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一五”蓝图的主将麻贵书
1953年, 在国家“一五计划”中,太原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五大城市之一。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太原市实现宏伟的“一五计划”,需要政治素质过硬的领头雁,需要既懂经济建设又能脚踏实地工作的实干家。
1952年年底,太原市委调整领导班子。原市委书记、市长韩纯德和几个老常委相继调走,王大任同志担任了市委第一书记,在组建新的市委班子时,他考虑到,太原面临的建设任务艰巨,而自己过去长期在部队工作,地方工作经验不足,特向省委恳切提出了要求增加领导力量的要求。省委书记陶鲁笳向王推荐人选说:“我提一个人,他忠厚扎实,多年做地方工作,担任过县委书记、地委书记,让他给你做助手怎么样?”
王大任喜出望外,忙问:“是谁?”
陶书记告诉他说:“是忻县地委书记麻贵书。”
王很高兴,于是请求让贵书同志尽快来太原工作。
一
1953年1月,麻贵书任中共太原市委副书记,主管基本建设和农村工作。从此,他紧密配合王大任同志,成为太原工农业建设上的一个主将和旗手,积极组织领导了太原市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1954年1月,麻贵书同志任中共太原市委副书记兼基本建设工作部部长,年底在中共太原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委员、常委、第二书记等职。
太原,在民国时期一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然而,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太原长达八年的侵占,太原市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和掠夺,元气大伤。日本投降,阎锡山重返太原后,由于其穷兵黩武打内战,太原的工业仍处于停滞状态。太原解放后,虽经三年恢复,取得很大成绩,但要进一步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仍然可谓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随着《太原市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太原市城市建设规划》的相继编制完成,太原市迅速掀起了经济建设的热潮。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等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由于太原市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中央各部来太原选址建厂的很多,这中间难免和市委、市政府原来的计划和安排有矛盾。为节省投资,各部都想选一片离城近、水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这也合乎情理。但城郊土地有限,难以满足各厂基建的要求,为此常常需要进行反复勘察,统筹安排。麻贵书总是以中央部署的大局为重,统筹解决不同类型的工厂和科研单位的占地问题。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按太原市第一期城市规划的要求,河西地区北部以机械工业为主,南部以化工为主,城南为文教区,几个兵工企业放在北郊。这个格局至今基本未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运行,证明是合理的。这样既缓解了选厂的矛盾,也维护了中央一盘棋的大局。
在国家“一五计划”中,前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建设的156项工程,太原就有10项。新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有:太原第一热电厂、太原重型机器厂、太原氮肥厂、太原磷肥厂、太原化工厂、太原制药厂、太原纺织厂、新华化工厂、兴安化学材料厂、江阳化工厂等。此外,还有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重点工程多项,一些老企业还需要进行扩建和改建。建设任务是相当繁重的。
搞工业基础建设,离不开水源。为了保证国家“一五计划”中在太原的10项重点基础工程上马,麻贵书根据省市委的统一安排,首先安排了重要配套项目——兰村水源的筹建工程。1954年,太原市政府组建了兰村水源勘测工程处,会同国家建工部及国家二机部进行勘察,次年7月取得详细的水质水量资料,结论为上兰村汾河河谷及两岸有丰富的潜水,为国内罕见的大型地下水源地。
1956年,在麻贵书的统筹安排下,国家建工部调动旅大市城市建设局等施工单位进驻工地。兰村水源勘测工程处改为兰村水源工程处,成为施工甲方,太原市自来水公司作为生产方参与施工。这项在当时被列为国家最大的地下水供水工程,从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7年11月就完成第一期供水工程,至1960年全部完成。
兰村水源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公司的日供水能力由原来的1.5万立方米迅速跃为20余万立方米,一举改变了太原地区落后的供水面貌,加速了太原市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工业经济的发展。
搞大规模重点基建工程,同样面临的又是建材物资奇缺,如钢材、水泥、木材、玻璃等,甚至连砖瓦都缺。面临如此众多的困难,如何把太原的工业建设搞好,这是麻贵书同志思考的一个新问题。他以为,一个城市只有大型骨干企业还不行,还应该有与此相配套的众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中小型企业。他在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和市委同志研究决定,在基建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太原市大型企业的优势,采取“以大带小,母鸡下蛋”的办法,加速地方工业的发展。
在半年时间里,国家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巨大的酵母作用。在太钢、矿机、机床厂、兴安化学材料厂等大型企业支援下,诸如太原建材厂、水泥制管厂、太原砖厂、太原石渣厂、太原铁工修造厂等数十家地方工业企业拔地而起,电解铜厂、塑料厂、工具厂、锅炉厂、灯泡厂等地方企业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地发展起来。此外,还扩建了太原水泥厂,为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也开创了太原地方工业的新格局。当年这些营运而生的小厂,如今都已具一定的规模,有的已发展成为国有骨干企业。但是,人们不会忘记,这些凝结着社会主义协作精神的劳动硕果,都有麻贵书同志的一片心血。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建设高潮!
