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明氏大同谱》 主要内容概述
1957年、1986年版的《西蜀明氏大同谱》,分别为毛笔正楷和仿宋体繁写汉字,仅夹注有少量翻译性的韩文。主要内容为:
凡例:介绍了家谱的编写规则、体例。
宗族分布图:明玉珍只生有一子:明日升;明日升生有四子,分别为四大公派:长子明仪,被朝鲜李朝封赠为资宪大夫,故称为资宪公派,居住地点分布在朝鲜半岛(下同)的延安、康泽、开城、长湍、昌源、大同、江西、载宁等地;次子明亻见,被封为嘉靖大夫、总郎,故称为总郎公派,主要分布在大兴、洪州、青阳、庇仁、泰安、长城、锦山、完州、潭阳、迎日、海南、瑞山、高兴、京城、珍岛、务安、灵光、熊川、海美等地;三子明俊,被封为嘉靖大夫、枢密院副使,故称副使公派,主要分布在宁边、朔州、云山、熙川、中和、大同、荣州、平山等地;四子明信,被封为通训大夫、侍郎,故称侍郎公派,主要分布在高兴、延安等地。
夏王庙图及享祀笏记:记录了夏王庙享祀的礼节仪式程序。
夏王庙重修记:夏王庙为明玉珍享庙,又称为始祖庙。谱中记道:“于韩国李朝献陵命建祠于松都梨井里,特教不祧,以施崇奉之礼,逮于肃陵命移建于延安地。”在延白郡湖东面烽火里,始修于夏王第六世,继修于丁亥年,夏王十八世孙海宗撰写了夏王庙重修记,时间为1827年。辛酉(1861)年再修。
肃陵略图:肃陵为夏王后彭氏的墓葬封号。位置在开城郡中西面松都万寿山南麓明陵洞,后来补修了墓道和石刻。
肃陵神道碑铭及肃陵诗:碑铭为韩通政大夫、工曹参议金命根撰;通政大夫、丞政院左承旨兼经筵参赞官、修撰官、记注官、知制教金声根书。肃陵诗两首,五言、七言各一,申纬号紫霞参判作。
先世事实略记:收录了两篇文章,一是《大夏王两世事实略记》,一是《杂录》。
《大夏王两世事实略记》的作者为夏王十二世孙通训大夫前行银溪道察访廷 。他在他编修的“辛巳谱序”中说:“乃者幸窃科第,托迹笔下,首以作谱为急务。旁搜博访,撰次宗支之派分,又裒集明史所载及东人所述先世事迹之可考者,弁诸卷首,劝谕诸宗略鸠物力,因为绣而传后。”亦可见明史及朝鲜人所述为他们了解先世事迹的主要史料依据和来源。
《杂记》的作者不详,但“壬申谱跋”中夏王二十一世孙珩写了一段话:“何幸肃庙二十八年辛巳,关西宗丈保宁公廷 氏倡刊族谱之后,抑又英庙五十二年丙申,其孙万秋氏亦继述其王考之事,诚非偶然也。……岁辛未清和之节,海西宗氏圣猷亦继前人之意,以谱系重修事来于鄙乡,树议发通于各省诸宗,佥议俱同。粤翌年清和上元,谨按旧谱誊抄,又按照明史所载先世遗迹,详细考见采葺……”可见,作者为明万秋、明圣猷、明珩三人中的一个,或是相继参与了写作。
这两篇文章既反映出夏帝后裔对其先祖情况的掌握程度,又记录了明日升及彭氏到高丽后的情况,是珍贵史料。
状碣文:收录了《通政公讳有精墓碣铭并序》等13篇墓铭、表、传、记。
山图:收录了山图25幅,均为明氏家族的历代墓葬区域位置并标记。
派谱:按世系、名字、分布地域开具了名单。
行列字:自21世编排,依次为:济、植、鲁、在、镐、淳、柱、熙、基、钟、洙、相、焕、圭、铉、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