或者唐代末年,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历史。

这本宋代的萧江氏族谱记载的内容较为可靠,因为在宋代,只有官员贵族家族才有特权编修族谱。它的传世,让后世编修家谱有了可靠的依据。到了两宋时期,徽州地区修谱活动已较频繁,如据黄山市档案馆内收藏的《柳川绩邑胡氏宗谱》记载,该族的族谱仅在南宋时期,就修了三次。可见这些宋元时期的族谱当是明清徽州族谱编修的主要依据。

如今流传下来的明清时期徽州族谱的格式大部分大同小异,基本由谱序、凡例、世系图表、墓图、祠图、村居图、谱传、进呈谱表、诰封褒彰、族产文书、翰墨文章、家训、族规等部分组成。

明清的族谱上,一个氏族的祖先被尊称为“某某公”为始祖。如在萧江氏族谱上,他们远古时期的祖先并没有姓名,这些先祖们分别被称为忠公、受公、成公……此外,明清徽州族谱是以世系为时间主线,对宗族各个成员生活各层面进行记载。特别是明清宗谱,对明清徽州宗族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记述,注重家族纪实,体现了“谱为一家之史”的主旨。

大量族谱传世至今归功于徽商

为何徽州人家热衷于修谱,并且有大量族谱传世至今,这一切都归功于明清时期的徽商。

徽州地区作为一个宗族文化繁盛的地区,早就有修谱缅怀祖先的传统。面对土地稀少、遍布山林的自然环境,很多人的思乡之情希望通过族谱这种方式记录下来。但那时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只有少部分担任官职的名门望族才有条件修撰宗谱。但到了明代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徽州开始形成经商的风尚,徽商在明清两代是全国十大商帮之首,徽商的足迹遍布全国大江南北,富有之后,他们对宗族各种活动不吝投入,建宗祠、修族谱,也成了他们首选之举。

徽州族谱的发展与同一时期徽州刻书业的发达息息相关。明清时期,徽州刻书业天下闻名,徽州族谱里面村落宗祠布局图的版刻画,充分体现了徽州版画的高超水平。发达的印刷业,让族谱印刷质量优于其他地区。如今,这些族谱能够保存至今,完全得益于当年使用的纸张大都是质地优良的棉纸。有了这些因素,才让今天的人们通过这一部部族谱,了解那个时期徽州人从中原迁徙至此的历史。(安徽档案局)

(摘自凤凰网,此内容非本网站观点)

作者: 佚名 责任编辑:廖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