……
在荡漾着《社会主义好》的歌声中,1954年初,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和有关部门及前苏联专家选厂组陆续来太原选厂定址,使太原的接待工作十分忙碌、紧张。
每来一个选厂组,麻贵书及市里的其他主要领导都要亲自出面接待。太原基建部作为主要承办部门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然而,该部当时所做的太原市城市初步规划,除了城北工业区、河西北、南部工业区基本适应当时选厂需要外,根据选厂组的要求,还需要增加一个北郊工业区。当时,为兴安、江阳、二电厂、新华、橡胶十厂等5个国家骨干企业选址的前苏联专家,都看上了北郊区这块地方。因为有太原这样的工业城市基础,又有兰村丰富的水资源,周围三面环山,有较好的防空和国防条件。可是,太原的城市初步规划却没有规划这个地区,这就使得城建部工作比较被动。麻贵书同志为此连夜召集会议,专门进行了研究。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是:这些企业如果定在这个地区,太兰公路就需要大段地改线,兴安建厂必需迁移东堰、东流、兰岗、晋章等五个小村子,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业务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同志都有些忧虑。然而,麻贵书则态度明朗,他说:“为了国家工业化,我们一定要保证国家建设的需要。需要我们地方配合的,我们一定要认真配合,把工作做好。至于城市规划,一定要补上去!”方案定下来后,麻贵书指定由市委农委牵头组织迁村购地办公室,由麻贵书自兼主任。就这样,新北郊工业区的事敲定了。以后的具体工作,诸如迁村购地、兰村水源组织勘探等,都是在麻贵书同志亲自过问和组织下进行的。在这一段工作中,麻贵书识大体、顾大局,对党的经济事业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作风和风尚,受到了有关同志的一致赞赏。
1956年1957年间,为适应太原建设的需要,中央几个部门所属的施工公司都要来太原安营扎寨。其中有冶金部的第四、第七冶金公司(后合并为十三冶金公司),化工部的化工第二建设公司,建筑工程部的大型机械施工公司,还有擅长管道安装的旅大二公司和专为兵工服务的华北建筑工程公司等。当时国家正是统购统销、实行粮食定量供应之时,粮油蔬菜供应较紧缺。若调入这些数万人的公司连同家属就等于增加一个小城市,粮油供应更会紧张;若不调入,国家在太原地区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依靠太原地区原有的施工力量则难以胜任。在这事关全局的问题上,麻书记在审批时不急于表态,而是在认真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后,深思熟虑,将意见拿到市委常委会议上集体研究,并和市长们协商后统筹考虑、妥善解决,仅调入了冶金部的第四、第七冶金公司和华二建公司等少数公司。做到了既调入本市急需的建设队伍,又不致过分加重城市供应的负担。
时任重工业部建筑局第三工程公司党委书记的王鸿岗曾撰文回忆:
贵书同志狠抓了化工区工业用水的成龙配套工作。晋源引水管道工程的修建是为化工区太原第一热电厂、化工厂、化肥厂等骨干企业解决工业用水问题的。引水工程送水需要水泥制管。市委决定建立太原水泥制管厂,是保证重点工程的举措。这个厂的建立,保证了晋源引水工程的建设,也为以后市政建设需用水泥制品的生产打下了基础。麻贵书同志对水泥制管厂一抓到底,亲自参加了管道安装前对水泥制管的打压试验。当确信经得住五个大气的压力,质量合格后才投入使用。他还参加了晋源引水管道的通水试运转,输水成功,他才放心。此后,为解决蓄水问题,他抓了晋阳湖修建设计,湖区的划界和湖区内村庄的搬迁安置,以及挖掘施工等工作。晋阳湖的建成,使化工区供水系统成龙配套,同时使太原市增加了一个游乐的风景点。他的务实作风有口皆碑,令人钦佩。
在一批像麻贵书等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努力下,“一五”期间,太原市的经济建设速度发展很快。到1956年底,太原市属于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工程的有些项目已提前一年竣工,初步奠定了太原工业的基础。
二
麻贵书是一个很务实的领导干部。工业基建项目纷纷上马会战了,当时,干部奇缺,到处求援要调干部。
