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晶莉:让科技种子播进黑土地

2013年06月13日 | 阅读:632次 | 来源:百姓通谱网 | 关键词:

        麻晶莉第一次见到农民种西瓜时挺诧异:刨个坑、扔点肥、撒把籽、踢脚土。

  她问农民:“这样种能行吗?”农民答:“有啥不行,年年这样种,种地还要啥技术?”

  农民表现出来的对科技种田的漫不经心让麻晶莉印象深刻。1987年,27岁的麻晶莉毅然离开八一农垦大学讲台,回到家乡黑龙江省富锦市经济作物推广站。她立下志向:“几千年刀耕火种的历史,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翻过去了!”

  为农民打开看得见的活教材

  麻晶莉决定从试验、示范入手,为农民找到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她从全国14家科研育种单位引进了48个西瓜、甜瓜新品种找农民试种,却接连遭到拒绝:“俺们可不整你那新玩意,弄不好一家老小吃啥、喝啥?”

  没有试验田,咋办?只好请富锦市农科所“摊派”给几户农民,承诺:亲自操作,如果种植不成功,负责赔偿农民损失。

  每天,麻晶莉骑自行车往返15公里乡村路,风雨无阻。育苗、栽苗、施肥,样样自己干。乏了,坐在地上歇会儿;饿了,吃口自带的凉馒头。回到家,累得“拽着猫尾巴上炕”。两个月过去,农民被麻晶莉的执著打动。他们说:“麻老师,凭你这种干法,俺们服了,俺们的地你就放心种吧!就是没收成,也不让你赔一分钱。”

  第一年,试种西瓜获得成功,麻晶莉也彻底赢得了农民信任;第二年,农户争着要让自家的责任田“入选”为麻晶莉的试验田;第三年,麻晶莉选种的西瓜、香瓜种子遍地开花。

  如今,西瓜已成为当地部分村屯的“支柱产业”,富锦市的西瓜等经济作物已发展到近百万亩,每年增加农业产值上亿元———仅此一项,全市农民人均增收680元。目前,富锦市已建市、镇、村三级农技科技示范区298个,为农民打开一本本看得见、摸得着的活教材。

  在农民心上播撒科技的种子

  有一次,两个村主任吵架,闹得差点动手,派出所来人制止,才知是为争“麻老师到自己村讲课”。

  上街基镇万宝村农民关成海说:“麻老师讲课很实在,你一听就知道庄稼该咋侍弄了。”

  1992年春,关成海种了4垧(注:在东北,1垧约合15亩)黄豆。麻晶莉听说后,特地嘱咐关马上喷洒除草剂。关成海心想:“种这么些年地,也算个庄稼‘老把式’了,麻老师说的也不一定全对。”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只在其中的一垧地喷了除草剂。

  等到苗长出来,他到地里一瞅,傻眼了:只见喷除草剂的那垧地干干净净,而没喷的3垧地小苗焦黄,杂草长得老高。铲地时,没喷除草剂的地每垧用10多个工还没铲净,而喷除草剂的那垧地只用了2~3个工就铲完了。秋收后一算,喷除草剂的那垧地产量4500多斤,而没喷除草剂的地每垧不足4000斤。

  关成海说:“这次教训让我认识到什么叫科学种田,打心眼儿里更信服麻老师了。每年春种前,我都主动向麻老师咨询,今年应该种什么,怎样种效果更好、收益更大,还需要注意哪些事情等等,每次麻老师都给我细心讲解和答复。我认真按照她说的办,不敢再吃以前种地的那点儿‘老本’了。”

  是农民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在富锦市,“麻晶莉”已成为“品牌”,只要她说哪种肥、哪种药好,农民就愿意买;只要她说哪样种子不合适,农民就不用。以至于有的商家抓住农民信任麻晶莉的心理,便谎称商店是麻晶莉开的。结果有农民不知就里,对市领导说:“俺们都到麻晶莉的农资商店买种子、化肥,即便比别的商店贵,也去。”惹得富锦市市长笑称“看来,政府得为‘麻晶莉’3个字注册了”。

  18年来,麻晶莉的足迹遍布富锦市的每一寸土地,被誉为“农民兄弟的主心骨和贴心人”。她在当地电视上开讲座,利用业余时间编写《致富经》、《气象预测和年景分析》等实用资料,带领农技推广人员跑遍全市396个村屯,举办了800多期培训班,培训农民10多万人次,达到户均1.5个“种田明白人”。她的手机号从没换过,许多农民都知道,成为富锦市名副其实的“农技咨询热线”。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和三等奖,黑龙江省政府、省农业系统科技进步奖等25项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光荣地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

作者: 素材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百姓通谱网品牌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