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缉毒警明正彬:刀尖上的舞者
2005年1月16日晚,备受大家关注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在北京北航体育馆揭晓,神勇缉毒警察明正彬榜上有名。
破获大案,屡建奇功,他用一个缉毒警察的非凡业绩感动了中国。
深入虎穴,从容面对生死,他用一个传奇英雄的机智神勇感动了中国。
无私无畏,对党和人民一片赤诚,他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无限忠诚感动了中国。
考验 考验 考验
“有人形容缉毒警察是站在刀尖上跳舞的职业,其危险、紧张不言而喻。干我们这一行的,就意味着付出,哪怕是生命……”——明正彬
保山地处云南西部,毗邻境外缅甸毒枭制毒的重点地区和毒品集散地红岩、摩泰一线;与缅甸山水相连,有长达167.78公里的国境线,陆路水路通道随处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保山不仅要面对从德宏、临沧等地入境的毒品过境的压力,而且保山本身就是我国严防境外毒品入侵的“桥头堡”之一。多年来,保山禁毒战场血雨腥风,保山禁毒战场英雄辈出……
1986年7月,20岁的明正彬从云南省警察学校毕业,分配在保山市龙陵县公安局龙新乡派出所工作。1990年5月5日调入龙陵县公安局缉毒队,不久,24岁的明正彬被任命为缉毒队副队长。
跨入禁毒战场,明正彬一干就是14年多。14年来,他打入毒贩内部90余次,亲自侦破和指挥侦破贩毒案件1600余起,缴获海洛因等毒品3900多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1950多名,缴获毒资及赃物折款5000多万元,缴获车辆170多辆、手枪13支、子弹750余发、手榴弹28枚……他在刀尖上的潇洒起舞,书写了当代禁毒警察的机智神勇。
1991年侦破“3·18”案件,明正彬大展“导演”才华,创下智斗毒贩的经典之作。
据可靠线索,两名境外毒贩组织了一批毒品,准备走私人境。但是,两个亡命之徒每人都随身携带着两枚手榴弹,手榴弹的后盖早已打开,引线露在口袋外面,随时企图引爆。
不久,明正彬又获悉,这两名毒贩在边境一带租了一辆出租车,从龙陵县的勐糯向红旗桥方向驶来,保山是他们的必经之路。经过反复思考,为严防毒贩狗急跳墙,明正彬决定将设伏地点选定在一家糖厂附近,智取毒贩。他让侦查员们都卷起裤脚,穿上拖鞋或凉鞋,化装成糖厂的拉砂工人,统统坐在拉砂的大货车上,明正彬则亲自驾驶大货车前往伏击点“恭候”毒贩。
在毒贩必经的那条狭窄的拉甘蔗的小路上,他们事先设置了一个障碍,让毒贩乘坐的出租车行到这里抛锚,而他们的拉砂车则紧随其后催促他们让道,以此迫使那两个毒贩不得不下来推车,“拉砂工人”也热心参与他们推车,趁毒贩毫无防备的当口抓捕毒贩。
一切都按照明正彬“导演”的步骤进行。明正彬坐在驾驶室里,点燃了一根香烟吸起来,他用眼睛的余光扫视了一圈,发现整个局面已完全被侦查员们控制住了,便将手中燃了一半的香烟潇洒地扔到地上——这是事先约定的动手信号。只见侦查员们像老鹰抓小鸡一样,轻松地将两名毒贩拿下,缴获毒品10025克、毒贩2名。
1993年6月,“巍山老板”明正彬打入一境外武装贩毒团伙,大展“卧底神探”的好身手。
子夜时分,天上下起了小雨,伸手不见五指,明正彬踏着泥泞如约来到怒江边的见面地点。一进屋,女毒枭手下的一个叫“黑头”的便“导演”了一场苦肉计,将一名同伙打得皮开肉绽。而后,“黑头”从腰间掏出手枪,将子弹推上膛,恶狠狠地冲明正彬说“这就是背叛我们的下场。怎么样?”说着,“黑头”将枪口在明正彬的脸前肆无忌惮地比划来比划去,最后抵在了明正彬的脑袋上。此时此刻,只要明正彬的表情稍有一丝紧张、动摇,歹徒便会行凶杀人。
突然,他一个漂亮的反手,干脆利落地下了“黑头”的枪,故作生气地大声骂道:“大家要谈的是生意,想的是发财,舞枪弄棒的,你们到底要搞什么?”接着,明正彬又冷笑着说:“恕我直言,玩枪你还差一大截呢。再说,你这支枪也太次了。等做完生意,我给你弄支好的,如何?”