麻贵书十分清楚,只有一个好班子,才能领导好一个企业。在他直接参与组织下,全市抽调一大批优秀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充实到基本建设战线,仅1953年就抽调主要干部346人,去担任各级党政领导工作。新建企业的领导干部来自五湖四海,在书记、厂长中,共有省级干部2人,地局级干部60余人,县级干部120余人。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建设太原而走到一起来了,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工作方法和语言特点等各不相同,差异很大。麻贵书同志以身作则、团结大伙一道工作,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准别人办的事,自己首先不办。他讲大局、讲党性原则,有事同大家商量,耐心做思想工作,出现了一个领导与群众,干部与工人,知识分子与体力劳动者,上级与下级,市委与企业之间团结一致,努力工作,生动活泼的可喜局面。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麻贵书同志把抓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广泛开展了对干部和职工的工程质量教育,并指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对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前要进行联合会审,进行技术交底;建立了监督工程质量制度,甲方监工员,乙方质管员现场办公,按工程进度签发验收证,不合格者不验收,无验收证拒绝支付工程款等。在施工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认真追查,及时补救,使建筑工程质量大大提高。如今,当年20余家工业企业建成投产已历经50个春秋,从未发生过工程质量事故,全部达到优质工程,这一成绩的取得也有麻贵书同志的功劳。
深入基层实际,现场指导,解决问题,是麻贵书同志的一个重要工作作风。
在省城实施“一五计划”那如火如荼的日子里,他经常徒步当车,几乎每天都辗转在各个建筑工地一线战场。每到基层,他就要和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促膝谈心,虚心征求和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尊重科技,尊重行家和技师的意见,反对“瞎指挥”。他认为搞基本建设就要按基本建设的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反基建程序,更不能滥用行政手段随意拍板。否则,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由于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了解第一手的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时化解了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由此,太原各项工程进展日新月异,捷报频频传来。
在建设过程中,甲、乙双方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遇到矛盾时双方各持己见,相持不下。问题得不到解决,既影响双方关系,又影响工程进度。每当此时,麻贵书即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当他听取了各方意见后,建立了甲、乙及有关各方定期现场办公会议制度,负责协调各方关系,及时处理施工中的各种矛盾。这种联合现场办公的办法行之有效,由此扯皮现象没有了,相互配合密切了,确保了工程进度。
一次,在建设市政府大楼时,“女儿墙”的原设计为砖砌挑檐式,因是悬空砌筑,经几次试砌均塌落了。必须修改设计。但怎样修改?出现了两种不通的意见。一种意见是增加钢材水泥进行浇筑,这就要增加投资多花钱;二是按普通“女儿墙”建设,则投资少、工期快,但新颖美观上要受些影响。麻贵书等领导同志听取了汇报,又征询了各方面意见后,果断拍板说:“从勤俭建国的精神出发,改成普通‘女儿墙’也很不错嘛!”于是改为普通“女儿墙”,既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质量,又节省了一笔资金。类似这种事情举不胜举。他总是本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在保证质量的原则下,尽最大努力,千方百计地少花钱多办事,或者不花钱办好事,较好地解决了施工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为国家节省了不少投资。
太原钢铁公司所属耐火材料厂是我国自行设计、自造设备、自行施工的单位,由重建三公司(后改为第二工程公司)承担了此项任务。由于施工条件不完善,为了赶进度仓促开工,出现了诸多问题。据有关同志撰文回忆,当时,贵书同志非常关心这项工程的上马,他指示公司召开了党委会,并亲自到会进行指导。在会上,他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解决稳妥的办法,化解了矛盾,促进了工程的进展。这次会议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个出土问题很典型。耐火材料的料槽开工需挖掉大量的泥土,这些泥土当时还未找到处理的地方。为了不影响料槽施工,只好暂借尖草坪公园空地堆放,等以后再运输处理。这一来,就增加了往后二次搬运的费用。这笔费用该谁出,一时争执不下。在麻书记的帮助下,促成了把借地堆土,改为为公园建造假山。这条妙计,不仅节省了二次搬运的费用,也化解了甲乙双方开支上的矛盾,尖草坪公园还无偿造了个假山,增加了一个立体的景点。
麻贵书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他深知没有技术,就没有质量。
太原第一热电厂在施工期缺少高级电焊工,一度成为工程进度和质量关键问题。而所需的电焊工又非得前苏联专家测试合格才能上岗,要求很严格。麻书记在电厂工地了解了情况后,亲自到重建三公司找到欧阳远经理,抽调该公司唯一的一名高级电焊工借给了电厂。欧阳远同志感动地说:“麻书记你很忙,这么个小问题你写个条子就行了。”麻贵书说:“这事虽小,可关系重大,不来我不踏实啊!”这件事让欧阳远深受感动。以后一谈起麻书记,他总是说“咱们的麻书记真辛苦”,以此事例教育公司干部,促进了企业间的协作精神。
麻贵书同志的优良作风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上,在突发事件的危急时刻更展现其调度指挥的领导风范。1958年1月,化工部第二建设公司下属单位工程处承建山西磷肥厂的建筑工程,由电焊火花引起厂房失火,惊动了省市领导,出动了10余辆消防车进行灭火。省委书记处书记池必卿和市委麻贵书同志亲临现场指导,督促灭火,熬了整整一个通宵。在火灭以后,麻书记指示要彻底清理现场,防止隐患。以后六七天内,又不断让市委基建部的同志询问现场清理的情况,直至现场清理完,并亲自听取了汇报,又视察了现场,觉得万无一失之后,才放心离开。
麻贵书在抓工程进度的同时,还狠抓了安全生产和防火防盗工作,在五年间的施工中,很少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确保了国家财产和职工人身的安全。
三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基建工作中学习工业,这是麻贵书多年革命和工作实践中坚持的工作方法。
据当年重建三公司党委书记王鸿岗撰文回忆说:
我转业到建筑部门,第一次到市委基建部开会,麻书记问我这一段工作怎么样,我就如实告他,有困难,我对建筑工作不懂。麻书记说,你又遇到了新问题,边学习边工作吧,除学习政治理论外,还要学习业务知识,不懂业务知识是不能工作的。这些话是诚恳的忠告,使我至今不忘。
《远离莫斯科的地方》是一本前苏联小说,写的是西伯利亚修建输油管道的情况。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们重建三公司修建晋源管道工程有借鉴的作用,所以在公司领导的倡议下,一次购买了数十本供同志们阅读。麻书记知道后,让副经理王京生向他介绍了这本书的内容;他肯定了我们这种做法,而且还亲自阅读这本书,他说:“这本书的内容对你们现在搞管建工作很有针对性,政治工作就是要做到这样的深度,还有书里写的调度会议的方法,也是很好的工作方法,值得学习。”
1962年,贵书同志参加党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毛泽东主席接见了部分与会同志,麻贵书同志参加了这次接见。毛主席曾经问他说,历史上你们麻家有个大人物,很有名,叫麻叔谋,你知道吗?他说不知道。毛主席说,麻叔谋是隋朝人,隋炀帝时开凿过运河,是一名大将。这段话对麻贵书同志印象很深,他谈及此事时,总是这样自勉,说毛主席历史知识渊博,我们要向主席学习,也要注意学习中国历史。