“黑头”和女毒枭实在看不出什么破绽,立马陪上了笑脸,又是敬烟又是点火。双方约定7月15日晚上9时在龙陵县勐糯乡的南门垭口交货。
一切都按明正彬设计的方向收网。7月16日凌晨,双方交易时,这伙境外武装贩毒团伙被一网打尽。就在把毒贩押上车的时侯,一个惊心动魄的小插曲发生了:借着手电筒的余光,明正彬突然发现一名双手被铐到背后的毒贩困兽犹斗,正用右手去掏他裤袋中的一枚手榴弹,引线已经被拉了出来……明正彬大喊一声,让战友们闪开,自己猛扑过去,双手死死地抓住毒贩的双手,把他的手榴弹夺下。此案共抓获毒贩6人,缴获毒品16公斤。
1997年10月侦破巨额毒资案,明正彬与战友们饱尝了一回挑战饥饿极限的滋味。
当他们得到线索时,有将近50公斤的一批毒品已过境被运到了广东。明正彬心里憋了一股气,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那天,他坐在办公桌前反复琢磨。这批货运到广州出手后,运货的人很可能带着这笔钱原路返回,明正彬决定在保山等候这辆车,力争截获毒资。
不久,他们在保山抓获了一名返回的毒贩。此人交代,货虽然出手了,但钱一时还没有收上来。
“你怎么收钱?”明正彬故作漫不经心地问。
毒贩说:“都是电话联络。”
经数日反复做思想工作,此人终于告诉明正彬:“我已经安排我家大哥到大理的凤仪去收款了,他们开了一辆130,车上拉的是瓷砖和啤酒,钱就藏在瓷砖和啤酒下面。他们要在镇康的木材检查站那里卸掉瓷砖,钱也要在那里转走。”
明正彬带人火速赶到镇康,但左等右等不见车到。明正彬将所有的可能又像过筛子似的分析个透,断定很可能是毒贩的车在半路上抛锚了。于是他马上派侦查员从保山那边顺路找下来,果然发现大货车“趴”在了施甸姚关的山路上,当地两个帮守车的村民告诉他们,车主卸下了四箱啤洒和两个装着东西的麻袋,租了一辆寨子里的拖拉机拖走了。
那两麻袋东西必是毒资无疑。明正彬带领侦查员们立即动身,爬了两个小时的山路赶到了根基——毒贩的大哥家。为了避免暴露,他们把伏击点选择在根基寨背后山上的一处悬崖边,搭起一个简易的窝棚。那里不仅利于隐蔽,还可以瞭望到村中和路上的情况。
在路上买的一些方便面之类的食品,第一天就被消灭光了,饥饿对他们步步紧逼,他们只好在山上采橄榄、枇杷等野果充饥。雨一直不停地在下,他们一个个成了泥人。五天六夜,蹲守的日子显得格外漫长、难耐……
到了第6天的夜里,明正彬估计毒贩快到了,就带着侦查员们下山,来到通往毒贩大哥家的小路上守侯。过了午夜,只见两个男人赶着一头牛,牛背上驮着两个装得鼓鼓囊囊的麻袋渐渐走近。
“就是这两个人了。”明正彬发出口令,侦查员们从隐藏的地方跳出,将两人轻松拿下。从牛背上卸下麻袋清点,里面的毒资竟有326万元!惊惶失措之余,两个毒贩禁不住地连声哀叹:“眼看就要出境了,没想到在这里还有缉毒警察?!”