尊重专家、推崇行家,关心他们,是麻贵书工作的又一个特点。
当年基建工地上,曾来了不少前苏联专家。平时除对前苏联专家的建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外,还经常不辞劳苦地对专家迎来送往,陪他们参加联欢活动。1956年10月,耐火材料厂建设期间,市里请前苏联冶金专家参加了国庆节的观礼,晚上由第二工程公司在太原饭店举办和专家同娱乐的联欢晚会,麻贵书参加了晚会。晚会原计划在12点结束,当时专家舞兴正浓,有关人员要宣布舞会结束,被麻书记制止了。他说这样做很扫兴、不礼貌。所以联欢会一直延续到凌晨2点,麻书记也不顾劳累陪伴到凌晨。他遇事考虑周到,对有关人员是一次待人接物的生动教育。
1957年冬,化工区前苏联专家组长回国时,麻书记和刘子英副部长进行了拜访,在化工区专家会议室举行了座谈,共十余人。清茶一壶,恒大烟两盒,征求对方对工作的意见,表示谢意。虽然时间不长,话语不多,但博得了专家的好评。
对青年干部支持鼓励、大胆使用。重建三公司副经理王京生是个青年技术干部,在义井楼房的建造中推行了空心楼板技术。在试制空心楼板时,麻书记亲自到现场观看,并鼓励他要多把外地的好经验引进太原,还在市基建部组织的讲座中请王京生做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的报告。
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与时俱进,这是麻贵书同志的另一个特点。
据当年太钢发电厂郎俊同志撰文回忆说:
1953年,我在太钢发电厂工作。当时,工业和民用电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而发电量供应不足,很不适应。为了发展生产和满足全市人民的生活需求,麻书记亲自到潜力比较大的太钢发电厂进行调查研究。他直接深入到生产现场,深入到工人的生产劳动中,详细地察看了生产过程,又询问许多有关的问题,然后用两天时间和工人一起座谈,耐心地听取同志们关于保证安全,减少事故,提高生产力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麻书记对电厂工作明确提出了五点指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当我们按照麻书记的五点指示认真去干,很快使局面大大好转。三台发电机全部运转起来,结束了多年来三台电机只能开一台半的被动局面,并创造了百日安全无事故的业绩,煤耗、成本大大降了下来,亏损变成了大量盈余。太钢发电厂一下子成了全华北的先进厂,华北地区厂际竞赛的优胜红旗,连续数年高高悬挂在厂里。
1953年至1958年期间,太原的工业和基本建设工作是在全国搞的较好的。1953年推广沈阳五三工厂经验,1954年推广郑长义砌砖法,后来太钢出现了“三槽出钢”的重大技术革命成果。 太原化二建在化工厂施工中创造的高压焊和铜铝对接新技术,引起了江西和武汉中南建筑施工公司的重视,先后由总经理等带领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干部来太原参观学习;晋阳湖施工中,水中挖泥采用布包出土等新办法,都是在麻书记组织下实施的,很快解决了施工难题。1957年组织全市3000名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干部下乡,帮助农村检修农业机械,接着又组织工业内部、工商、工农商一条龙大协作,帮助18个县办五小工厂,这些做法受到来山西视察工作的刘少奇主席、朱德总司令、邓小平总书记的肯定。《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消息,并配发社论,号召推广太原的经验,引起各地重视。江苏、浙江等不少省市专门组织地、县委书记来太原取经学习。
1957年,太原市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经过五年的基本建设,太原市的20多个重点企业全部投产,使太原工业门类更加齐全,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全市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5倍,固定资产为1952年的7倍,太原市人口增至百万,成为我国新兴的工业城市之一。当年25天生产的钢,13天生产的煤和7天发出的电,即相当于本市解放前的最高年产量。太原古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