……
一个又一个毒贩栽倒,发财梦一次又一次破灭,境内外毒贩对明正彬恨之入骨,他们把黑手悄悄伸向了明正彬和他的家人——
境外毒枭蒋某悬赏500万元人民币,要买明正彬的人头;
境外毒枭魏某多次密谋暗杀明正彬……
1999年5月,明正彬带一名便衣侦查员到境外红岩一带进行调研。境外毒枭“蒋三”带人手持武器前来搜捕明正彬。因获得信息及时,他们幸免于难。
就在这次边境调研中,明正彬得到一条重要线索,境外一名毒贩已入境,将于近期偷运一批毒品过境到保山。6月6日,明正彬带人神速出击,缴获海洛因28块9975克,抓获贩毒嫌疑人蒋大万、李新佳和范玉山。
1999年8月16日,在云南省公安厅的协调和昆明警方的配合下,明正彬在昆明指挥侦破“8.12”预备贩毒大案,缴获现款258万元、“奔驰”轿车一辆,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而就在当天,明正彬收到一则惊人的消息:自己的家被人纵火焚烧!手头的案子未结,明正彬含泪继续坐镇指挥。
原来,心黑手辣的缅甸毒贩“蒋三”见明正彬软硬不吃,便出资10万元,雇了6个杀手悄悄地来到龙陵,3次企图绑架明正彬年仅3岁的儿子,换回蒋大万。结果,均未得逞。8月16日凌晨3时许,因3次绑架未遂,4名气急败坏的歹徒趁月黑风高之夜又来到龙陵,向明正彬家的住房投掷了3枚自制的汽油燃烧弹,欲置明正彬和他的家人于死地。因扑救及时,他的家人才免遭于难。
过了四五天,明正彬办完案,才匆匆赶回家看望父母妻儿。
含笑直面刀光剑影,从容应对生死考验,明正彬真的一点都不害怕吗?
“有人用500万买我的人头,可到现在也没见谁能领到了这笔奖金……”停了停,他又笑道说:“不害怕,干缉毒十四五年了,破那么多案子,我从未受过伤,时常被杀手追踪,也没事,靠的就是胆大心细。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信奉‘干通了吃一辈子,干不通鱼死网破,反正都是死’的亡命之徒,要缉毒就有可能流血牺牲,吃苦受累更是家常便饭,缉毒没退路,你越怕,他们越凶狠……我常说的一句话是‘怕苦别当警察,怕死别干缉毒’。”
忠诚 忠诚 忠诚
“我也知道禁毒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但多截获一批毒品,就可以多挽救一些人,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干禁毒工作,压力大、诱惑多,靠的是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法律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明正彬
“忧患能久,奢侈必败”、“泰山之高,与其不拒粪壤;沧海之阔,与其不拒浊流”。在明正彬的办公室,醒目地贴着这两句名言。他说,这是他人生的座右铭。
作为一名禁毒警察,时时处处经受生死考验的同时,还必须时常面对金钱的诱惑。而明正彬无数次面对毒贩开出的“天价”,面对毒贩亲属送上门的巨款,却总是显得那么的“富有”——
1999年明正彬侦破“6·6”大案后,境外毒贩“蒋三”暗杀明正彬未成,这次又是人货两丢,特别是他的得力马仔蒋大万的落网,让他心痛不已,他千方百计托人给明正彬递话:只要放了蒋大万,要多少钱都好商量。明正彬的回答很干脆:“停止贩毒,投案自首。”
2003年的一天,明正彬不在家,他的初中同学拿了两条“云烟”过来。明正彬的老母亲坚决不收,没想那人趁老人不注意,丢下“烟”就走了。第二天,明正彬回家,拆开“烟”一看,里面装的全是一百元的钞票。原来,那人的姐夫因为贩毒,被关在施甸县,想请明正彬“关照”一下。当天,明正彬就把钱退还了那个同学,并告诉他有什么要求去找公安局,一切都会按照政策和法律来办……讲起儿子拒贿的事,明正彬的母亲总是很自豪地说:“我儿子什么危险的门槛都能跨得过去!”
为了工作,明正彬常把工资垫支出去,先后三次将自己买的手机送给与他有工作关系的朋友。年复一年的垫支,他常常入不敷出,背上了一笔不小的欠债。但他却一次次将嫌疑人家属送上门来的几万、几十万钱拒之门外。在工作中接受的礼品,哪怕是一块手表、几条香烟,他都交到单位登记清楚,并按规定“罚没”上交。
大家称赞他高风亮节,他说这是一名禁毒警察应具备的素质。
从警18年来,明正彬无数次面对情与法的冲突,受到一些亲朋好友的责难。但是,他坚守一颗对法律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
1992年9月,明正彬20岁的侄子参与贩毒,他亲自带人将侄子抓捕归案。“没办法,我是指挥员,不能回避。”明正彬回忆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贩毒案,共缴获了20多公斤海洛因,40多万元现金,6名参与贩毒的人员都被依法判处死刑。
1993年“6·26”前夜,他侄儿子的父亲给明正彬打来电话:“明天枪毙你侄子,你……家里很困难,没钱来收尸,你就帮火化了送回来吧……”侄儿子的父亲哽咽着,无法继续说话。明正彬也说不出话来,他紧紧地捏着话筒,满含泪水。
“你就真的不可以改变你侄儿子的命运吗?”记者问。
“我无法改变他参与贩毒20多公斤的事实。”明正彬停了好一会,才平静地答道。
那次以后,很多亲友都疏远了,说他六亲不认,当了警察他们一样好处占不到,先抓自己的侄儿子邀功请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缉毒警察,我应该这样做,也必须这样做。”明正彬无怨无悔。
面对亲人的担心和期盼,明正彬无法做到忠孝两全,心中时常充满了愧疚——
从小就想当警察的明正彬1984年中学毕业时,不顾父母的坚决反对,背着父母找到了公安局的亲戚,偷偷报考了警察学校。对于自己当年的“叛逆”行为,明正彬后来这样解释:“当时特别单纯,就觉得当警察很刺激、惊险。考警校时父母就反对,后来干缉毒他们就更担心。我总觉得缉毒才是男人干的事,凭着一腔热血就干上了。现在慢慢认识到,这是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盛衰的大事,比比原来,多了份责任感。”
后来,通情达理的父母亲理解了他的选择。但是,担心一直在老人的心头挥之不去。在父母眼中,明正彬是个大孝子,都已70多岁的父母亲张口就能讲出明正彬的种种好处:他母亲耳朵不太好,父亲又得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只要有时间,明正彬都会为老人换洗衣服,并煮东西给两位老人吃。“我牙齿不好,但喜欢吃核桃,每次他都会把核桃给我剥好。他父亲身体不好,有时他回来得晚,都要去看一下父亲,看被子有没有盖好。”说起明正彬的工作,他母亲眼里闪现着泪花:“他工作那么忙,干的事情又危险,我非常担心他。”
平时,明正彬对家人的关心总是很少。1991年5月明正彬送母亲到昆明治疗耳疾,这是明正彬早就许下给母亲的一个愿。谁知到昆明后,刚将母亲的住院手续办完,就接到了侦破命令。后来,母亲只好一人买车票独自回龙陵去了。多年后,说起这件事,明正彬仍然觉得愧对母亲。
1999年8月16日歹徒投掷汽油弹企图焚烧他的家,一家人因他而饱受惊吓。
“回到家后,我一直就坐在床沿上,盯着熟睡中的儿子, 后来儿子醒了过来 叫了声‘爸爸’,我紧紧地把他搂在怀里……当时心里感觉很愧疚 ,觉得对不起一家老小……如果我整天守在摇篮边,我儿子长大后肯定会感激我,但绝对不会为我而自豪……”回首那一刻,明正彬仍然泪水盈眶。
从一名禁毒警察成长为禁毒支队的支队长,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了。对于“领头雁”的角色,明正彬有一句口头禅:“我先上,跟我上”——
“其身正,不令而行。”明正彬的模范带头作用就是无声命令。多年来,明正彬凭着过硬的业务本领和他特有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战友们的无比信任和敬佩,民警们都乐意跟他一起去吃苦,也正因为如此,保山禁毒支队才能屡创佳绩。几年来,保山查破案件数、缴获毒品数、抓获毒贩数均名列云南省前三名;保山禁毒支队1次荣立集体一等功、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1999年至2001年连续3年被云南省禁毒委和省公安厅评为全省缉毒先进集体。同时,保山市吸毒人员下降26%,全市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已基本禁绝,全市40多万在校中小学生无一人吸毒。这些成绩得到了中央和云南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他个人也获得了一个个殊荣, 1990年至2004年两次荣立二等功、三次荣立三等功;1994年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01年荣获第三届“中国优秀青年卫士”称号;2002年被评为第五届“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
面对荣誉,明正彬总是谦虚地说:“我十分感谢那些曾与我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的战友们,没有战友们的支持,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说这话时,明正彬的眼里有亮亮的东西在闪动。
记者问:“如果你有机会做别的比较安全的、轻松的、待遇也不错的工作,你会离开缉毒队伍吗?”
明正彬答:“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